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正交实验的方法,通过调整喂给罗拉~喂给板隔距、纺纱杯转速和分梳辊速度3个工艺参数,研究了超 早熟短季棉纤维的低捻转杯纺工艺,探讨了不同转杯纺工艺对转杯纱棉结数量、强力、捻度的影响.在保证低捻的情况下,优选出降低转杯纱棉结、提高转杯纱强力的最佳工艺为给棉罗拉与给棉板之间的隔距为0.08 mm,纺纱杯速度为30 000 r/min.分梳辊转速为7 200 r/min.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分流辊型式及转速条件下,转杯纺成纱质量的对比实验,分析了转杯纺纱机的分梳辊型式及其转速对分梳质量的影响。指出:分梳辊的型式对成纱强力、条干均匀度影响显著,在相同速度条件下,针辊的分梳效能优于锯齿辊。  相似文献   

3.
以苎麻/棉75/25 58.3 tex转杯纺混纺纱为例,从分梳辊、阻捻盘、隔离盘和胶辊等几种关键纺纱器材以及纺杯速度、分梳辊速度、工艺风压等对苎麻/棉混纺纱的质量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分别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影响苎麻/棉混纺纱性能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分梳辊选用OK40,45o隔离盘,R7光滑金属阻捻盘,BYC851Ⅰ型胶辊成纱质量较好;纺杯速度对成纱性能影响显著,其次是分梳辊速度,工艺风压变化对成纱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分梳辊针布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断齿断尖、包覆维护不良、齿形选配不当、梳理效果差等几种典型问题的原因及影响,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为充分发挥分梳辊针布的功能,保证成纱质量提供了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5.
Lyocell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其面料在手感和外观等方面的多功能性使其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采用转杯纺纱技术加工Lyocell纤维纱,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试验方案,经过各方案的试纺,建立了转杯速度、分梳辊速度、捻系数等转杯纺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7.0软件,绘制三雏立体曲面图,探讨了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关系,为合理选择工艺参数,提高Lyocen转杯纱的成纱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转杯纺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论是:对转杯纱强度、条干CV值、棉结3项主要指标而言,转杯速度、捻系数、分梳辊速度存在一个最佳组合,能使这3项主要指标达到最优值.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在TC5-3梳棉机采用大白鲨针布来取代Graf针布生产转杯纱问题。用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和条干仪对生条和成纱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产量提高10%基础上,使用大白鲨针布配套所生产的纱线质量完全能满足织造要求。大白鲨针布性价比要优于Graf针布,大白鲨锡林针布采用锥齿化的设计是在产量提高10%以上条件下能进一步提高成纱质量的关键。文章对针布维护与使用也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腈纶/棉混纺转杯纺纱线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和技术措施,重点对转杯纺的工艺配置和股线络筒时使用的捻接器型号及调整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选择OK40型号的分梳辊,转速采用7700r/min,成纱质量高;单纱捻接使用喷雾式捻接器捻接强力高;股纱的捻接用SKN2000型捻接器,配合适宜的宽型捻接室和相应室盖,捻接强力及外观较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腈纶/棉混纺转杯纺纱线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和技术措施,重点对转杯纺的工艺配置和股线络筒时使用的捻接器型号及调整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选择OK40型号的分梳辊,转速采用7700r/min,成纱质量高;单纱捻接使用喷雾式捻接器捻接强力高;股纱的捻接用SKN2000型捻接器,配合适宜的宽型捻接室和相应室盖,捻接强力及外观较好.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的处理模式,对国产细旦涤纶纤维转杯纺进行了分梳辊,假捻盘型式及规格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在一定的纺纱条件下采用针辊10°×8头72等分直形排列与表面光滑假捻盘φ18mm×R7mm×2.0mm配置能够获得成纱质量综合性能较好的纱纺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低捻转杯纺纱实验与理论分析:提高低捻转杯纱强力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转杯纺加捻区中加装阻扭件,然后选用相同的棉条纺制不同捻系数的转杯纱和环锭纱,并测试其成纱的强伸性能,表面形态和扭转性能。测试表明,加装阻扭件的转杯纱可以适当改善转杯纺的加捻效果,进而适当提高了转杯纱的成纱强力。  相似文献   

12.
单强变异系数是转杯纱评等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调整一些工艺参数来降低转杯纱单强变异系数,从而提高转杯纱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经过改装的转杯纺纱机上,通过改变复合纱的线密度纺制不同种类的转杯纺棉/氨复合纱和纯棉转杯纱.复合纱中氨纶丝含量随着复合纱线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氨纶丝含量对转杯纺棉/氨复合纱的主要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低捻转杯纺纱张力与断头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了转杯纺纱过程中捻度分布,张力布以及新头率的测定分析。通过测定,分析与讨论,得出低捻转杯纺纱过程中,断头率急剧增加,接头成功率大大减少,同时断头的部位大部分发生在纱纱转杯至引纱管区域。因此增加转杯至引纱管区域的捻度,提高该纱段的成纱强力是低捻转杯纱的主要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转杯复合纺纱技术的发展和纺纱原理,分析了转杯纺氨纶复合纱的外观和性能,结果发现与转杯纺纯棉纱相比,转杯纺氨纶复合纱表面更为均匀光洁,主要性能指标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转杯复合纺纱技术的发展和纺纱原理,分析了转杯纺氨纶复合纱的外观和性能,结果发现与转杯纺纯棉纱相比,转杯纺氨纶复合纱表面更为均匀光洁,主要性能指标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对转杯纺分梳辊和不带锯齿光滑圆柱体周围的静压、速度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测量,实验表明两种回转休周围的流场的静压和速度分布符合伯努力里定理,但在数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在盯同半径处,光滑圆柱所产生的静压在于分梳辊周围静压,而速度小于分梳辊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转杯纺纱过程中断头的主要部位在成纱形成过程的一段,此段捻度小,强力低。如果为了扩大转杯纱的应用范围以及改善转杯纱的有关性能,纺制低捻度转杯纱,则断头率进一步提高,生头成功率进一步降低。这时研究在转杯纺加捻区中加装阻扭件后,讨论分析加捻区中纺纱张力的变化,进而构成阻扭件产生的阻扭矩以及形成阻扭件前后区域捻度分布的变化并建立捻度分布模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加装阻扭件后,成纱捻度不变,但提高了自由端成纱  相似文献   

19.
测试转杯纱捻度的退捻加捻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转杯纱结构和测试转杯纱捻度的几种退捻加捻法测试原理的分析,得出了一次退捻加捻法(GB2543-81)、二重法和三倍退捻加捻法测试棉转杯纱捻度测试结果之间大小的一般规律。在上述三种退捻加捻法中,三倍退捻加捻法测试转杯纱捻度的测试结果最大,其次是二重法和一次退捻加捻法。  相似文献   

20.
大白鲨针布与格拉夫针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国产大白鲨针布与格拉夫针布进行了对比试验,用常规检验方法对大白鲨针布和格拉夫针布所加工的生条和成纱质量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大白鲨针布所加工的生条和成纱质量与格拉夫针布相差不大,大白鲨针布的性价比要好于格拉夫针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