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野外生态学方法,于2016—2018年(每年6月和9月)研究了北京密云水库浮游动物多样性和重金属生态风险,并对水库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浮游动物共检出4类113种,平均密度为4 497ind./L,平均生物量为7.50mg/L。优势种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和台湾温剑水蚤(Cyclops taihokuensis)(桡足幼体)。浮游动物生物量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为主,但种类和密度仍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浮游生物多样性良好,显示水体轻污染或无污染,但浮游动物小型化和优势种均显示有富营养化加剧的可能。水体中重金属均处在国家标准Ⅰ类,密云水库可作为优质水源。沉积物中重金属Cu、 Cd浓度明显减少,但Pb、 Cr、 As浓度明显增加,其中As浓度显著增加,并且潜在生态风险最高。总之,南水北调后,密云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复杂,在种类组成和数量上变化明显,多样性和均匀性均较好,但仍预示着潜在的富营养化风险;水体和沉积物中仍存在氮磷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偏高的问题,水库控制富营养化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崇青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水质情况,于2017年和2018年夏秋两季(6月、9月)对北京崇青水库进行水质和生物调查,结果发现浮游植物共8门77种,平均密度5.61×106ind./L,生物量41.31 mg/L,属于绿藻-硅藻-蓝藻型水库,优势种为尖脆杆藻Fragilaria acus、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发现浮游动物共113种,平均密度1048ind./L,生物量1.40 mg/L,主要组成为原生动物和轮虫,优势种为小单环栉毛虫Di-dinium balbianii nanum、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尖尾疣毛轮虫Synchatea stylata;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为2.83,均匀度指数J为0.66;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为3.35,均匀度指数J为0.70,利用基础饵料法估计水库鱼产力为4.3×106kg.综合来看,崇青水库水质总体状态良好,营养状态为中营养型;但氮磷含量较高,浮游生物富营养化指示种的出现,表示崇青水库有水质恶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漳泽水库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种类组成进行分析,了解水库藻类组成季节变化情况,对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水华爆发的风险有了初步认识。分析表明,造成水质营养化的外源污染物主要为COD和氨氮,内源污染来自水产养殖,并据此提出抑制水库富营养化趋势和降低水华爆发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海河蓝藻暴发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海河蓝藻暴发,对其环境状况及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及藻类暴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海河浮游植物共发现5门42种,其中蓝藻门和绿藻门种类较多,是构成海河浮游植物种类的主要组成类群;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1.89×108个/L,而蓝藻门细胞密度为1.72×108个/L,是海河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海河浮游植物生物量较大,多样性状况较差,水体污染类型为中污染。海河藻类暴发的原因为:夏季高温及光照强烈,雨水冲刷污染物注入,水草植物体腐烂,海河底质高营养盐浓度释放影响,入河水量少且流动性差,人为因素对海河水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相似文献   

5.
2011年6、7月,分别对官厅水库样点进行了浮游植物样品和有机分析样品采集,以形态分类方法对浮游植物显微镜检分析,以液相色谱法对微囊藻毒素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官厅水库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18属,种类最多的为绿藻门9属,浮游植物总藻细胞密度为508.09万个/L,蓝藻门和绿藻门占总藻细胞密度的96.71%,为水库浮游植物的优势门类;平裂藻属、卵囊藻属和栅藻属藻细胞密度为37.2万个/L,占浮游植物藻细胞密度的82.98%,为官厅水库浮游植物的优势属.官厅水库7月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为12.67μg/L,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75,Margalef指数为1.1,Simposon多样性指数为2.95,说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简单,富营养化程度较高.6月微囊藻毒素LR和囊藻毒素RR浓度分别为29.27、4.04 ppt,浓度值均较低.官厅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类在1956年为硅藻门种类逐渐演变成蓝藻门种类,藻细胞密度从1956-2007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7月藻细胞密度较近年来年平均藻细胞密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对衡水湖2016年5—10月的浮游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衡水湖水体中共有浮游植物6门57种,物种较丰富。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以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合计占总种类数的87. 72%。与其他研究者的调查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在时间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能与人类活动干扰和调水有关。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月平均值为42. 86×106个/L,3个样点的细胞密度处于5. 84×106~125. 74×106个/L之间,各样点各月之间变化幅度较大。蓝藻门占优势,细胞密度最大,为106. 12×106个/L,基于细胞密度评价衡水湖营养状况,中营养和中富营养占比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利用Shannon-Wiener和Margalef指数计算衡水湖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范围分别为1. 22~3. 36和0. 85~1. 85,综合评价其水质为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同沙水库水生态状况,于2021年8月在同沙水库开展了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和水质状况的调查。依据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浮游植物密度对水质和水体营养状态进行评价,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采样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48种,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占47.9%,蓝藻门次之(27.1%),优势种以蓝藻门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点形平裂藻(Merismopedia punctata)、微囊藻(Microcystis)为主,蓝藻门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均高于绿藻门。夏季同沙水库各采样点水质类型均为清洁—寡污染型,水体营养状态为富营养型,pH和NH+4-N是影响同沙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8.
王快水库浮游植物调查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0年8月和9月王快水库坝前浮游植物类群的结构组成、优势类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王快水库浮游植物有6门,25种,种类最多的为绿藻门和硅藻门,分别鉴定出9种和7种;9月的调查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299.57万个/L,硅藻门和蓝藻门共占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的86.66%,优势种类为小环藻和粗壮细鞘丝藻,占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的61.69%;叶绿素a含量为3.88μg/L,浓度较低,营养状态为贫-中营养,水质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9.
白洋淀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及水生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白洋淀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状况,2012年6月和10月对浮游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白洋淀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7种,其中枝角类最多,占总数的51.4%;各监测站点浮游动物密度为2480~7580ind/L,平均密度4160 ind/L;生物量为0.46~1.81 mg/L,平均生物量1.24 mg/L。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为1.83~3.51。浮游动物损失指数表明,整个白洋淀地区浮游动物状况相对于历史数据均有不同程度变差。用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水质状况,白洋淀处于中度污染水平;综合浮游动物生物量评价水体营养级别标准,考虑到富营养化指示物种的存在,综合评价白洋淀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0.
2008-2010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密云水库浮游藻类有7门48属,硅藻、绿藻和蓝藻是主要构成部分.4、5月优势种群为硅藻、绿藻,6-9月为蓝藻,10、11月为绿藻、硅藻.密云水库浮游藻类时空分布差异明显,水温、水深及氮磷等是浮游藻类种群及藻密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水温与蓝藻呈正相关,与硅藻呈负相关,水深与藻密度呈负相关,氮磷比波动较大,磷为限制性因子.未来几年,在外部环境没有显著改变的前提下,密云水库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不会明显变化,大面积水华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汾河二库藻类细胞密度和种类组成的分析,了解了水库藻类的优势种及不同种属组成的季节变化,对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初步评判。水库虽暂时爆发水华的风险不大,但仍然显现出进一步富营养化的趋势,分析认为造成水质营养化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上游工矿企业及城镇生活排放的污水,主要外源污染物为氨氮。据此提出抑制水库富营养化趋势和降低水华爆发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9年5-9月,对晋阳湖的浮游生物及水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晋阳湖共有浮游植物47种,浮游植物生物量为100.63 mg/L,浮游动物30种,生物量0.304 mg/L,水质类型为SCⅡa型。晋阳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3.
南京外秦淮河浮游动植物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京外秦淮河的浮游动植物种类、数量、生物量、优势种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共检出南京外秦淮河浮游植物5门37属43种,浮游动物3类12属13种.浮游植物平均数量为3 367.23万个/L,生物量为17.912mg/L,浮游动物平均数量为91.38个/L,生物量为4.171 mg/L.从外秦淮河上游到下游,浮游植物种类数、数量和生物量总体上逐渐递增,浮游动物种类数和生物量上、下游多于中游,数量也呈递增趋势.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有微囊藻、颤藻、颗粒直链藻和团藻,浮游动物优势种有萼花臂尾轮虫、近亲裸腹溞和广布中剑水蚤,初步判定外秦淮河有机污染仍然严重,富营养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4.
以《全国藻类试点监测技术规程》为依据,对汾河水库进行藻类监测。通过对水库水质、富营养化和藻类的分析,了解了藻类密度、组成和优势种的季节变化特征。指出水库虽暂时富营养化程度不高,爆发水华的风险不大,但存在进一步富营养化的趋势,提出防治水库进一步富营养化和降低水华爆发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青龙湖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物汇入和闸坝拦截等人为干扰影响湖泊水量和水质,进而影响湖泊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为了解青龙湖浮游植物群落状况及其环境驱动因子,于2018年10月、12月,2019年4月、7月对青龙湖的水质及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利用藻类生物学指标评价水体营养状况,并对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53属,浮游植物的密度为134.20万~283.16万个/L,生物量为2.48~8.09 mg/L;春季绿藻-硅藻为优势种,夏季转以绿藻为主,秋季以蓝藻为主,冬季以硅藻为主;水体大部分时期为中-富营养型;水温、pH值、总磷、氨氮、COD_(Mn)和电导率是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21年夏季福建省24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生态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库营养状态,并采用浮游植物总密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3个生物参数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沙溪口水库和东张水库的健康状态。结果表明:2021年福建省大部分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蓝藻-绿藻-硅藻为主,其中以蓝藻门为优势藻的水库占比为60.9%;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范围为24.3~51.7,平均值为40.3,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较低,但个别水库仍存在富营养化的风险;沙溪口水库P-IBI综合得分为79.7,处于健康状态,东张水库P-IBI综合得分为59.0,处于亚健康状态;P-IBI评价结果与《2021年福建省河湖健康评估蓝皮书》中的多指标评价方法的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评价方法具有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蓝藻是引起水华暴发的主要藻类之一,氮磷比N∶P是影响水体中固氮蓝藻形成的重要参数。然而在水体不同富营养化程度下,N∶P对固氮和非固氮蓝藻的种间关系影响仍不清晰。通过构建氮磷摩尔比为2、16和64的培养体系,比较固氮蓝藻的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和非固氮蓝藻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在单培养和混合培养条件下的增长速率、最大环境容纳量和竞争系数,研究不同N∶P环境中固氮和非固氮蓝藻功能群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在三种N∶P条件下,纯培养和混合培养的微囊藻的生长速率和最大环境容纳量均高于鱼腥藻。纯培养中微囊藻在N∶P=16条件下细胞密度可达最大,为818×10~4cells/m L,而纯培养中鱼腥藻在N∶P=2条件下细胞密度最大,为113×10~4cells/m L。在不同N∶P条件下微囊藻在混合培养体系中的最大密度均高于纯培养体系,而鱼腥藻的生长趋势正好相反。这说明固氮和非固氮蓝藻在不同N∶P条件下均呈现偏利于非固氮蓝藻的种间关系。水华鱼腥藻的竞争能力较弱,但在其与微囊藻的混合培养体系中为微囊藻提供新氮,从而促进非固氮蓝藻微囊藻增殖。  相似文献   

18.
2017年4月(非汛期)和8月(汛期),对岳城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通过Shannon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探讨岳城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以期为岳城水库以及其它同类型水体的水质监测及有效管理提供参考。非汛期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38种,汛期调查发现浮游植物4门25种;非汛期浮游植物密度平均值为0.57×106个/L,汛期浮游植物密度平均值为12.26×106个/L;非汛期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为0.45~0.98,汛期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为0.53~0.69。浮游植物类群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岳城水库水体已经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建设高峰期所涉及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和水质情况,2016年春季(5月)、冬季(11月)分两期,选取六冲河保护区、库尾麻布河、库中七星关、夹岩坝址、维新河段、洪家渡库尾、上游大河河段、支流引底河、武佐河、后河以及附廓水库共布设11个流域断面采样调查。结果表明:①调查的11个断面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33种;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占总数的92.72%。②所有断面中硅藻门种类均为优势种,且S3、S6、S11断面Shannon-Weiner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断面(P0.05),分别为2.12,2.41,2.08;其余8个断面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多在3左右,调查区水质总体状况良好。③在S4断面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与水体透明度均显著低于其他断面;而S6、S11断面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与水体透明度均显著高于其他断面,物种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断面。  相似文献   

20.
以《全国藻类试点监测技术规程》为依据,对文峪河水库进行每月一次的藻类监测.了解了水库的藻类密度和种类组成,分析了藻类组成和优势种的季节分布特征.通过对水库富营养化状态评价和水华爆发风险的分析,得出水库虽暂时富营养程度不高,爆发水华的风险不大,但依然存在进一步富营养化的趋势.提出抑制水库富营养化趋势和降低水华爆发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