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本文对景德镇粉彩瓷的裂纹、剥离缺陷采用了多种测试手段.从彩釉、白釉和坯体的热膨胀性能、中间层状况和显微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导致粉彩瓷裂纹或剥离的根本原因是彩釉、白釉与坯体三者膨胀系数的匹配如何.而裂纹和剥离发生的直接原因则是取决于釉、尤其是自釉中晶体和气泡的数量、大小以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
浅谈浅绛彩瓷与"黟县瓷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程门为首的“黟县瓷绘”画派,不但在中国陶瓷史上,而且在中国美术史上都占有重要一席。然而,他们卓越的艺术成就和贡献,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6.
7.
绞胎瓷与绞釉瓷是我国古代陶瓷装饰中两种不同的特殊产品。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它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它们的制作工艺复杂,产量少,目前仍有很多人将二者混淆,误认为是同一种产品。本文通过对二者原料、制作方法、纹理的比较从而试图廓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10.
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雍正粉彩瓷艺术,通过文献研究法、图像分析法、对比法总结出其工艺、色彩、装饰、款识等符号,通过历时和共时分析解读雍正粉彩瓷艺术符号的特征及其象征意义,并运用符号美学探析雍正粉彩瓷艺术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大埔县曾有“南国瓷乡”之誉,该县的高陂镇曾经是我国六大陶瓷产区之一,是其主要产地和集散地,故大埔陶瓷习惯上也称为“高陂瓷”。 相似文献
12.
13.
致读者:本刊在2003年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上连续刊登了“7501”瓷即毛主席用瓷项目总负责人杨火印先生的“7501”工程纪实文章后,在陶瓷界、收藏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认为本刊为研究中国陶瓷历史做了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有些电视台和报刊也联系转载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15.
现象解读一——古瓷器拍卖为何越拍越多?在伦敦佳士得进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只元代的青花罐"鬼谷下山",以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下了中国瓷器拍卖的国际市场最高价。这几年来的国内市场上,瓷器拍卖市场的温度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粉彩人物瓷绘艺术中,戏曲题材是一种运用十分广泛的表现形式,它起源于元代风靡一时的戏曲艺术,如《西厢记》、《牡丹亭》等。然而,这种文学题材何以被运用于传统陶瓷艺术的画面表现中,戏曲文化和陶瓷文化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本文通过部分案例的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古至今,对于物的要求一直都是美与用兼顾,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发现有不少精妙绝伦的功能性器物。它们有着简约大方的外形、华丽的装饰、以及耐人寻味的功能用途,从这些器物中,能够领略到古代手艺人的设计意匠,同时也能窥见古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与审美情趣。本文将以宋代瓷粉盒为例浅谈其装饰的设计意匠。 相似文献
18.
正蔡青云,男,字卿荣,号天台山人,青云居士。1959年生于浙江天台山,是当代颇有影响的道家瓷画代表人物。蔡青云出名,缘由他的艺术生涯和陶瓷艺术作品均富有传奇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色。以瓷载道,将陶瓷文化与道家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是蔡青云在陶瓷艺术界崭露头角的原因之一,这期间,经历了一段艰难漫长的求"道"历程。浙江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祖庭和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出生于此的蔡青云,从小与道家结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骨灰瓷的传统配方为基础,通过在坯体中添加氧化锆,在釉料中加入氧化锆和锂辉石.而达到提高骨灰瓷的热稳定性及强度、韧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