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组件的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组件进行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的方法。通过模态分析确定了部件的振动特性即固有频率和振型,它是其他动力分析如频谱分析的起点。通过随机振动分析确定了结构随机振动载荷的结构响应,通过随机振动分析得到结构的3σ定向变形、3σ定向加速度响应、3σ等效应力参数。根据振动响应中的最大应力计算结构的安全裕度,验证其设计能否成功克服共振现象和振动引起的不良效果。通过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可以优化结构提高可靠性、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2.
建立行波管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提取行波管振动模态参数。从模态结果可知,2000 Hz以内的振动薄弱部位落在电子枪部位,行波管整管模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与管子单个部件的固有振动特性相对应。本文应用VC++软件对ANSYS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形成行波管振动特性模拟仿真软件,使用该软件可以快捷实现行波管及部件的参数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态分析的PCB布局布线抗振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一种典型安装PCB的模态分析得出其固有频率、振型及应力应变分布,以此为依据,提出PCB在布局布线时抗振优化设计方案.对电子设备振动疲劳寿命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印刷电路板的力学特性直接影响着电子设备受冲击激励或随机振动时的稳定性.为研究印刷电路板的力学性能,给设计安装环境提供依据指标,利用ANSYS Workbench对某印刷电路板进行了有限元建模.通过对比仿真模态与试验模态的固有频率及振型,验证了建模的准确性,发现四角固定的约束方式对电路板的模态振型有着较大的影响.依据国军...  相似文献   

5.
用Abaqus有限元模态分析法进行微波部、组件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盒体结构的可靠性和产品的性能。针对一种典型的微波介质振荡器(DRO)产品的模态分析得出其固有频率、振型及应力应变分布,提出产品在进行电路布局时的抗振动优化设计方案。经过结构优化设计的Ku波段DRO在100~1kHz范围、功率谱密度0.08g2/Hz的强振动条件下相噪恶化不超过5dB,输出频谱顶端展宽不超过1kHz,信号频谱无扭曲、杂波,满足了实际工程的需求,提出了结合抗振设计优化电路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电子产品中分离母板互联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其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随机振动分析获得其应力应变。结果表明:分离母板互联结构的一阶固有频率为137.04Hz;随机振动环境中分离母板互联结构的接缝外侧为应力集中区,在y向激励下的应力最大值为1770.000kPa。据此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设计改进,并取得明显效果,一阶固有频率提高到107510.00Hz,y向激励最大应力值为70.086kPa。  相似文献   

7.
张玮钒  颜昌翔  高志良  王思宇  申箫  袁静  董有志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6):20200450-1-20200450-12
在二自由度快速控制反射镜系统设计中,为提高系统的控制带宽,应尽量降低工作方向上的低阶固有频率,提高非工作方向上的高阶固有频率。该课题以某深切口柔性铰链快反镜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系统前四阶固有频率的振型运动方向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传统刚度计算方法不适用于第三阶振型方向的问题,重新推导了第三阶振型方向上的刚度计算公式;其次,利用能量法和卡式第二定理对深切口柔性铰链上的工作刚度进行了推导,并进行了非线性拟合化简,得出的简化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误差不超过8.9%,证明了推导的铰链工作刚度理论公式的准确性;然后,将第三阶振型方向刚度计算公式和柔性铰链刚度计算公式代入固有频率计算公式,并进行有限元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误差不超过1.7%,证明了新的三阶振型方向上的刚度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最后利用遗传算法,对系统前四阶固有频率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到达设计要求,所求出的优化结构较初始结构有明显优化,工作方向刚度减小19.04%,非工作方向刚度提高297.83%和77.09%。此外还对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验证,结果证明一、二阶固有频率减小8.08%、5.40%,三、四阶固有频率提高了112.59%、16.80%。证明优化结构较初始结构有较大提高,能有效提高系统控制带宽。  相似文献   

8.
试验模态分析在雷达结构中的典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LMS公司的便携式模态测试系统,对某雷达产品的天线座结构系统进行试验模态分析,得出了该结构系统的前六阶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并据此给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同时,对如何将该技术在雷达结构中进行广泛应用,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冯晨峰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24):190-192
慢波结构是微波管重要的部件,它是电子注与高频场相互作用进行能量交换以实现微波振荡或放大的场所。随着对微波管性能越来越高的要求,微波管慢波结构的效率和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文中首先分析了如何求解微波管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并在此基础上使用了HFSS以及CST MWS等软件对两种新型微波管慢波结构(环杆慢波结构、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色散特性、耦合阻抗)进行了初步的仿真研究,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比较了两个结构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垂直起降无人机任务系统轻量化、天线阵结构便于展开和收放的需求,借助于共形天线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一种可折叠式天线阵支架。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可折叠式天线阵支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然后对天线阵支架进行随机振动分析,得到天线阵支架在宽带随机激励下的等效应力云图和位移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天线阵支架的结构满足刚强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微波有源模块因为腔体的原因造成自激和传输参数的恶化一直是微波电路设计的难点之一.目前没有完整的理论来支持微波有源电路模块的腔体设计.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以微带线作为主要微波传输载体的微波组件的腔体效应,借助电磁场仿真工具HFSS对装有微带电路的微波组件进行了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设计X波段微波组件,并对S参数进行了测试,测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Ku波段收发组件的设计与制作,整个组件由低相噪振荡器、滤波器、功分器、发射开关、发射推动级、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接收开关、混频器和中频放大器等部分组成。文章分别对一些主要部件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并给出微波电路的结构形式,最后给出样品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C波段小型化功率收发组件的设计方案。方案从功能组成、电路设计、结构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微波设计软件进行电性能优化,最后处理组件的测试结果。该组件具有大功率、小型化、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微波组件中,有源器件是主要热源,它们对微波组件的热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有限元分析法,针对某型号微波组件用pin梁式引线管热元模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际样品的红外热像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热元模型正确地反映了pin管在组件中的热性能状况情况。热元模型的建立能快速、简便地获得缉件中单个管芯的温度分布情况,可缩短热设计与测试周期。  相似文献   

15.
微波组件中的电连接器焊接要求高,感应钎焊技术因其可以实现快速焊接、焊料氧化少、热影响区域小而被用来焊接电连接器。对感应钎焊电连接器的工艺设计进行了研究,针对其工艺设计中的主要因素工件结构形式、工件材料、接触镀层以及焊料种类展开了讨论分析。以上述工艺设计为指导,优化设置了感应钎焊工艺参数,焊接获得了满足相关质量要求和气密性指标的微波电连接器。  相似文献   

16.
郝金中  张瑜 《电子科技》2015,28(4):128-131
介绍了一种宽带X波段四通道T/R组件的实现方法。在小尺寸空间中包含了微波电路、DC/DC电源、波束控制、功率故障检测和温度监测功能。结构上输入输出、加电端口均设计在同一侧。对组件复杂功能和特殊结构以及由此带来的工艺装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研制出符合各项指标要求的宽带X波段T/R组件,该组件有完善的工艺措施来保证,性能好、重量轻、可靠性高;通过电性能和结构性能指标的测试,达到了总体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对海探测、跟踪以及成像的相控阵雷达或成像雷达而言,C波段T/R组件是其关键部件之一。介绍了一种C波段基于多芯片微波组件(MCM)技术和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板的20 WT/R组件的理论分析、设计思路和基本构成,从腔体效应、发射功率合成方式、收发支路、低温共烧陶瓷LTCC设计、微组装技术等几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最终的测试结果,该组件具有高功率、高密度、高效率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介绍了微波多芯片组件两种常见的封装结构形式及导电胶自动分配技术需求,并对接触式和无接触式导电胶点胶技术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各项点胶参数进行了对比。然后,阐述了计量管式接触点胶技术以及需要研究的针头漏胶、点胶间隙确定以及基板表面状态对胶滴的影响三方面内容。紧接着阐述喷射式非接触点胶技术以及需要研究的空气阻力造成的胶滴飞溅问题。最后,提出计量管式接触点胶技术最适合腔体结构微波多芯片组件自动点胶。  相似文献   

19.
在微波功率管厂家给出的常规设计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功率管匹配的电路模型;对微波功率组件的设计和调试步骤进行了合理的归纳;分析了微波功率管在共轭匹配以及失配情况下对模块相位的影响;通过双模块间功率合成的解析式分解,给出了模块自身功率调试(实现模块功率的最大化)和模块间相位调试(实现模块间的相住一致)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以实现组件工作的高可靠和合成效率的最大化。文中针对P波段固态功率组件实际的配相调试过程(由于其工作波长较长的特点,使得通过改变微带线长度实现大范围移相可能性不大,从而给模块间相位调试带来困难),通过分析、对比,给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相应的设计结果。文中的试验数据和设计思想可作为其他相关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有机电致发光屏显示模块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以及发光机理的分析,介绍了一种以内藏式图形控制器T6963C为主控制芯片的0LED显示模块,并给出了该显示模块与单片机的接口以及软件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