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冻融循环劈裂比评价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用冻融劈裂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有一定局限性,在研究了空隙率和饱水率对冻融劈裂试验结果影响的基础上,增加冻融循环次数,以冻融循环劈裂比评价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可较客观地评价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冻融循环对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的衰变情况,选取6种不同级配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采用劈裂强度试验及电子断层扫描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混合料强度衰减特性、空隙级配及最可几孔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的增加,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明显减小,微空隙显著减小,大空隙显著增加,空隙数目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混合料的强度.电子断层扫描试验及劈裂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总空隙率相同的条件下,微空隙越多混合料强度越高;大空隙越多混合料强度越低.以此为基础提出再生混合料内部空隙的3种分类:无害孔、少害孔及有害孔.前2次冻融循环对冷再生混合料最可几孔径影响最大.在相同的冻融次数下初始空隙率越大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最可几孔径越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水煮法,采用剥落率对沥青/集料粘附性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汉堡车辙试验等,对热拌再生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剥落率R能有效评价沥青/集料粘附性;沥青再生剂能恢复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浸水马歇尔试验相比,冻融劈裂试验对SMA-13粗级配的水损害更为严重;在汉堡车辙试验中,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呈相反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动水作用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将动水作用引入试验,利用自行开发的模拟实际沥青路面受动水作用的室内实验装置,提出了荷载、水、温度三者共同参与的动水作用试验方法.从沥青标号、级配类型、空隙率3种因素出发,对7种沥青混合料动水作用前后的低温抗裂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动水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存在不利影响.不同因素下,影响的程度有差异.对于空隙率为10%的混合料,其低温抗裂性能受动水作用的影响程度最高;在最不利的空隙率10%下,骨架结构的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受动水影响比悬浮结构的要小;粘度大的沥青制成的混合料其低温抗裂性能受动水作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沥青集料混合料水敏感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煮法、静态水浸法、光电比色法和净吸附法来研究不同类型沥青和集料之间的粘附性,用残留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实验研究由不同类型沥青和集料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同时分析了各种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性质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影响显著,但不能忽视沥青对混合料水稳定性的作用,残留马歇尔试验和净吸附法试验与冻融劈裂实验有着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对于沥青与集料之间粘附性可采用净吸附法试验来评价。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水敏感性可采用残留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实验来评价。  相似文献   

6.
冻融循环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及其GM(1,N)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及冻融前后混合料劈裂抗拉强度变化进行冻融循环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能研究,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GM(1,N)模型对冻融循环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能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耐久性因素中的空隙率和劈裂抗拉强度与冻融次数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空隙率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劈裂抗拉强度随着冻融次数增加显著减小。建立的GM(1,N)灰色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冻融循环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劈裂抗拉强度,且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在冻融循环条件下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中引入灰色系统理论是可行的;通过GM(1,N)多因素预测,可以大量减轻试验工作量以及降低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7.
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和渗水试验来评价基于同种沥青不同级配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渗水性能等,分析了大空隙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渗水性能与级配、空隙率的之间关系,从而为大空隙沥青混合料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 要: 为了研究动水作用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本文将动水作用引入试验,利用自行开发的模拟实际沥青路面受动水作用的室内实验装置,提出了荷载、水、温度三者共同参与的动水作用试验方法。基于此方法,从沥青标号、级配类型、空隙率三种因素出发,对7种沥青混合料动水作用前后的低温抗裂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动水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存在不利影响。不同因素下,其影响的程度是有差异的。对于空隙率为10%的混合料,其低温抗裂性能受动水作用的影响程度最高;在最不利的空隙率10%下,骨架结构的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受动水影响比悬浮结构的要小;粘度大的沥青制成的混合料其低温抗裂性能受动水作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多孔玄武岩可以替代优质天然集料作为石材,在确保路面性能的基础上,实现节约资源的目的。但由于其表面的多孔特性,在用于路面时,需重视其水稳定性能。本文设计了 AC-20 沥青混合料,通过马歇尔试验得到混合料的最佳沥青含量,并制备出对应级配的沥青混合料,以浸水马歇尔试验得出的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得出的冻融劈裂试验强度比评定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研究。研究发现,集料粒径越小,对水的敏感程度越高,越容易吸水;水分会影响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情况,从而对混合料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优于 70 号石油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0.
级配和压实次数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混合料的高温动稳定度、低温小梁弯曲应变、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劈裂强度、冻融劈裂强度以及AASH-TO T283劈裂强度比为评价指标,探讨集料级配和旋转压实次数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选取Sup13、Sup20粗、Sup20细3种级配和100次、125次的压实次数,用Tukey-Kramer方法对级配和设计旋转压实次数等水平的试验结果进行均值比较。结果表明:增加设计压实次数可以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动稳定度、低温弯曲破坏应变、劈裂强度和浸水劈裂强度,对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提高不显著。在相同设计压实次数下,粗级配相比细级配具有更显著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劈裂强度和浸水劈裂强度,水稳定性相当。在混合料设计时,应优先考虑粗级配进行混合料设计。  相似文献   

11.
漓江作为桂林市的重要水源,近年来其水质变化较大,尤其是水体中的NH3-N和浊度变化最明显,最高值分别达到0.75mg/L和2040NTU,水体富营养化严重,造成藻类大量繁殖,影响净水厂原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根据其不同时期的水质变化特点,将原来常规水处理工艺中的慢滤池改造为气水反冲洗均质滤池;对于漓江水质的突变情况,采取了加大投氯量,提高滤料过滤效果,改造取水构筑物等措施,使出水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根据水质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净水厂滤池反冲洗水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厂为例,简述了滤池反冲洗水回收利用的价值,并对该工艺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若大型调水工程地处内陆深处,由于冬季气候恶劣,引水线路中的水体可能会结冰,这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给是否采取保温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根据引水结构的具体类型及与外界的热交换方式,分别建立了地下结构的热交换模型、渡槽结构的热交换模型、水库及明渠结构的热交换模型、泵站结构的热交换模型。  相似文献   

14.
水位和流量的自校正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水位和流量自校正控制的原理和应用,讨论工程应用中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为获得鲁棒自适应控制,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避免估计饱和方法,同时还给出了两种提高控制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邯郸市滏阳河水的水质特点及地表水厂的现状,在不进行大规模的土建改造和大幅度提高运行费用的前提下,采用骨胶作为助凝剂,进行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寻找出骨胶的最佳投量范围,达到了改善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一些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是基于用水量不随水压变化而变化为前提条件进行的,但是当管网水压不足时,实际的节点供水量小于原需水量要求.这种情况下水力计算应该反映出水压不足时的实际用水量受节点水压的影响.根据对二者关系的不同模拟方法,产生出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本文就这一问题的主要计算方法作了一个总结和回顾,并分为显函数法和虚拟水池法两大类,同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做了评述,并对不同方法造成的计算结果的差异、收敛性和计算效率做了分析.最后指出,实测数据是提高模型精度的根本,算法的收敛性和效率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水功能区划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础,是水资源管理的依据。在分析水体功能的基础上,对水功能区分类及水功能区划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流域水量水质耦合水资源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问题,传统的水资源配置研究中缺乏对水质因素的充分考虑.选取汉江中下游为研究区域,建立了汉江中下游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依据流域产流、产污的特征,考虑水系的特征和完整性以及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状况,兼顾行政区划的完整,结合水功能区划及水功能区的管理要求,将研究区域按河道内外划分为若干个河段和箱体.箱体内产流利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产污考虑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建立箱体水量水质模型;河道内采用水动力学水质一维河网模型,计算河道水质输移转化.该模型定量地研究了水资源系统水量和水质变化,为拟定和优化水资源供给配置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河南省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为响应“让全国人民喝上干净水”号召,从河南省城镇生活用水面临的压力出发,分析水价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证了必须加快水价改革推进工作以实现保护水资源目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对城市排涝与排水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有关见解,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