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工湿地去除污水中PPCPs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人工湿地去除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PCPs)污水的主要机理,并将PPCPs分为抗生素类、消炎止痛类、抗癫痫类、刺激类药物、香料等几种类型分别叙述了它们的去除现状,总结分析了影响其去除效率的主要因素,最后对人工湿地处理PPCPs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9):1996-2000
综述了人工湿地去除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PCPs)污水的主要机理,并将PPCPs分为抗生素类、消炎止痛类、抗癫痫类、刺激类药物、香料等几种类型分别叙述了它们的去除现状,总结分析了影响其去除效率的主要因素,最后对人工湿地处理PPCPs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我国地表水和污水处理厂中高频检出的一类微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浓度一般是μg/L级别,但对人体具有内分泌干扰毒性和生殖毒性,是关系到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和再生水安全利用的重要污染物.文中系统综述了PAEs的理化性质、环境风险和在水环境中的分布特征,总结了国内外污水处理厂中PAEs的处...  相似文献   

4.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内分泌干扰物,由于其具有致畸性、致突变性、致癌性以及生殖毒性,已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国内外天然水体、自来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污染现状,综述了该类物质的主要去除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新型污染物-PPCPs类微量污染物的概念、特点及危害。综述了水中PPCPs类微量污染物的检测以及去除方法,从其目前检测手段和发展情况来看,讨论并对比了检测方法和去除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7.
《广东化工》2021,48(16)
随着抗生素在许多地区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污染问题给人类疾病防治及生态系统平衡都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对近年来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在水环境中的分布及浓度水平进行了概括,总结了抗生素污染造成的环境效应,并对抗生素污染控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减轻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国内外水环境(地表水、饮用水、污水和地下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的污染现状,表明水环境中普遍存在DEHP污染,国内局部地区尤其是工业和人口密集地区的DEHP污染水平超过国外。DEHP主要通过含DEHP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以及DEHP制品的释放进入土壤、水和空气等环境介质。在此基础上,概括介绍了水环境中DEHP的去除方法,主要包括吸附分离、高级氧化、生物降解等,并总结了上述各方法的去除机理,重点对生物降解DEHP的代谢途径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应加强各种水环境介质中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探讨DEHP的迁移、降解、毒害机理,同时深入研究经济高效的DEHP污染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微塑料的危害、来源及在世界范围内水体中的分布情况,综述了物理去除技术、化学去除技术、生物去除技术、联用技术等4大类微塑料去除技术,最后对水环境中微塑料去除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MOFs、MOFs基复合物、MOFs衍生物在吸附水中PPCPs(药物和个人护理产品)污染物的研究进展,探讨溶液pH、PPCPs初始浓度、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与吸附机理的影响,最后对MOFs基材料未来在去除水中PPCPs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淡水系统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系统地综述了不同水处理技术(混凝、吸附、浮选、膜分离、高级氧化以及微生物降解)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效率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今后可行的研究方向,为如何有效去除淡水中微塑料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楚维国 《广东化工》2013,40(12):95-96,106
文章介绍了我国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并概括了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及各自的特点。分析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及联合修复技术的优缺点。最后指出将这三类技术联合使用,取长补短,可实现经济、有效生态清淤与处置,这也将是河湖底泥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水体微塑料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深、潜在危害大,已引起较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关于水体微塑料的去除技术已有大量研究,但尚缺乏全方面的综述报道。介绍了水体微塑料的污染现状,重点归纳阐述了水体微塑料的去除技术。常见的水体微塑料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法、物化法(高级氧化法、絮凝沉降法)、物理法(格栅截留法、高级过滤法)和协同去除法。其中,絮凝沉降法、过滤法和协同去除法对水体微塑料的去除效率较高。最后,针对实际水体微塑料稳定性较强、难以彻底去除的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发展建议,认为高级氧化技术发展潜力大,各种技术对微塑料去除机理需重点探究,以优化技术方案,为我国微塑料污染水体的安全治理提供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烷基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现状及去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是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已报道的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达100种左右,烷基酚类物质是一类重要的内分泌干扰物,具有雌性激素效应,广泛地分布于环境当中。笔者重点分析了烷基酚类物质在国内外天然水体,自来水,再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污染现状,综述了该类物质的主要去除方法,并探讨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微塑料是直径5 mm的塑料碎片或塑料颗粒,作为一种新兴的持久性污染物,严重影响水生态健康及供水安全。而现有的处理技术尚无法完全去除水中的微塑料。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有关微塑料的来源、特性、迁移转化规律等研究备受关注。对微塑料的来源及在水环境中分布情况进行介绍,综述了微塑料在污水和给水处理厂中的迁移规律和去除特性,分析不同工艺对微塑料去除效能的差异,探讨了常规混凝技术、溶胶-凝胶技术、电絮凝技术、膜技术和磁分离技术等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微塑料污染水体净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二甲双胍(MET)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自1980年以来,国内MET使用量逐年增加。MET无法被人体代谢,经患者口服之后,约70%的MET会以体液形式排出体外,随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MET结构稳定,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其去除效果有限,因而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均检测出含有MET。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MET在污(废)水、地表水及饮用水等环境介质中的浓度水平。在此基础上归纳了MET在环境水样检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固相萃取(SPE)样品前处理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等仪器分析方法。最后,从物理、生物及化学法三方面阐述了当前水体中MET的主要去除技术。其中,以高级氧化技术为代表的化学法去除MET被广泛研究,主要分为臭氧氧化、氯氧化、电化学氧化以及光化学氧化四类。最后从去除效能、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比较了各高级氧化技术在MET去除方面的应用前景,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18.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喹诺酮类药物的第三代产品,已被广泛用于医疗和养殖业中。近年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量较大,在水环境中的检出频率逐年升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也产生了潜在危害。对国内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在水中的降解进行阐述,总结了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处理效果,最后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类新兴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被广泛检测出,因其生物累积性和潜在的生态危害性,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文中总结了水环境中PPCPs的赋存状况,解析了水环境中PPCPs的来源和迁移、转化路径,发现传统污水处理厂尚不能彻底、有效地去除PPCPs,污水厂的尾水排放是水环境中PPCPs的重要来源。同时,比较了污水厂常规处理和三级处理工艺对PPCPs的去除效果,指出污水处理厂基于宏量常规污染物和微量新兴污染物的同步去除技术或复合去除技术是削减水环境新兴污染物浓度的核心途径,开发能够经济、高效地去除各类PPCPs的深度处理技术仍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环境新兴污染物——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PCPs)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检出,由于其具有"伪持续性"、难生物降解性、生态毒性等特点,对环境中的生物以及人类健康存在很大威胁。介绍了PPCPs的主要危害和分布情况,重点阐述了有关碳材料、黏土矿物、生物材料、纳米材料等去除水中PPCPs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吸附机理,并对吸附法去除水中PPCPs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