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一种7075铝合金实心型材进行了热模拟试验研究,并对其组织及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挤压温度380~400℃,固溶淬火温度480℃、保温时间2.5h,以及在120℃及保温时间24 h的时效处理工艺条件下,7075铝合金实心型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延伸率分别达到635 MPa,576MPa和8.5%.  相似文献   

2.
AZ91镁合金型材挤压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行设计的平面分流挤压模, 研究了铸锭固溶处理、挤压温度和挤压速度等工艺参数对AZ91镁合金型材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铸锭固溶处理可消除铸造组织中的枝晶偏析, 减少析出相的数量并使其由片状连续网状分布变为点状随机分布, 合适的固溶温度为460 ℃, 固溶时间10~15 h。挤压温度和挤压速度是影响镁合金型材挤压成形的关键工艺参数, AZ91镁合金型材的合适挤压温度为380 ℃左右, 挤压速度为5 mm/s, 此时型材表面光滑且焊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液态挤压下ZA27合金的性能与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态挤压工艺是直接成形管、棒、型材的全新工艺。本文研究该工艺对ZA27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揭示液态挤压工艺使材料在成形时首先发生凝固过程中的强化,尔后产生大变形强化的变形特征,提出双重强韧化观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制件不同部位的强化效果不均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证实材料在成形过程中经受两种强韧化机制同时作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铝合金车体型材挤压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轨道交通铝合金车体型材具有复杂大截面、薄壁、扁宽等特征,为降低综合成本,本文采用HyperXtrude仿真软件对型材生产的核心技术——挤压模具设计及挤压工艺进行仿真分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挤压仿真软件可预见挤压铝金属流速场、温度场及应力场等多物理场参量,减少试模次数,降低综合成本,向虚拟试模迈出关键的一步,实现了挤压仿真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铝合金车体型材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拉伸性能测试及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一种新型Al-Zn-Mg-Cu合金挤压型材在120℃/4h+ 165℃/8h制度下的拉伸性能、电导率和显微组织等.结果显示:A1-Zn-Mg-Cu合金型材在此状态下的抗拉强度为548 MPa,屈服强度为514.5 MPa,延伸率为11.6%,电导率为41.7%...  相似文献   

6.
刮板机中部槽用贝氏体球铁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使用条件失效形式和性能要求,研究了等温淬火工艺对球铁淬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290~210℃等温淬火(920℃奥氏体化)均可得到贝氏体。在230℃等温90 m in,球墨铸铁可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即硬度为HRC45.5,冲击功为20.2 J,耐磨性比16Mn和ZG30SiMn分别提高了1.2和1.1倍。  相似文献   

7.
液态挤压下ZA27合金的性能与组织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态挤压工艺是直接成形管,棒,型材的全新工艺,本文研究该工艺对ZA27合金组织与的影响,揭示液态挤压工艺使材料在成形时首先发生凝固过程中的强化,尔后产生在变形强化的变形特征,提出双重强韧化观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制件没部位的强化效果不均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证实材料在成形过程中经受两种强韧化机制同时作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6061铝合金挤压型材经在线淬火处理后,在(175士5)℃、保温8h的时效制度下进行人工时效时,发现停放时间对人工时效后型材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停放时间在3h之内,经人工时效处理后,型材的强度较高,但延伸率偏低;在停放时间为8~20 h时,经人工时效处理后强度下降较大.根据客户对产品性能的不同要求,可选择适当的停放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铝合金型材挤压过程中氮气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氮气冷却后,挤压速度由23m/min提高到35m/min,型材的温度仍然保持恒定,并降低了型材表面的粗糙度.经氮气冷却处理后,型材组织的晶粒度和试件的硬度分布更加均匀.在铝合金型材挤压过程中采用在线氮气冷却技术,有助于改善提高挤压速度对型材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Fe元素对6063铝合金挤压型材表面渣粒的影响。结果表明: 6063铝合金型材表面渣粒缺陷主要为Al及Al2O3夹杂物组成的金属瘤状物。铸态合金组织经过均匀化(570 ℃×6 h)处理后,合金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Mg2Si、β-Al5FeSi以及少量的α-Al8Fe2Si组成。Fe含量0.10%~0.19%范围内,随Fe含量降低,网状连续分布于晶间的非平衡共晶相趋于破碎,长条状β-Al5FeSi相减少,颗粒状α-Al8Fe2Si 相明显增加,基体连续性增强,晶间产生包晶反应的几率减少,挤压型材表面渣粒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袁远  陈立明  张海波  徐超  邢彤 《矿冶工程》2019,39(2):108-110
为分析连续挤压工艺对Cu-Mg合金接触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采用材料万能试验机、弯折试验机、导电仪、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对接触线性能和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生产的Cu-Mg合金接触线满足TB/T 2809-2017标准要求, 但在接触线边缘存在组织分层现象, 分层缺陷产生于连续挤压过程。通过对Cu-Mg合金连续挤压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 得知连续挤压过程中外转角靠近模腔底部金属流速以及等效应变的陡然增大造成材料开裂, 从而导致连续挤压组织分层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对经SiC变质处理的AZ91D镁合金的铸态组织及其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组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的微观组织在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初期的快速粗化阶段、组织分离阶段、晶粒球状化阶段和最后的粗化阶段;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未变质处理的镁合金的组织由树枝晶状变成近球状,经变质处理的镁合金组织由等轴晶变成细小的球状,继续延长等温时间,二者的组织均逐渐地合并长大.  相似文献   

13.
ZK60-xY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ZK60为基础合金, 研究了不同钇添加量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 钇有明显细化晶粒的作用, 合金在热挤压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力学测试结果表明, 经过热挤压和T5(人工时效)处理后, Y含量为0.9%的合金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 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 σb=355.94 MPa, δ=15.86%。对该合金分别进行T6(固溶+时效)和T5 2种热处理后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T5处理制度更适用于该合金。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铁尾矿对水体中磷去除能力与过程,并进一步提高其去除性能,采用高温方法对铁尾矿进行改性。以温度、恒温时间、升温速率为试验因素,以单位去除量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试验,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动力学、等温线、热力学分析铁尾矿改性前后的除磷过程与性能。结果表明,经高温600℃改性的铁尾矿对水体中磷的单位去除量最大为2.43 mg/g,是未改性前的2.46倍。并结合文献和铁尾矿XRD矿物成分分析推测Fe3O4对水体中磷的去除起主要作用。回归模型极显著(P < 0.0001),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大于0.99,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可靠。从响应面试验得到的最优条件为改性温度627.84℃,恒温时间得3.00 h,升温速率为9.82℃/min,预测最大单位去除量为17.43 mg/g。铁尾矿改性前后对磷的去除均属于非均匀表面的化学吸附,水中磷的去除过程更接近Freundlich等温模型,根据Langmuir等温模型估算改性前后铁尾矿对水体中磷的最大去除量分别为0.19 mg/g和149.97 mg/g,铁尾矿对磷的去除均较易发生。△H0>0反应需要吸热,温度升高可提高铁尾矿对水中磷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组织分析和表面质量观察,研究了挤压温度和速度两个工艺参数对铝型材组织条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挤压速度超过12 m/min后组织条纹缺陷加重,当挤压速度达到17 m/min时组织条纹缺陷更明显;挤压温度过低会使挤压过程中动态再结晶晶粒大小不一致,分布不均匀,从而使组织条纹缺陷程度加深.挤压温度过高或挤压速度过快均会导...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白云鄂博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中非稀土元素的等温碳热氯化反应以及反应过程中物理状态的变化。当反应温度低至500℃、活性炭为还原剂、SiCl4+Cl2的气氛下氟碳铈-独居石混合精矿中非稀土元素Ca、Ba、Mg基本反应完全并和稀土元素的氯化产物共同存在于氯化产物水溶液中,Th的氯化产物主要存在于氯化产物的水不溶物中,小于1%的ThCl4在反应过程中挥发,沉积在450℃的温区,精矿中Fe的氯化产物沉积在300℃~150℃的温区,P的氯化产物主要沉积在低于150℃的温区内。通过水溶氯化反应产物可实现少量的没有氯化的物质和氯化物之间的分离以及Fe、P、Th的分离。  相似文献   

17.
煤体瓦斯吸附为放热过程,解吸为吸热过程,其温度能量变化的幅度与煤的变质程度、瓦斯吸附平衡压力等有关。以往的研究都采用等温吸附实验得出气体相关吸附数据,并通过其孔隙结构、相互作用力等来分析煤吸附气体的影响因素,但是鲜有学者从比表面Gibbs函数变化角度来探讨煤吸附气体机理。为此,研究了气体吸附过程中煤比表面Gibbs函数变化的相关特征参数计算公式,利用凤凰山矿和裴沟矿两种煤样进行等温吸附实验,得到了在4个不同温度(20,30,40,50 ℃)以及6个压力(0.2,1.2,1.5,2.5,3.0,4.0 MPa)下的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利用单层吸附和多层吸附模型分别计算出不同煤样吸附气体过程中的比表面Gibbs函数变化。研究表明: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计算煤样吸附甲烷的比表面Gibbs函数,随着温度的升高比表面Gibbs函数变化量减少,随着压力的升高比表面Gibbs函数变化增加。而应用单层吸附和多层吸附计算的能量相差较大,对这种现象分析了原因;计算了气体吸附解吸过程的热量,对比分析可知采用多层BET吸附模型得出的比表面Gibbs函数变化更接近实际;探讨了气体吸附能量变化的机理,表明气体吸附能量变化影响着吸附量的变化,而能量变化又同样受到煤样微观结构以及内部化学结构的影响。因此,煤样吸附解吸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可以从改变能量的角度去探讨如何影响瓦斯解吸,达到提高瓦斯抽采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