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哈尔滨市一座高层建筑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的试验情况。分析了几种不同试验工况下,楼梯间与前室、合用前宣的正压值、门洞风速、加压送风量等问题,并对机械加压送风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在加压送风系统设计、验收、防排烟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认真对待。《高规》中有关加压送风的某些条文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分析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同时加压送风系统的空气流动规律,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计算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加压送风量的计算公式,并有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
结合具体工程,探讨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采取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措施,并探讨地上和地下部分在同一位置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时加压送风系统风道的设置及正压送风机的选择,指出地下和地上部分防烟楼梯间位于同一位置且合用同一送风道时采用常闭型送风口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以两幢高度不同的高层建筑为例,利用网络模拟软件CONTAM3.0模拟分析了热压及室外风压单独作用和二者耦合作用对楼梯间加压送风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建筑高度、建筑内外温差、室外风的风向和风速都会影响楼梯间加压送风效果;由建筑内外温差产生的热压作用会导致楼梯间压力重新分布,冬季的热压作用极可能导致楼梯间的压力小于安全阈值,使加压送风系统失效;当热压和室外风压耦合作用时,最不利情况是夏季建筑上部迎风面房间着火和冬季建筑下部迎风面房间着火,这两种情况下着火层前室门处的压差均降至6Pa左右,远低于规范规定的25Pa,导致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失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某大楼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作为计算实例,对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楼梯间加压送风的均匀性不是非常重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送风量能够满足楼梯间和前室的正压要求,同时为加压送风机的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当高屋建筑发生火灾时,防烟楼梯间是高层建筑内部人员唯一的垂直疏散通道,消防电梯是消防队员进行扑救的主要运输工具。为了疏散和扑救的需要,必须确保在疏散和扑救过程中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井内无烟。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主要从两个方面给予了保证:一、设置前室或合用前室,并对防火门、电梯井门的漏风情况予以限制。二、设置正压送风,阻止烟气进人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两者合用前室,或把进人该部位的烟气排出高层建筑外,从而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扑救。后者在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中…  相似文献   

7.
对建筑内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防烟系统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依据相关规范,提出了对应的处理方法,并对高层建筑中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设计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规》中,对于前室或合用前室加压送风口开启控制方式没有明确规定这一问题,采用CFD模拟方法,结合加压送风机特性曲线,对设置常开型风口和常闭型风口的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为将CFD技术应用到检测正压送风系统的合理性方面,提供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各个规范加压送风量的规定,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对规范的疑惑。通过风速法对加压送风量进行计算,与规范比较,认为规范规定风量的计算中,风速取值可能偏小。对风速法计算中风速取值、背压系数取值、漏风系数取值、门规格的统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而且认为在对防烟楼梯间和前室或者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时,应整体计算总送风量;规范备注中应先规定门洞口风速,后规定门数量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楼梯井直灌式送风加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渭云 《暖通空调》2006,36(5):5-11
对直接向楼梯井内送风加压取代《高规》中规定的通过专用送风井向楼梯井内送风加压的可行性,在北京、上海、太原、都江堰等地的实际高层建筑中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在实测数据基础上进行了理论计算和CFD模拟分析,并分析了其经济性。结果表明,采用直灌式送风加压不仅可以满足《高规》中对压力值的要求,而且使楼梯井内上下压力更加均匀;同时也增加了使用面积,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