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研究不同掺量的防水剂和再生粗骨料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对再生混凝土进行自然条件和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抗水渗透性能试验,并通过电镜扫描分析其抗渗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随再生粗骨料掺量的增大而降低,且掺量为75%时,抗渗性最差;再生粗骨料掺量相同,再生混凝土抗渗性随防水剂掺量的增大而逐渐提升;再生粗骨料掺量为25%、防水剂掺量为1.5%时,再生混凝土抗渗性最好,相对渗透系数为4.92×10-9cm/s,达到高抗渗性混凝土水平。掺入防水剂能生成紧密排列的针刺状结晶体,呈放射状向四周延伸,可对裂缝进行填充,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掺量比例的纤维(如钢、聚丙烯以及玻璃纤维)对蒸养型再生混凝土的抗渗透特性的影响,对三种纤维体积率进行了设计,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详细论述了当纤维的体积率不同时,不同容积比的纤维对蒸养再生混凝土的抗渗透特性影响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当从微观层面客观分析纤维被混凝土包裹情况时,二者之间存在粘结性关系,纤维可以影响混凝土结构内部的裂缝,对裂缝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从宏观层面出发,将纤维体积率设置为1.0%时,孔隙率不但是最小状态,而且此时的抗渗性能效果最佳。与没有加入纤维的再生混凝土进行比较,体积率控制在1.0%的纤维再生混凝土,其孔隙率有所下降,但同时,抗渗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5.
6.
为研究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在不同体积率下对蒸养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设置3种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的体积率均为0、0.5%、1.0%、1.5%,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阐述不同体积率的纤维对蒸养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从微观角度分析混凝土包裹着纤维,混凝土与纤维之间有一定的黏结性,纤维能够打断混凝土内部的裂缝结构,从而抑制裂缝的开展;从宏观角度分析当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体积率为1.0%孔隙率最小且抗渗性能最佳。相比于未掺入纤维的再生混凝土,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体积率为1.0%的再生混凝土孔隙率分别降低了5.06%、6.09%、11.80%;相比于未掺入纤维的再生混凝土,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体积率为1.0%的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分别提高了18.50%、25.33%、34.41%;初步确定不同种类纤维再生混凝土孔隙率与渗透高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单掺钢纤维、单掺聚丙烯纤维以及二者混杂的纤维对轻骨料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分别对16组轻骨料混凝土进行抗水渗透试验。结果表明:混杂纤维可以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基体中水的渗透高度。当钢纤维体积率为1.0%、聚丙烯纤维体积率为0.15%时,对混凝土基体抗渗性能改善最好。 相似文献
8.
拆除旧建筑物产生的原生混凝土经破碎、清洗和分级等加工生成的再生产品可应用于路面结构层、路基防护结构、道路附属设施、路基填筑、市政管线基础及管槽回填等混凝土工程。依据路用水泥混凝土性能要求,对采用各类原生混凝土再生粗骨料制备的不同强度等级的再生骨料水泥混凝土进行了力学性能、碳化性能、抗渗性能、孔结构等试验研究。该研究成果为再生粗骨料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再生粘土砖混凝土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粘土砖是砖瓦企业和建筑工程所产生的固体废料被大量排放,造成环境压力以及资源浪费。对其进行破碎处理替代骨料加以利用,配制再生轻集料混凝土,不仅有其经济价值,而且对生态与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该项科研开发工作在我省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0.
11.
以自制的低强度再生粗骨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取代率情况下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再生粗骨料取代部分天然粗骨料对混凝土的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影响不大,混凝土密度有所降低,含气量略有增加,混凝土坍落度保留值略有增加;随着取代率的提高,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有下降趋势;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冻性略有降低,但通过掺加适量引气剂可以满足250次快速冻融试验要求,其抗渗性也可满足工程要求;用较低强度的再生粗骨料配制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废弃混凝土再生粗骨料基本性能进行了试验,并对不同配合比的废弃混凝土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废弃混凝土再生粗骨料和废弃混凝土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再生混凝土单轴受拉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5组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单轴直接拉伸试验,探讨了相同有效水灰比之下,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拉强度与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从0增加到100%,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受拉原点切线模量逐渐下降,而峰值拉应变呈略微增加趋势.在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回归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包括受拉本构关系在内的再生混凝土受拉性能计算公式,该公式可在再生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非线性分析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了再生粗骨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设计并完成10个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与天然粗骨料相比,再生粗骨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少,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小,空隙率、压碎指标值、吸水率偏大;再生骨料的吸水性能对再生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能影响很大,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骨料吸水率;再生混凝土强度与再生骨料的掺量密切相关,抗压强度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降低;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要求的再生粗骨料用于配制混凝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19.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3根相同配筋率、相同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简支梁的抗弯试验,探讨了再生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变形性能和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在受力过程中,仍具有弹性、开裂、屈服和极限4个明显特征;正截面平均应变服从平截面假定;相同条件下,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和极限抗弯承载能力接近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抗弯刚度小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后,本文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提出的普通混凝土梁的计算公式,验算了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挠度和最大裂缝宽度。初步验算结果表明,除极限弯矩计算公式外,普通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挠度和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均不再适用于再生混凝土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