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服装设计主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中国古代关于服装的记叙中虽未见有“设计”这一术语,但是,从现代服装设计学的角度看,每类中国古代服装都蕴含有“设计”的内涵。在服装史学,服装社会心理学及服装设计学理论指导下,作者对中国古代服装设计主题进行了分类;并通过典型事例的聚类分析对14类主题的内容及设计体现逐一加以解析说明;最后,简要论述了此项研究之于现代服装设计的功利作用。  相似文献   

2.
服装画作为服装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服装设计一样,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特征。服装画被定义为准确地表达服装设计的构思、工艺特点的一种活动。忽视了服装画在很大程度上给予设计更多的创造力,是设计的进一步创造。另外在时装画表达的过程中,必须捕捉住设计的灵魂,树立流行的意识,然后通过色彩、材质以及造型等一系列的创造活动来完善设计。  相似文献   

3.
风格泛化是后现代服装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在服装设计中有三种表现方法,即作品风格游离不定,消解艺术风格,集群各种风格元素。然而,其在中国服装领域的应用尚处在形式上的"拿来主义",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只有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市场、消费者等情况,才能实现中国服装设计真正意义上的风格泛化。  相似文献   

4.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服装是人类衣食住行的第一位,将书法元素与服装设计相结合,有利于传 统文化的发展,并且丰富服装的审美。文章总结了书法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及我国书法艺术的文化魅力,分析了书 法与服装设计的共性,即都是由实用功能演变到审美功能的一种艺术。书法元素在服装中的表现形式包括直接表 现和间接表现,文章通过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书法元素与服装设计的结合对推动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切服装都具有特定的语言符号。目前我国各高校服装专业的语言符号设计教育高低互见、参差不齐。对服装设计语言符号的领悟,不仅是服装设计高品位的社会文化的方向,更是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的方向。提高对服装设计语言符号的理解和感悟,使服装设计语言符号传达与信息时代接轨,与国际设计文化的大环境沟通,是今后高校服装教育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服装设计需要一定的创作灵感,并不是信手拈来的.服装设计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需要从传统文化及周围环境中去获取设计灵感.探讨了服装设计创作灵感的本质和服装设计需要创作灵感的重要性,分析了创作灵感的来源和表现等.认为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一定要重视收集相关事实,获取相关的感性经验,最终激发出设计灵感,创作出理想的服装作品.  相似文献   

7.
服装系讲师张正学老师的作品《冬日》日前荣获益鑫泰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终评三等奖。益鑫泰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是湖南益鑫泰麻业服装有限公司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于1998年共同设立的。其宗旨为表彰和鼓励在全国及国际性服装设计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服装设计师。其赛事的资格赛手必须是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认定的,在全国及国际服装设计比赛中获金、银、铜奖的设计师。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赛讯@杨建一  相似文献   

8.
龙纹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吉祥文化中代表神圣、吉祥、吉庆的最高神物。龙纹作为一种装饰纹样在服装中的设计应用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龙纹与其他中式元素一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东、西方服装设计师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9.
零浪费服装设计是减少纺织污染、节约资源、响应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服装的零浪费设计手法多样,服装样板的零浪费裁剪与完全利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章在阐述黄金分割原理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一块黄金矩形面料,利用黄金矩形可以被无限黄金分割的原理,采用“拼图”式的设计手法进行零浪费服装设计,实现服装样板的零浪费裁剪与完全利用,并制作出成衣证明其可行性。实验共设置黄金矩形面料的分割方案五种,样板拼接方案七种,制作出满足人体基本功能需求的零浪费服装七款。实验结果证明,结合黄金分割原理可以实现服装的零浪费设计,不仅拓宽了服装零浪费设计的思路,对于创意服装设计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群山 《饰》2003,(1):35-36
服装设计的审美关系、服装的设计与穿着,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于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的全过程之中。服装的设计活动既创造着审美对象,也相应地改变着服装的欣赏者,同时也在不断丰富、深化、提高服装设计者的审美意识,所以横向的拓展和纵向的延伸都会使服装设计者在审美关系方面趋于完善。服装设计的对象是服装,但也包含着设计者和欣赏者在内,主要是指着装者;人都要着装才能在社会中生存,所以应该说人都是服装设计者的审美对象,服装设计的目的形成不是与人疏远、隔膜、陌生的一种生活状态,而是形成理解、希望、喜欢的生活状态,是人感到应当如此…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三维服装设计效率,降低专业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部件库及交互式遗传算法的三维服装设计方法.设计适用于遗传操作的三维服装部件数据结构,并利用参数化建模方法构建了典型三维服装部件库;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部件指针的遗传算法编码方式,使之适合于三维部件的遗传操作,并建立三维部件操作的6种约束机制以保证遗传操作的正确性;另外,对服装部件分别评价的交互方式更能准确地获取用户对服装的适应度评分.实例表明,交互式遗传算法与三维服装设计的有机结合,使三维服装设计更为简易、高效,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首先根据小学校园服装的实用、审美功能及教育作用这一设计因素,对小学校园服装设计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其次从服装设计要素的角度对小学校园服装的具体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从而确定了小学校园服装在培养新世纪人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户外运动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的热门活动,人们对户外运动服装的要求日益提升。目前我国户外运动服装尚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诸如品牌发展时间短、成衣雷同、款式老旧等。为此,将文化创意融入户外运动服装设计,不失为一个发展方向。这不仅是服装设计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创造满足大众文化审美的有效途径,我国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所以,要从户外运动服装的颜色、款式、面料等不同方面深入研究。文章认为:不同文化创意的多元颜色是吸引用户的第一要素;个性化专业化设计是户外运动装与文化创意结合的必然趋势;户外运动服装的面料,要在文化创意指导下,不断融入最新科技成果,这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首先根据小学校园服装的实用、审美功能及教育作用这一设计因素,对小学校园服装设计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其次从服装设计要素的角度对小学校园服装的具体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从而确定了小学校园服装在培养新世纪人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服装企业CI品牌战略是个系统工程,服装设计师在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正确确定。结合国内外服装业实际情况,对当前国内服装业不重视设计和设计师的情况提出一些看法,认为某些服装企业急功近利的做法对企业本身和中国的服装设计事业都是有害的,如不形成科学的客观的认识,将后患无穷。本文提出的设计文化概念是服装企业品牌战略的不节,指出:对服装设计师设计声誉的作用视而不见或剥夺抵制,是毫无远见的,落后的非理  相似文献   

16.
讨论中国服装发展中政治因素和文化观念对服装设计和制作所起的制约作用,以史料论证和理论逻辑推理的方法,结合中国文化和美学传统观念,论述十二章纹图案的历史成因与发展,得出中国服装图案是以宗法礼制观念为主导,文化与美学因素客观显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服装设计中的面料肌理富含生命感,是设计师灵感创意的重要来源,它作为一种体现设计师构思的艺术 语言,使服装在造型上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美感。文章基于设计美学视角,根据面料再造的基本形式,阐述其造型 设计的美学法则、美学价值,并通过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形式,总结有关提升面料再造在服装中的 设计方法和工艺手段,为增加传统面料的附加值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服装设计中的面料肌理富含生命感,是设计师灵感创意的重要来源,它作为一种体现设计师构思的艺术 语言,使服装在造型上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美感。文章基于设计美学视角,根据面料再造的基本形式,阐述其造型 设计的美学法则、美学价值,并通过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形式,总结有关提升面料再造在服装中的 设计方法和工艺手段,为增加传统面料的附加值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服装设计如何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目的,对可持续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进行解读,总结出服装 中符合可持续原则的四种设计理念,即节约设计理念、长效设计理念、循环设计理念和环保设计理念,为从事服 装设计的人员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对服装工作人员在整个服装生产流程中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蕾 《饰》2005,(4):29-31
当代服装设计领域存在废弃物这一设计元素。许多大师的设计都采用了废弃物及其观念作为设计语言。本文通过对服装大师约翰·葛里亚诺(JohnGalliano)2004年秋冬季发布会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国际服装设计舞台上的“废弃物”设计现象。指出了废弃物在灰色系、饱和色系之间的色彩使用规律,以及废弃物自身特殊的材质之美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随之本文挖掘了“废弃物”服装产生和存在的时代背景、文化根源。进而指出废弃物在服装设计中的几个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