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复合地基施工中的常用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基于此,以宁夏银川市某商业住宅楼工程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为背景,建立了FLAC 3D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不同结构荷载对复合地基的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设置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有效降低了地基土体的最大沉降、水平位移、最大竖向应力和塑性区范围,保证上方建筑的施工和使用要求;随上方筏板基础所受荷载的增大,复合地基的地表最大沉降值、水平位移值、塑性区增大,碎石桩的竖向应力增大,复合地基的竖向应力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桩筏基础的差异沉降控制是工程设计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当上部荷载是非均布荷载时,差异性沉降问题更为突出.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桩–桩、桩–筏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公式,使之可以适用于非均布竖向荷载和非均匀布桩的情形.并以此为基础,二次开发并利用SAP 2000有限元软件探究了荷载分布和桩的布置形式对基础差异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工程地质不确定因素使得上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出现不均匀沉降,桩基出现不均匀形变。各桩桩顶安装荷载调节支座,待主体沉降稳定后再注浆固化,使主体沉降均匀。本文对桩顶调节支座进行现场实测,分析桩顶调节支座桩顶荷载、地基土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詹界东  张永新  滕振超 《当代化工》2021,50(11):2752-2757
大型LNG储罐使用过程中通常会产较大的蝶形沉降,这种沉降会导致储罐上部结构产生变形以及应力,甚至可能导致储罐发生泄漏.为研究改变内部桩桩长以及桩径对储罐蝶形沉降以及沉降后储罐上部结构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3组不同内部桩桩长及桩径的LNG储罐有限元模型,对其产生的沉降分布情况、整体沉降量以及由沉降导致的上部结构应力及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内部桩的桩长以及桩径均能大幅度减小模型的整体沉降量,且也都能大幅改善由荷载分布不均匀导致的蝶形沉降.采用增加内部桩桩长的办法比采用增加内部桩桩径的办法能更加有效地减小储罐的蝶形沉降.蝶形沉降发生后外罐及底板产生的应力较大,对内罐产生的应力较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复合地基桩和桩间土的应力发挥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得到桩土应力发挥取决于桩顶刺入量、桩体的刚度和桩端刺入量决定,土的发挥相对于桩的发挥较被动。在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时,长桩、短桩和垫层厚度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长桩为第一道防线,分担了主要的荷载,同时控制着复合地基的沉降的,短桩为第二道防线,也分担了一部分荷载,调节长桩的荷载比例,垫层影响厚度影响着桩间土的应力,同时对长短桩应力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在长短桩复合地基中的应用,具体分析了荷载、褥垫层、桩和土模量等因素对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的影响,指出软土地区采用长短桩复合地基相对于其它复合地基能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有效控制沉降。  相似文献   

7.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是由素混凝土桩体、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构成的一种复合地基。在基础和桩顶之间设置的褥垫层是用来保证桩和土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载。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地基变形小等特点,不仅可用于承载力较低的地基土,对承载力较高但变形不能满足要求的地基土,也可以采用。素混凝土桩具有较强的置换作用,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桩越长,桩的荷载分担比越高。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大型油罐基础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采用何种基础形式,与地基土类别及土层分布情况密切相关。建筑工程的筏板基础由于其底面积大,故可减小基底压强,同时也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并能更有效增强基础的整体性,调整不均匀沉降。但是从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建筑工程的筏板基础工程建设大锅菜中容易出现混凝土施工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建筑基础牢固、稳定和安全,需要施工人员科学使用建筑工程的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文章结合某工程实际情况,从施工准备、施工技术、施工维护等方面具体分析建筑工程的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在实际工程中,天然地基土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地基将产生一定的沉降。一般来说,地基产生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本身影响不大。但是由于地基软弱,土层厚度变化大,土层在水平方向软硬不一等原因,如果地基处理不当或基础型式选择不正确,容易使地基产生过量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倾斜,引起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或上部结构附加应力增加,当不均匀沉降超过建筑物承受的限度时,甚至使整个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厂湿排灰,按笔者的配方,经搅拌浇捣施工成一块筏板,作为建筑物的基础。结构设计按弹性地基板理论计算,它能将上部集中荷载转化为很均匀的荷载传给地基。粉煤灰整板基础具有质轻,抗渗性、抗冻性好的优点,同时它相比而言具有良好的韧性,对地基的要求较低,特别适合于沿江沿海软弱地基。经济上与钢筋混凝土整板基础及桩基相比,可节省30%~50%造价。  相似文献   

11.
邢利光 《山西化工》2003,23(3):47-49
从分析复合地基含桩层与非含桩层的压缩沉降入手,利用变形协调原理,建立基础变位与复合地基压缩沉降间的变形协调方程和含桩层桩顶变位与桩周土压缩之间的变形协调方程.导出了单桩承载力标准状态时基础的最大竖向沉降、复合地基的标准荷载与桩周土表面阻力,解决了复合地基目前设计理论中变形计算与受力计算相互脱节的问题,对复合地基、复合桩基的设计理论进行了大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空间网壳结构的基础、支承结构和上部网壳结构是一个整体,它们是共同工作且相互影响的,不同类型的基础会影响上部网壳结构的受力和工作;上部网壳结构的力学特征也必然对基础的类型与地基的强度、变形和稳定备件提出相应的要求,地基和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对于上部高次超静定空间杆系结构的空间网壳影响较大,因为较小的基础沉降差就能引起上部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力。本文就空间网壳结构基础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春  毛耀庭 《乙烯工业》2009,21(4):46-49
通过对裂解炉桩基基础设计方案的比较,说明对于新建单台裂解炉,如果其上部重量大于下部重量,荷载重心与桩基承台形心之间有比较大的距离,桩布置不能简单地采用均匀布置,而应考虑桩基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通过调整桩布置间距,控制好承台厚度并在两个方向的轴线上配置暗粱的方法,以达到控制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地基与基础是工程结构的根基,又是地下隐蔽工程,一旦出现地基基础事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经济损失,有可能还造成人员伤亡,对地基进行加固及修补也很困难。复合地基就是指由地基土和竖向增强体(桩)组成、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复合地基技术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及基础的差异沉降,对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加以控制,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坚固耐久使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梁式承台系列的复合桩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极限荷载下不同桩距的桩-承台-地基土的受力性状.试验结果表明:承台梁在墙下条形荷载作用下,地基反力分布呈马鞍形;随桩间距的增大,桩对承台梁的支承作用逐渐增强,承台梁由整体受弯过渡到局部受弯,在梁式承台下桩的支承性质为弹性支座.建议在承台梁内力计算中,应结合上部荷载形式和地基反力的分布,考虑桩距对承台梁内力的影响,及桩间距增大对桩支承作用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复合桩基桩土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工作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利用ABAQUS对常规桩筏基础(3D桩距)和复合桩基(6D桩距)进行了三维弹塑性分析.利用无厚度接触面单元模拟筏板-桩-土的非线性接触特性,采用Mohr-Cou 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描述土的非线性特性,桩设为弹性,得到了沉降、桩土荷载分担比、土体绕桩流动等变化情况,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基本反映了桩-土-筏的实际工作性状,并验证了复合桩基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石油化工企业中建(构)筑物在工厂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对正常生产带来较大影响。本文运用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沉降基本原理和不均匀沉降地基加固方法,对老厂房不均匀沉降原因进行分析,理论计算和沉降控制,来保证固定资产安全、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中国成达工程公司在印尼LABUAN 2×300MW燃煤电站总承包项目中采用疏桩—筏板复合基础方案来处理地基承载力及变形问题,并分析了疏桩基础的工作机理、适用范围和设计方法。实践证明疏桩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桩筏基础非线性共同作用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壳体单元模拟筏基 ,用一维杆单元模拟桩体 ,用广义剪切位移法和有限层法模拟桩的非线性工作性状和桩 -土、桩 -桩、土 -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建立了考虑筏板实际刚度的桩筏基础非线性共同作用分析方法。通过算例分析 ,探讨了筏板刚度、布桩方式等因素对桩筏基础非线性共同作用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加固深厚软土地基时,桩帽偏心会降低桩承式路基的整体加固效果,影响路堤稳定性。本文以某高速公路桩承式路堤工程为依托,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桩承式路堤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桩帽向路基外侧不同偏心距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桩-桩帽-系梁复合结构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桩帽偏心时桩体荷载分担降低,地基沉降和侧向位移显著增大,桩土差异沉降增大,边坡稳定性降低,桩帽极限偏心距离为10cm;桩帽用系梁相连后,地基土沉降和差异沉降均明显减小,边坡稳定性提高,桩-桩帽-系梁复合结构改进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