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平流沉淀池中虹吸排泥桁车的控制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平流沉淀池中虹吸排泥桁车的结构进行分析、改进,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建立其自动控制系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2.
3.
张海涛 《供水技术》2011,5(5):35-36,43
针对斜管沉淀池排泥效果不佳、沉泥上浮等问题,对天津塘沽新河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进行了改造,结合测试结果分析了改造后排泥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排泥不畅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法,为同类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桑植县自来水公司八斗溪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改造,即将V形槽穿孔管排泥系统改造成漏斗式集中排泥系统,排泥管由钢管改用阻力系数较小的PVC-U管。改造后不仅改善了排泥效果,延长了排泥周期,增加了供水能力,而且提高了出厂水质,降低了操作强度。  相似文献   

5.
6.
7.
水厂排泥车改造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圣辉 《城镇供水》2004,(2):29-29,34
平流沉淀是当前大型地面水处理厂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净水工艺,在平流沉淀池的运行中,为了维护沉淀池的正常运行,保证水质,必须及时排除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因此沉淀池排泥车的安全运行及排泥效果对出厂水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厂即将建设污泥处理系统,合理运行排泥车对污泥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絮凝沉淀池作为净水的核心工艺之一,系统排泥是达到降低出水浊度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广泛应用与平流沉淀池中的底部往复式刮泥机和行车式泵吸排泥机两种机械排泥形式进行技术、经济、管理等多因素比较,推荐武汉市某水厂采用行车式泵吸排泥机进行排泥。  相似文献   

9.
沉淀池扩张管嘴排泥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沉淀池排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排泥装置-扩张管嘴排泥管。该装置利用水力学中扩张管嘴进口流量系数大、流速系数高、收缩断面处真空高度的原理,使其排泥效率显著提高。另外,该装置还具有运行可靠,造价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沉淀池排泥系统的新建和改造。  相似文献   

10.
11.
双槽虹吸式SBR滗水器由1个漂浮的滗水堰槽、1个出水水封槽及2根Ⅱ字型虹吸管组成。滗水堰槽上安装有2个浮子,使其漂浮在水上,并随SBR池内水位变化而上下移动。堰顶水深保持在50-100mm。排水时将水面表层澄清水撇入滗水堰槽。滗水堰槽用虹吸管与SBR排水井中的出水水封槽连通,排水利用虹吸作用由滗水堰槽经虹吸管和出水水封槽流入排水井。虹吸管用轴承固定在池壁上,随漂浮的滗水堰槽上下而摆动。两槽与虹吸管之间用可轻松转动的轴连接,只有轻微的摩擦。该滗水器是浮堰虹吸式滗水器的改进型,省去了其中的自动调节机构。  相似文献   

12.
平流沉淀池是净水工艺中常见的工艺单元,其排泥设施主要包括桁架式刮吸泥机和穿孔排泥管,因刮泥机和排泥管独立运行,常导致平流沉淀池排泥不彻底、积泥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反射技术的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统改造方案,可实现桁架式刮吸泥机与排泥角阀联动控制,使刮泥和排泥过程精准关联,改善排泥效果。排泥系统经改造后,沉淀池出水水质提升,浊度降低53%~60%;排泥水量减少,自用水率降低约16%;排泥系统电耗大幅缩减,同比降低47%~53%。该改造方案投资仅2. 8万元,在提升工艺出水水质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可为存在类似问题的水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济南市水质净化二厂DE氧化沟处理中的终沉池ZXQ-54型刮吸泥机的运行情况分析研究,指出设备设计和安装中的失误和存在:吸泥量明显不足;泥管极易堵塞;虹吸系统电磁阀易吸入污水中杂质,虹吸自动停止;污水调节阀可调范围小;虹吸主管位置不当5个不足。经过改造后,成功解决了虹吸量不足,泥管易堵塞的不足,取得了对终沉池刮泥机改造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朱昱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2):52-54
为了解决三金潭污水处理厂的配水、排泥均匀性问题,在全厂总平面布局上系统地考虑了各处理构筑物的进水与排泥走向,设计采用自由出流矩形薄壁溢流堰进行各构筑物间的配水、排泥,使每组处理构筑物均能达到设计负荷并正常运行,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中心城水厂的反应、沉淀池穿孔排泥管的排泥效果,对原排泥管进行了复核计算,并重新布孔,改造后提高了排泥效率,减少了自用水量。  相似文献   

16.
赵荣  张建锋  王峰 《供水技术》2011,5(4):5-9,13
根据污泥的流动性确定了重力排泥沉淀池积泥斗的设计坡度和输送时管道阻力的计算公式,进而计算得出穿孔排泥管道的直径、开孔孔径和开孔比.分析表明:泥斗坡度为50°时,能够有效排除含水率在98%以上的积泥;排泥管道的直径和开孔孔径分别为200和30 mm,孔间距为0.3m,此时的开孔比Kw= 0.76,均匀度η=0.85.  相似文献   

17.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优化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优化设计及实际应用,通过对沉淀、排水时间的优化设计,节省了一次性投资,并实现了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排泥管排泥均匀性的影响因素及排泥管的水力特性,建立了排泥管内的水头损失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穿孔排泥管的排泥均匀性可通过减小排泥孔眼孔径,增大排泥管管径及选择粗糙度较小的管道来提高;排泥管长度对排泥均匀性影响很大,当排泥管管径为200 mm,排泥孔眼孔径为30 mm时,长度为9,12和16 m排泥管的排泥均匀系数分别为0.70,0.65和0.58,排泥管长度不宜大于12 m,但可通过增大排泥管管径来增加排泥管的长度;穿孔排泥管的流态为非均匀流,为提高排泥均匀性,穿孔管管径、孔眼间距及其分布须通过水力计算来确定.  相似文献   

19.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自动测控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城市污泥堆肥过程控制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套自动测控系统(CTB),并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与简单定时控制相比,CTB堆肥自动测控系统可缩短堆肥时间28%,使有机物降解更加充分,堆肥产品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