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工作,已由以寻找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到大力寻找非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阶段。本文针对地震方法能否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问题,分析和论述了该盆地地震勘探地层岩性油气圈闭的地质基础。指出了盆地的多期构造运动和多种类型的砂体是形成地层岩性油气圈闭的基础;盆地内砂、泥岩声学特性的差异,决定了用地震方法寻找砂岩体圈闭和直接检测油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塔河油田三叠系非构造圈闭识别与评价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塔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表明,三叠系目的层埋深大,局部构造幅度低,圈闭类型主要为低幅度构造、岩性圈闭及岩性+构造的复合圈闭等隐蔽型圈闭.结合三叠系油气勘探的实践经验,提出了3个层次、9种方法的非构造圈闭识别与评价研究思路.3个层次及有关方法是:进行区域上的整体、动态、综合研究,寻找有利油气聚集带;在有利油气聚集带上,开展以层序地层学研究为基础、地震振幅提取技术为核心的塔河油田非构造圈闭地震识别与评价的系列技术研究,寻找、识别有利的非构造圈闭;在可能的圈闭基础上,利用地震烃类检测技术进行圈闭评价.3个层次、9种方法的全面研究和有机结合是减小非构造油气藏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隐蔽油气藏一直是油气勘探中的难题,我国东部吉林油田的中浅层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油气勘探已由早期的构造圈闭勘探转变为现今的以隐蔽圈闭勘探为主的阶段。本文针对松辽盆地南部的西部前缘带三维连片工区及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综合应用构造精细解释、声波曲线重构波阻抗反演、层序地层学、地震相及沉积(微)相分析、模型正演、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及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所提供的多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气流或有良好的油气显示,取得了较好的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供勘探的构造圈闭日益减少,勘探目标已经由构造型圈闭为主转向以岩性地层圈闭为主的非构造圈闭。以三维地震多种属性(振幅的波形变面积、井约束反演、均方根振幅等),对研究区克201 井区的岩性(含油)砂体进行了多种地震属性综合解释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地震多属性识别非构造圈闭——以克201井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供勘探的构造圈闭日益减少,勘探目标已经由构造型圈闭为主转向以岩性地层圈闭为主的非构造圈闭.以三维地震多种属性(振幅的波形变面积、井约束反演、均方根振幅等),对研究区克201井区的岩性(含油)砂体进行了多种地震属性综合解释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地震、钻井等资料对江陵凹陷的盐丘构造进行了研究,将盐丘构造划分为盐丘背斜、盐丘断鼻和盐脊等三种类型。进一步讨论了盐丘对区域构造和局部圈闭以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最后提出了今后勘探油气的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7.
在裂谷盆地油气构造圈闭研究中,盐岩的沉积使得构造圈闭类型复杂多样化,同时也增加了油气勘探的难度,尤其是盐下油气勘探的难度。以苏丹红海裂谷盆地作为研究实例,利用比例化物理模拟实验探讨含盐裂谷盆地盐相关构造演化机制和影响因素,并结合研究区地震剖面和地层岩性特征讨论其对油气构造圈闭形成和油气成藏的影响。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同裂谷沉积及基底断裂作用是影响苏丹红海盆地内盐构造演化的2个主要控制因素。同时,原始盐岩沉积厚度对盐构造演化及样式也有重要的影响。综合实验模拟结果和研究区地震剖面分析认为苏丹红海裂谷盆地盐上构造圈闭主要类型有盐构造相关的遮挡圈闭、滚动背斜圈闭和披覆构造圈闭;盐下构造圈闭主要为断背斜等基底断块相关的构造圈闭。此外,受地层岩性特征和盐岩沉积及构造分布等影响,盆地形成盐上自生自储、盐下下生上储2套油气成藏模式。对比分析显示盐上、盐下储集层性能相当,但盐下油源条件较盐上好,且存在致密的盐岩层盖层和丰富的基底断裂油气运移通道。因此,综合分析认为苏丹红海裂谷盆地盐下断块油气成藏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作为未来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8.
葵花岛构造中深层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深层目标处理的地震资料为依托,充分运用地震综合解释、地层压力预测、地震反演及属性分析、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对葵花岛构造中深层的油源、构造、储层和圈闭等石油地质条件开展了含油气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葵花岛构造中深层很可能富集大量油气,勘探潜力很大,是近期滩海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楚凸起构造特征及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塔里木盆地巴楚凸起地震地质条件较复杂,勘探程度较低。通过对巴楚凸起全区地震地质资料解释研究,发现了一些的构造圈闭,认为该区的断裂及局部构造成排成带分布。在划分了构造带,描述了构造的形态和圈闭类型的基础上, 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及各构造带含油气远景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为该区今后的勘探描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塔河油田三叠系油藏勘探和开发的深入,规模小、构造幅度低且被断层复杂化的油气藏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圈闭识别的难度逐渐加大,因此识别和落实低幅度背斜圈闭对三叠系油气藏勘探开发至关重要。针对此,开展了低幅度构造识别技术研究,形成了由地震资料层位精细标定、层位自动追踪对比、等时切片提取、相干断裂系统解释、精细速度分析、地震振幅属性提取与分析等技术构建的低幅度构造识别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塔河油田阿克亚苏盐上地区,新发现了众多低幅度构造油气圈闭,扩大了阿克亚苏地区三叠系低幅度含油气圈闭群。在新落实的低幅度构造上部署的多口井均有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部广泛发育着第三纪的陆源碎屑沉积断陷盆地,如渤海湾、苏北、南襄等盆地。这些较大的含油气盆地都已作了大量地震勘探和钻探工作,获得了丰富的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发现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藏。 在盆地勘探的初期阶段,主要是寻找构造油气藏。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一些非构造油气藏主要是地层、岩性油气藏,也不断被发现。到现阶段,进一步作油气勘探就更要有意识地去寻找非构造油气藏了。更有实际意义的是,在中国东部还发育有众多的小型断陷盆地,它们常常缺乏明显的构造圈闭,控制油气聚集的主要是地层、岩性圈闭。因此,在这些盆地内找油,一开始就应把着眼点放在地层、岩性圈闭上。  相似文献   

12.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不整合类型及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具典型的断-坳叠合性质,中、新生界不整合现象较普遍,地层缺失严重。应用井-震结合方法重新识别和标定了T1、T2、T4、T5和Tg等5个不整合界面,并分析了T5不整合界面主要的不整合类型、平面分布特征、该界面上下主要的岩性配置关系及与该界面相关的油气圈闭类型。研究表明,T5界面主要发育平行不整合、削截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界面上下岩性组合关系主要为砂-砂、砂-泥和泥-泥型;油气圈闭类型主要有4种:地层上超及下伏的不整合遮挡圈闭,被削截的单斜圈闭,地层超覆及古潜山伴生圈闭和断层与不整合面共同控制的削截、上超圈闭;与不整合相关的油气藏勘探应主要集中在坳陷内的洼陷附近。图6表1参12  相似文献   

13.
永进地区隐蔽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腹部永进地区位于车莫古隆起南翼,受车莫古隆起的控制,在白垩-侏罗系不整合面之下广泛发育地层、地层-岩性型隐蔽圈闭,研究此类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十分必要。对该区隐蔽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的结果认为:车莫古隆起对油气藏的聚集和调整以及优质高效储层的发育都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断层、砂体、不整合面构成了油气立体输导格架,控制着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分布。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以沉积模式、成藏模式为指导,综合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等技术手段,确定了不整合面下地层剥蚀线的展布范围、有利储集相带和砂体的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特殊地震相是特定地质条件下的产物,一般发育在特定的区域构造位置和沉积体系中,具有反映沉积环境和指示沉积相的作用。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目前已初步查明有9种主要的特殊地震相类型,本文讨论了它们的地质影响因素、地震特征及油气勘探效果、它们的分布规律。可见,研究特殊地震相对寻找隐蔽圈闭油气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雅克拉断凸中生界底界是一个长期发育的重要不整合面,其上、下地层差异变形很大。通过解释雅克拉断凸三维地震资料,并结合钻井、区域地质资料以及该地区地层展布特征,依据不整合的成因机制及其形态的主控因素,将与该反射界面有关的不整合类型划分为非整合、削截、超覆和岩溶不整合。非整合主要分布在东、西部,其所在地区中生界下伏地层被全部剥蚀,分布最广;削截不整合的单斜区、皱褶区和断皱区从西至东依次分布于中、西部区域;超覆不整合沿雅克拉断凸南翼分布;岩溶不整合主要分布在上古生界被全部剥蚀而出露碳酸盐岩的中、西部区域。不整合对油气成藏有重要意义,既可作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也可改善储集层条件,还可形成大量圈闭。综合分析各类不整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发现其因该地区"东强西弱"构造变形强度所导致。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油气突破领域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以发育多套烃源层系、多种储集类型、多类圈闭与油气藏、多期油气充注、多种成藏组合为基本特征,是典型的大型油气聚集带。基于当前钻井与地震勘探等资料以及地质综合研究,推论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油气新突破与新发现的主要领域是奥陶系礁滩相和加里东期古岩溶、志留系和泥盆系"不整合三角带"、寒武系盐下白云岩等。在加强重点勘探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上述领域的针对性研究和做好勘探技术配套攻关,形成行之有效的综合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17.
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礁、滩相隐蔽圈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层序形成和展布的有关规律,并结合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建立了塔中地区奥陶系的层序地层格架,共包括5个三级层序。该地区中、上奥陶统可分为3个三级层序,沉积旋回总体显示出不对称的特点,海平面以上升过程为主。钻井证实,在层序地层格架中,塔中地区奥陶系有着多种类型的隐蔽圈闭(古岩溶圈闭、生物礁圈闭等)。其中礁、滩相隐蔽圈闭的发育在纵向上受基准面旋回变化的制约,形成于各层序单元的下部;在平面上受海平面以及古隆起、坡折带等古地貌格局的双面控制,主要发育在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分布于两个相带,一个是碳酸盐岩台地内的地形由平坦向较陡处转折的斜坡带,另一个是碳酸盐岩台地向台地斜坡过渡的台地边缘。  相似文献   

18.
不整合对于油气运移聚集的重要性   总被引:46,自引:8,他引:38  
文中所谓的不整合,包括非整合、不整合和假整合。我国已经发现了不少与不整合有关的油、气藏。有的油藏位于不整合面上,有的油藏在不整合面上的沉积底部砂砾岩或底砂岩中,有的则是由不整合面封闭形成的地层油藏,也有的是基岩或潜山油藏。在不整合面的上下,油藏和气藏广泛分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不整合下面的岩层经长期风化侵蚀溶解淋滤,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均有所增强。由于不整合系油、气长距离运移的通道,它能把不整合面上下相距甚远的生油岩和储集岩互相联系起来。再加上在不整合上下分布有类型众多的圈闭。石油和天然气在从生油区沿不整合面运移的过程中,就聚集在圈闭之中,形成了类型众多的油、气藏。由于二次生油,不整合对于油、气破坏可能不大。所以不整合对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不整合纵向结构体中的高孔渗带与不同结构层组成的储盖组合常形成类型多样的岩性、地层圈闭。为此,通过井震结合,综合不整合之上、下地震反射特征,可将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部中/上二叠统不整合划分为平行—平行、平行—削截、平行—褶皱、超覆—削截和超覆—褶皱等五种类型;利用测井资料构建判别参数,识别不整合体结构,分析其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根据钻探成果,建立不整合结构体控藏模式。研究表明,不整合体结构主要受剥蚀量、母岩岩性及构造部位高低的控制,不整合结构体上层与中层厚度呈负相关;超覆—削截不整合区域为油气藏有利发育区;不整合上层结构中的水进砂体,是不整合体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湖(海)湾区易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该成果对其他类似地区不整合油气藏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综合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认为珠江口盆地西部珠江组一段上部泥质粉砂岩低阻油层砂体为潮流砂脊砂体,对潮流砂脊的形态与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潮流砂脊的水动力特点与形成机制,并在珠江组一段上部识别出四期水道,分析了潮流水道的分布及井震特征。指出水道内潮流砂脊构造-岩性圈闭和水道侧向遮挡构造-岩性圈闭两种有利的潮流砂脊隐蔽圈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