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的中长期规划.《规划》明确了氢能战略定位,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式发布《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办法》,即"氢能十条"。作为广州市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主战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能源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这其中,新能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80家,行业整体营业收入超过260亿元。"氢能十条"政策的出台让氢能产业牢牢把握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未来黄埔将成为世人瞩目的"中国氢谷"。  相似文献   

3.
<正>氢能作为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氢能产业被誉为"没有天花板"的产业。拥有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基础的山东,将目光锁定这一潜力巨大的产业。目前,《山东省氢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即将完成。该规划将为山东省发展氢能明确顶层设计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规划》将围绕"制氢、储运、加氢、应用"环节重点实施八大工程,构建"一区、一核、两带"氢能产业格局,同时培育氢能应用试点示范。《规划》提出,河北作为焦炭、化工大省,焦炉煤气、氯碱、合成氨等工业副产氢充足,计划到2022年,氢能关键装备及其核心零部件基本实现自主化和批量化生产,氢能产业链年产值150亿元;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基本形成涵盖氢能产业全链条的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氯碱》2023,(9):62-63
<正>2023年8月10日,为促进广西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广西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广西氢能来源广泛,制氢潜力大,且具有氢能应用场景,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氢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促进氢能产业高速高质量发展,推动氢能从传统工业原料向大规模能源应用转型,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于2022年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从国家层面上明确氢的能源属性,提出氢能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及各阶段的发展目标,部署了推动氢能产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围绕“双碳”目标下热门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各制氢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对未来制氢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对能源安全方面的考量,氢能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升温,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相继制定了氢能发展战略及规划,日本在全球氢能产业发展中表现突出,国家政策导向明确,氢能产业已成体系.我国已将氢能开发利用作为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将"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首次写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石化企业在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政策和规划的激励下,积极开展氢能开发利用研究.能源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氢能在制取、储存运输以及利用方面还存在碳排放、安全、成本等技术障碍.建议石化企业要保持环保初心、利用自身优势,绿色开展化石能源制氢及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1.《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发布【2018年6月26日,中国氢能联盟网站文章(节选)】2019年6月26日,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中国氢能联盟")在山东潍坊举办了《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新闻  相似文献   

9.
<正>面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压力,发展氢能已成为能源转型共识。自我国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氢能产业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和产业经济关注的重点。虽然我国氢能产业已初具雏形,但在顶层设计、核心技术、产业配套方面仍需迎头赶上。近期,氢能源成为各地产业布局的新亮点,不少地方纷纷推出氢能产业规划方案,产业发展不断提速。比如,上海提出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50座,乘用车不少于2万辆,其他车不少于1万辆。佛山计划2019年投入使用10座加氢站,力  相似文献   

10.
正9月4~6日,2018年中国氢能供应与利用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会上专家表示,目前,我国正在兴起的以燃料电池车辆、燃料电池发电装置为代表的氢能产业发展迅速,为氢能装备制造业创造和孕育了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军表示,近年来,我国将发展氢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制定战略规划路线图,探索产业化发展途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提出,到2020年,氢气产能规模达到720亿m~3/a,率先实现氢能汽车及加氢站的规模化推广应  相似文献   

11.
2022年1月26日,在天津港保税区区内企业天津新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加氢母站项目投产揭牌仪式在天津渤化永利化工有限公司举行。这不仅标志着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加氢母站项目实现新突破,更对推进天津滨海新区氢能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推进天津市氢能产业建设、引导氢能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很多地方性氢能产业政策都优先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氢能产业政策编制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的健康发展。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家和地方氢能产业政策发展脉络,检索了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期间发布的地方性氢能产业政策,聚焦于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应用场景和扶持政策4个维度对政策内容进行文本量化分析,挖掘典型城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性氢能政策整体上在发展目标、技术方向和应用场景等方面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并建立了更适宜地方氢能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氢能应用场景与扶持政策,但产业发展规划仍存在区域间缺乏协同联动、产业链发展路径不清晰、应用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协调、扶持政策的方式力度不一致等问题。文章提出:加强氢能产业全流程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健全“制-储-运-加”产业链、拓宽应用场景、扩大人才储备、建立碳汇政策与推广金融工具等,是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与氢能政策编制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部分省份正在加快布局氢能产业,氢能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将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陕西省作为能源大省,教育大省,汽车大省,氢能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陕西省应整合省内资源,通过科学制定规划,组建产业联盟,联合开展攻关,建设示范项目的路径加快陕西省氢能产业布局,抢占氢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相似文献   

14.
正氢气被视为解决未来能源资源问题和环境危机的途径之一,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氢能也是我国能源革命重要的探索方向,统筹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氢能在我国的发展热度不断提升,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较大规模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氢能相关技术装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以化石能源为消费主体,为加快实现"双碳"减排目标,发展清洁能源刻不容缓。从制氢、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加氢站和氢能冶金等方面对我国氢能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我国氢能产业的不足,并对未来氢能发展方向提出建议。研究表明,我国氢能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完全掌握氢能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及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导致氢能产业链的生产成本较高。未来我国应加强氢能顶层规划布局、氢能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开展高效制氢技术及拓宽氢能应用场景,为未来氢能大规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双碳"目标出台后,我国氢能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当前至2030年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奠基期,这一时期氢气将经历由化工原料向交通燃料的角色转换,蓝氢、绿氢技术成熟且实现商业化.绿氢时代我国将形成绿电制氢、依托天然气管网跨区域输氢、氢储能、分布式天然气制氢及系列氢走廊建设等氢能重点工程,构成氢能发展路线.目前地方发展氢能积极性高,建议及时制定出台国家层面氢能发展规划,攻关氢能领域核心技术,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系列标准,加大氢能发展政策支持以及组建氢发展联盟,促进氢能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原文发布日期:2019年4月7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09)联合组织编著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近日正式发布,首次提出了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的发展路线图和技术发展路线图。蓝皮书明确了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在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0-2030年)和远期  相似文献   

18.
《广州化工》2019,47(4)
正2019年2月22日,2019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峰会推介暨广州市黄埔区企业对接洽谈会开启。化工产业是广州市黄埔区支柱产业。刚刚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给化工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9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峰会即将揭幕,对进一步发挥广东科技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2020年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情况,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2020年疫情下国内氢能产业投资仍保持增长态势,国家已启动氢能顶层规划工作,燃料电池汽车实施"以奖代补"政策落地,20余家大型能源央企跨界氢能产业,氢能产供技术总体与国外差距逐渐减小,氢燃料电池汽车自主化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但仍存在技术产业化水平低、...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浙江省氢能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浙江省发改委会同省经信厅、省科技厅在前期征集各方意见基础上,修改形成了《浙江省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9年6月18日浙江省发改委再次发布《浙江省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提出2022年浙江省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上取得较大突破,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形成一批研发中心;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超100亿元,氢燃料电池整车、系统集成以及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全面形成,氢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达到1000辆,氢燃料发动机产量超过1万台,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建成加氢站30座以上;到2025年氢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基本完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