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使交换机保证服务质量并提高交换速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输入交叉点排队(CICQ)的交换结构,并运用理论证明的方法分析了它的性能. 分析结果表明,重端口数为2的CICQ交换结构能在无需内部加速的情况下精确地模仿输出队列交换机,从而解决了服务质量与交换速率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在对现有并行分组交换(PPS)分析的基础上,将标识的概念引入交换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标识支持区分服务质量(QoS)的PPS调度机制. 该机制以业务类为单位管理网络数据流,采用按序排队的思想解决保序问题,在汇聚模块设置少量缓存,采用双指针轮询算法实现区分QoS保障,保证了交换对高层不同业务类的有效支持.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在满负载情况下可获得高达99%以上的吞吐率,在过载情况下根据预定带宽分配输出链路带宽,确保分组具有时延的上界,能够比较均衡地将负载分配到各中间交换平面.  相似文献   

3.
混合交换机制三级Clos网络分布式调度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变长分组和定长信元交换机制相结合的三级Clos网络分布式调度算法.在输入级采用以变长分组为单位的负载分配方式,使得属于同一分组的各个信元通过同一个中间级交换单元转发,消除了定长信元交换机制的信元乱序问题; 采用一种基于新型令牌方式的负载均衡算法,消除了变长分组负载分配的不公平性; 中间级和输出级交换单元的调度采用定长信元方式,提高了调度算法的效率,增强了算法对业务的适应能力.理论分析证明了该算法的稳定性,仿真分析证明了该算法在转发时延和业务适应能力上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机中的缓存管理算法DT+SMA,该算法把DT和SMA结合起来,具有两者的优点。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得知在单优先级情况下DT+SMA比SMA的公平性更好,在多优先级情况下SMA比DT更易于实现,而且同时也能获得和DT相近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交换机的调度算法一方面要简单、高效,另一方面要保证调度的公平性.本文讨论了输入缓冲结构交换机的调度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输入缓冲交换机的迭代匹配调度算法,给出了算法的一种硬件实现,通过仿真试验评估了其性能.结果显示,该算法在交换机的吞吐率和资源分配公平性之间进行了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有限容量输出缓冲分组交换机的队列长度,给出了一种计算有限容量输出缓冲分组交换机稳态队列长度的简单方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与分析结论十分吻合,证明该乍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直连网络是太比特路由器交换网络中一种很好的实现方案,然而直连网络中传统的交换机制(如分组交换、虫孔交换、虚切通交换等)已无法满足太比特路由器中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交换机制--区分切通交换.该交换机制通过引入虚信道概念,将区分服务和虚切通交换有效地结合,从而保证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给出了该交换机制的设计思想以及节点模型的实现方案,采用OPNET软件对该交换机制在不同的业务环境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交换机制相比,区分切通交换都可以很好地保证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输入排队交换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在高性能路由器与交换机中备受关注。文章基于多下一跳路由提出了分组具有多个可选输出端口的匹配算法(MP-iSLIP);根据入队机制判断选择要进入的缓存队列,充分利用分组的多个可选输出端口的特性,从前级队列均衡对is-LIP算法进行了改进;MP-iSLIP算法不仅保留了iSLIP算法简单易于硬件实现的优点,而且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获得比iSLIP算法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用于可扩展性强的高性能交换机中的多级结构,针对大部分以结构为导向,使用两次调度算法将数据“推”向输出的调度算法,提出了一种以数据流特性为导向的分布式调度算法,该算法支持多级高性能交换机的定长、变长分组交换,从输出端口将数据包从输入端口中“拉”出来.仿真结果表明,在均匀流的作用下,该系统能够达到100%的吞吐率、具有较小的时延,并能方便地支持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程控电话交换已成为电话交换的发展方向,为了填补我院在程控交换方面的空白,我们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研制出了具有先进的服务功能,国产化程度高的120门程控用户交换机,现已交付给工厂,供社会享用,本文对该程控交换机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平台化支撑、构件化处理准则的开放式可重构技术为交换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文章基于多级交换网络,提出了一种中间级带缓存的可重构交换结构,并针对该结构,提出一种简单的基于中间级负载均衡的调度算法。该交换结构不仅具有灵活的电路可重构性,还具有良好的高吞吐量特性及时延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分组无线网 PRN(Packet Radio Network)是一种使用无线多址信道的分组交换系统。它采用无线信道进行信息传输 ,分组交换实现信息交换。根据装甲侦察分队在执行战场侦察任务时具有高度的机动性 ,且军事通信网络对抗毁性能以及对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信道的利用率要求都比较高的。把这些特定要求结合分组无线网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分组无线网的分层、无中心结构的侦察系统组网方案。由于无线组网使侦察分队的机动性不受限制 ,分层结构能满足情报传输的实时性要求 ,使无中心结构使网络的抗毁性能大大提高 ,从而满足系统对机动性、抗毁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高速移动环境下,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存在丢包现象,通过研究WLAN的链路层协议切换步骤,提出了采用减少扫描信道数量和选择扫描信道的策略来解决无线通信高速切换时的数据丢包现象,并通过构建高速无线通信切换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减少扫描信道数量和选择扫描信道的异步无线通信切换机制可以将切换链路中断的时间由6s左右缩短至不到2s。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输入缓存的交换结构,提出了一种将时延与丢失率相结合计算分组优先级的算法CPC.分组所属队列的队列长度值被分段离散化,与分组的时延优先级进行非线性加权,从而得到既能够反映分组时延又能反映分组队长动态变化的优先级.在此优先级的基础上,提出了输入缓存交换结构中能够兼顾分组时延与分组队长的分组调度算法.将此调度算法用于单Crossbar交换单元和Clos网络,并提出了在Clos网络中按照优先级均衡负载的路由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调度算法与路由算法可以在满足实时性分组时延要求的同时有效地减小分组的丢失率.  相似文献   

15.
光突发交换网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传输技术和光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网络成为现代高速宽带网络的基础骨干网.本文论述了3种光交换技术,并详细分析了光突发交换网络技术原理、交换结构及相关网络协议.在目前光器件和光信息处理方式未取得重大突破之时,光突发交换技术集成光电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的优势,并且实现方式可行,能满足现有大容量、高速率的多媒体信息交换与传输,将成为下一代光IP骨干网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直接互连结构DIN应用到数据交换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数据交换应用特性,对DIN中的吞吐量、时延、路由算法和死锁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DIN中的理想吞吐量与结构规模的倒数成正比。把DIN应用到数据交换结构中,源路由表技术和最短路径算法更适合,采用死锁恢复机制能更好的利用系统资源。  相似文献   

17.
In the internet protocol(IP) over multi-granular optical switch network (IP/MG-OXC), the network node is a typical multilayer switch comprising several layers, the IP packet switching (PXC) layer, wavelength switching (WXC) layer and fiber switching (FXC) layer. This network is capable of both IP layer grooming and wavelength grooming in a hierarchical manner. Resource provisioning in the multi-granular network paradigm is called hierarchical grooming problem. An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ILP) model is proposed to formulate the problem. An iterative heuristic approach is develope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in large networks. Case study shows that IP/MG-OXC network is much more extendible and can significantly save the overall network cost as compared with IP over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network.  相似文献   

18.
交换结构作为高性能路由器的核心,如何提高其交换容量的可扩展性和服务质量的可预测性,是近十年来网络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从路由交换协同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多下一跳路由的多目的输出端口交换技术,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拥塞,提高交换单元性能,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