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隔震建筑水平刚度较小,强风作用下可能产生较大水平位移导致相邻隔震建筑发生碰撞。采用小波重构方法模拟了相邻隔震建筑楼层处风速时程,推导了相邻隔震建筑风致振动碰撞动力方程,分析了其风致振动碰撞响应,研究了其影响参数及规律,并与相邻非隔震建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平均风和隔震层的存在会显著加剧相邻建筑风致振动碰撞响应,结构周期比、初始变形缝宽及基本风速等对相邻隔震建筑风致振动碰撞响应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础滑移隔震体系的地震反应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分析建筑物基础滑移隔震体系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 ,研究了滑移隔震结构反应谱的一般特征。对大量地震反应谱进行了统计 ,探讨了滑移隔震结构反应谱的统计特征。并通过工程算例 ,验证了滑移隔震结构采用反应谱分析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以建筑物滑移隔震技术为基础,结合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滑移隔震结构隔震层滑移量与限位装置间的关联,进而提出了框架结构使用滑移隔震支座的节点构造详图,为框架结构滑移隔震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粘滞阻尼器连接的相邻隔震与非隔震建筑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隔震层位移较大,可能会与相邻非隔震结构之间产生碰撞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简化模型对隔震与相邻非隔震结构之间布置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控制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隔震与相邻非隔震结构之间布置粘滞阻尼器减震控制的数值仿真分析模型,研究了粘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布置位置以及隔震结构隔震层刚度对结构顶点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阻尼器阻尼系数和隔震结构隔震层刚度的增加,隔震结构顶层位移也随之增大,阻尼器布置位置越靠近隔震层,相邻非隔震结构顶层位移控制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建筑物滑移隔震技术为基础,介绍了砌体结构使用滑移隔震支座的构造详图,为砌体结构滑移隔震施工提供了参考及标准施工图。  相似文献   

6.
滑移隔震技术在我国新建建筑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利用隔震技术对既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也有一定的应用.在砖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中使用隔震技术可以缩短工期,降低加固恢复费用.以建筑物滑移隔震技术为基础,介绍了砌体结构使用滑移隔震技术加固的施工方法,为砌体结构滑移隔震加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滑移隔震结构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考虑土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滑移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方法。应用正交多项式系逼近连续型基底摩擦力函数 ,实现了基底摩擦力的傅立叶变换 ;然后利用地基土动力刚度矩阵 ,在频域内采用子结构法 ,建立了考虑土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滑移隔震结构的运动方程 ;通过数值仿真两个具有埋置刚性基础的剪切型滑移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 ,分析了土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滑移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以及上部结构刚度的不同引起相互作用影响程度的差异 ,从而得出结论 :考虑土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会降低滑移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 ,其降低程度与上部结构的刚度成正比 ;能显著地减小隔震层的侧移 ,有利于地震时穿越隔震层的电路和管线等设备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对水平-竖向耦合地震作用下滑移隔震结构模型理论进行研究,建立其运动微分方程和滑移隔震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模型。针对滑移隔震结构的特点,提出标准遗传算法的改进措施,并采用直接搜索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构成改进混合遗传算法。采用改进混合遗传算法对6层滑移隔震结构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可以很好地分析竖向地震作用对隔震层的影响。表明优化设计模型与优化设计算法对于滑移隔震结构的参数优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九层房屋基础滑移隔震的试验、分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太原市“玫瑰园”小区某九层砖房基础滑移隔震结构的1/15整体缩尺模型的振动台对比试验和理论分析。论述了多层房屋基础滑移隔震体系的隔震效果和隔震的可靠性 ,特别是地震烈度较高地区或卓越周期较长的场地 ,滑移隔震较橡胶垫隔震表现出某些优越性。总结了滑移隔震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经验 ,对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基础滑移隔震技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建筑的隔震层会产生较大的侧移,与周边基坑挡墙可能发生碰撞。采用非线性弹簧来模拟基坑挡墙,考虑上部结构的弹塑性变形。利用基于非线性弹簧的碰撞模型,分析了近场、远场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碰撞响应,探讨了隔震结构与周边基坑的预留间距对隔震结构碰撞的影响。并通过二次开发,采用生死单元法,模拟了碰撞导致隔震结构的倾覆倒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分析结果表明:近场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更容易发生碰撞,对隔震结构的倾覆效应更具相关性,碰撞导致隔震支座产生受拉破坏继而发生倾覆倒塌。  相似文献   

11.
Ground buildings constructed above metro station have increased very quickly due to the limited land resources in urban areas. In this paper,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Underground subway station-Surrounding soil mass-Ground adjacent buildings (USG) system subjected to various seismic loading is studied through numerical analysis. The numer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terms of the calculation domain, boundary condition, and contact property between soil and structure based on the real project. The reciprocal influence between subway station and ground adjacent building,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urrounding soil mass are also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numerical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impact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rounding soil mass depends on its own dimension, and the presence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has certain impact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ground adjacent building. Due to the presence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and ground adjacent building, the vertical acceleration generated by the USG system cannot be ignored. The outcome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eismic design of structures in the USG system.  相似文献   

12.
相邻建筑物碰撞是指地震作用下其间距无法满足相对位移要求时造成的侧向撞击,常常导致或加剧结构破坏。选取Hertz-damp接触单元模型,推导了考虑碰撞的结构动力方程,模拟了相邻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地震碰撞过程。分析碰撞过程,并利用梁柱单元破坏指数的变化解释了相邻RC框架结构地震碰撞破坏机理,指出地震碰撞破坏作用不完全随防震缝宽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地震作用下相邻建筑结构碰撞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作用下,相邻建筑结构由于不同动力特性的差异,并且没有足够的间距,容易遭受碰撞破坏。相邻结构间的碰撞作用是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的重要原因之一。将相邻结构简化为多自由度楼层处碰撞模型,采用简化的Hertz-Damp模型,以相邻15层与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碰撞反应,分析两相邻结构间不设置防震缝及按规范设置防震缝时,在不同加速度峰值情况下,碰撞作用对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碰撞作用显著放大较高结构碰撞层及以上楼层的层间位移角和剪力,对较低结构具有总体抑制作用,但对顶层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按规范设置防震缝时,7度设防结构在遭受7度罕遇地震时无碰撞发生,但遭遇8度和9度罕遇地震时发生碰撞,碰撞作用对结构反映的抑制作用比结构间无防震缝时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The approach of positioning energy dissipaters between adjacent structur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collision of two adjacent buildings. For adjacent retrofitted structures, an effective strengthening approach that involves implementing energy‐dissipation measures both between and within buildings is proposed.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ctual Shanghai ShiMao International Plaza. To avoid having to strengthen most of the structural members, the strengthening measure of energy dissipation is selected because of its construction cost and time constraints. This approach involves replacing several dampers between the adjacent structures and adding viscous damping walls in the retrofitted structure to reduc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retrofitted structure back to the original level. Additionally, a practical calculating method for the equivalent additional damping ratio for the adjacent structures connected by energy dissipaters is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energy dissipation in the retrofitted structure is prominent and that the goal of indirect strengthening is achieved. The strengthening approach of energy dissipation and the calculating method of the equivalent additional damping ratio for adjacent structure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designs.  相似文献   

15.
相邻建筑结构碰撞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相邻建筑之间防震缝宽度过小而引起的结构碰撞是导致地震时建筑物严重破坏和倒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为国际地震防灾减灾工程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介绍结构碰撞的主要破坏类型、国外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 ,提出了减小相邻建筑结构碰撞影响的有关设计建议 ,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新建  吴红升 《特种结构》2012,29(1):29-30,50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要求,提出了滑移隔震结构中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上部结构剪力影响系数的概念,并推导了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震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因此房屋的抗震设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做好多地震地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本文着重对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和抗震设计的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隧道等地下结构近距离下穿地表建筑物的案例越来越多。对于相互穿越工程,较多的关注在于隧道等地下结构动态施工对地表建筑物安全的影响,而忽视了隧道建成后对被穿越的地表临近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影响。拟结合某实际工程,建立盾构隧道-土体-地表邻近框架结构相互作用体系二维数值计算模型,对比分析隧道与邻近框架结构相互之间地震响应影响规律。计算分析表明:①隧道的存在使隧道两侧土体表面出现一个地震响应放大区;②下穿隧道对地表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有部分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③地表结构的存在对隧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研究成果可为地下结构的规划以及地表结构与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庄鹏  薛素铎  宋飞达 《工业建筑》2012,42(3):33-38,48
摩擦摆(FPS)是一种具有球形滑动面的隔震装置,可用于保护大型工程结构免遭地震灾害的破坏。近年来,大空间建筑发展迅猛,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将FPS安装于网格屋盖与下部支承结构之间形成滑移隔震机制以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针对某网架屋盖及其下部支承结构,开展了FPS滑移隔震研究。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整体结构的三维模型,模型中包括接触面单元和梁单元,能够反映结构的非线性行为。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了考虑不同参数时FPS对于上述结构地震防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地表结构—土—下穿地铁车站结构大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数值分析了下穿地铁车站结构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规律,并将下穿一体化地铁车站结构与下穿密贴地铁车站结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下穿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特性。结果表明:下穿密贴地铁车站结构的整体性相对较差,车站结构与上部结构出现了滑移现象,车站顶层层间相对水平位移较小,其余层的层间相对水平位移较大;下穿一体化地铁车站结构受力相对较大,各构件连接处及各层中柱依然是抗震设防的重要部位,建议下穿地铁车站中柱采用高强高延性的钢管混凝土柱或型钢混凝土组合柱;中远场地震波能够对中软土场地中下穿地铁车站结构的位移、加速度和内力等动力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