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有效控制钛板冷轧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对其轧制力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Maple软件拟合、钛板冷轧试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确定了钛板平均轧制压力模型,进而建立轧制力模型.该模型钛板轧制力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0%.  相似文献   

2.
于孟  王春海  张晓峰  文杰  王永强  张清东 《钢铁》2022,57(7):106-114
 针对不锈钢/碳钢复合板在平整轧制过程中极易出现不均匀延伸并导致板形翘曲的行为,建立了不锈钢/碳钢复合板平整轧制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对已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不锈钢/碳钢复合板平整轧制过程的不均匀变形行为及其可能导致的板形翘曲缺陷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均质板、非对称不锈钢/碳钢复合板以及对称不锈钢/碳钢/不锈钢复合板平整轧制过程板形的遗传与演变规律,发现仅非对称不锈钢/碳钢复合板在平整轧制过程中极易产生板形翘曲缺陷,同时对比分析了平整和常规轧制对非对称不锈钢/碳钢复合板轧后翘曲缺陷的影响。揭示了不锈钢/碳钢复合板厚向分层特征以及复合板尺寸参数、平整工艺和平整机设备参数等对其板形翘曲缺陷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对复合板尺寸参数而言,平整过后翘曲高度与厚度比呈正比。对于平整工艺而言,当等张力平整轧制时,平整过后翘曲高度与张力呈正比;当不等张力平整轧制时,前张力的变化对平整过后翘曲缺陷的影响较大;同时平整过后翘曲高度与轧辊和碳钢层表面摩擦因数呈反比。对平整设备参数而言,平整过后翘曲高度与碳钢层表面接触的轧辊辊径、入口侧防皱辊抬起高度以及不锈钢层表面接触轧辊偏向入口侧的距离均呈正比关系。最后,采用轧制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了复合板平整轧制模型的准确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工艺对策,为金属复合板平整轧制过程的板形翘曲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复轧制工艺制备了超细晶TA1纯钛板。通过金相、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纯钛板在反复轧制过程中,不同的应变量所对应的组织形貌特点,并测试了强度、塑性,观察了宏观断口与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纯钛在常规轧机上经过反复轧制可显著细化晶粒,晶粒尺寸由轧制前的80μm降至120 nm;强度则随着轧制应变量的增加而提高,当Von Mises等效应变为2.4时,平均屈服强度提高到678 MPa,是轧制前粗晶的3倍多;位错及其交互作用是细化晶粒的主要机制,在高密度位错区域由于位错的交互作用而形成了位错胞和亚晶粒,最终演变成超细晶粒;细晶强化和加工硬化是导致纯钛轧制后强度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反复轧制工艺制备了超细晶TA1纯钛板。通过金相、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纯钛板在反复轧制过程中,不同的应变量所对应的组织形貌特点,并测试了强度、塑性,观察了宏观断口与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纯钛在常规轧机上经过反复轧制可显著细化晶粒,晶粒尺寸由轧制前的80μm降至120 nm;强度则随着轧制应变量的增加而提高,当Von Mises等效应变为2.4时,平均屈服强度提高到678 MPa,是轧制前粗晶的3倍多;位错及其交互作用是细化晶粒的主要机制,在高密度位错区域由于位错的交互作用而形成了位错胞和亚晶粒,最终演变成超细晶粒;细晶强化和加工硬化是导致纯钛轧制后强度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邯钢公司冷轧厂利用冷轧平整机挽救酸洗浪板的生产情况。对比了干、湿平整模式对酸洗板表面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平整后酸洗板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对比了恒轧制力与恒延伸率平整模式对板形的影响。最终采用恒轧制力、湿平整模式对酸洗浪板进行平整挽救,返修酸洗浪形卷的一级品率由20%逐步提高到50%,大大减少了因浪形导致的酸洗降级品。  相似文献   

6.
主要讨论轧制工艺(包括热处理工艺)对板式换热器用钛板(简称板换料)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板式换热器用钛板主要以纯钛板为主,厚度1.0mm以下,通过对轧制工艺改进以提高板换料组织性能,达到板换料标准,提高成材率。  相似文献   

7.
王栋 《四川冶金》2010,32(5):33-35
对77.5%冷轧变形量、0.9 mm板厚的Ti-IF钢板采用不同的轧制力进行平整。研究不同平整力下的晶粒度和力学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电工钢冷轧中试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冷轧试验轧机,不仅能轧制硅钢,也能轧制普通碳素钢、不锈钢等,还能干、湿平整金属板带。着重论述该轧机的选型、技术性能、技术特点和中试工艺。  相似文献   

9.
工业纯钛管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工业纯钛管特点、用途进行了描述,特别对工业纯钛管生产所涉及的酸洗、热处理、轧制等相关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酸洗、热处理、轧制等工艺对工业纯钛管性能的影响,陈述了酸洗、热处理、轧制工艺等参数的制订。指出了生产工业纯钛管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由平整工艺产生的平整轧制方向对半加工无取向电工钢板的磁性及方向性的影响。平整轧制方向大大地影响了电工钢的磁性得方向性。通过控制平整轧制方向 ,在需要的方向上 ,如 0°、90°及整个圆周方向上 ,可对B50 的大小进行调整 ,并且B50 值高于普通平整 0°轧制方向内B50 的大小。分批退火后 ,钢板的织构随着平整轧制方向的变化而发展 ,该结果表明 ,由平整工艺产生的剩余应变能随着平整轧制方向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用热轧带钢生产不锈钢冷轧带卷的程序是由一系列单独工艺组成的:退火、酸洗、冷轧、中间退火、冷精轧、最终退火、酸洗及平整。Tornio的Avesta Polarit厂(芬兰),世界不锈钢第二大生产厂家,新建DRAP5生产线将在连续生产线中配备所有生产工艺流程:串列式冷轧机,退火粮、酸洗段、平整机。这台世界第一的110万t/a生产能力的综合生产线可加工冷轧和热轧两种不锈钢带钢。达涅利公司负责轧机、酸洗段、脱脂段和生产线出入口段设备的设计和供贷。  相似文献   

12.
祖国胤  王宁  于九明  温景林 《钢铁研究》2004,32(4):32-34,38
通过对不锈钢 碳钢复合板冷轧工艺的研究 ,提出了不锈钢 碳钢冷轧复合的结合机理。分析了影响不锈钢与碳钢复合的主要因素 ,指出扩散退火可以明显提高复合界面的结合性能。得到的实验数据对于开发新的不锈钢 碳钢复合板冷轧工艺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30冷轧平整机轧制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冷轧平整控制模型的过程中发现 ,带钢延伸率变化与其轧制力密切相关。L2级计算机的轧制力预设值对保持延伸率稳定是一个主要因素。通过研究找出了用轧制力控制延伸率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曾犇  张恒华 《宽厚板》2009,15(6):1-4
轧制力是轧制过程中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本文应用DEFORM-3D软件建立轧制模型,研究了轧制温度、轧辊转速和压下率对钢板轧制力的影响。随后通过比较第一道次模拟轧制力与钢厂实测轧制力,结果表明:在三种钢板材料中,DEFORM-3D软件模拟的轧制力均与钢厂实测轧制力较吻合,误差都在10%以内。该模拟为钢厂轧制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通过采用77%。82%的冷轧变形量,将原料轧制到0.7-0.8mm厚的Ti—IF钢板采用不同的轧制力进行平整的试验。结果显示相关机械性能随着平整力增加而变差,为保证带钢的性能,选择采用较小平整轧制力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6.
宜亚丽  韩晓铠  金贺荣 《钢铁》2020,55(9):69-80
 为实现带夹层复合板异步轧制力的预报,对直接添加薄板作为中间层的不锈钢复合板进行受力分析,依据各层金属变形特点以及轧件摩擦力方向的变化,将轧制变形区划分为5个分区,考虑复合板单元体截面法向应力与剪应力在各层金属间的线性分布,借助各个分区力平衡方程,建立了带夹层复合板异步轧制力数学模型;研究了剪切屈服应力比、辊径比、摩擦因数比对各层单元体应力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压下率下中性点和连接点的位置变化规律;运用MSC.Marc有限元仿真软件,对316L/Ni/EH40复合板进行了5道次异步轧制仿真,轧制变形区受力状态与理论模型基本一致,各道次轧制力大小与理论计算值误差在10%以内,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为带夹层复合板异步轧制力精准预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陈鑫  刘靖  韩静涛 《中国冶金》2015,25(1):12-15
包覆浇铸后的复合铸坯虽然已具有冶金结合,但热轧过程中,道次变形量若确定不合理将在界面处产生附加应力,附加应力值的大小将影响热轧后复合板的界面结合情况。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包覆浇铸304不锈钢/高硼不锈钢/304不锈钢复合铸坯的热轧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当道次变形量大于17%时,覆层及芯层变形协调性变差,复合板界面将遭到破坏。实际热轧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结果的正确性,为包覆浇铸复合铸坯的热轧提供了有利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型钢生产中轧制压力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型钢生产中轧制压力计算存在的难点,在板带轧制理论基础上,通过引入考虑三维的、不均匀变形的应力状态因子,并根据现场轧制压力产测值的回归分析,建立了型钢轧制压力统计模型。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攀钢热轧板厂现有生产设备,通过理论分析和工业试验,打通了不锈钢热轧生产工艺,实现了国内第一条普通轧机生产不锈钢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