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栩晨 《云南建材》2010,(7):150-152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建筑设计常规方式被逐步打破,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都在尽可能寻找着设计更多的可能性,在设计中不再强调体块、平面、立面的形式构成,转为强调材料的使用和构造方式,通过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传统建筑材料构造方法的变革等手段达到建筑空间及形式的创新;这一全新的设计手法正逐渐成为我们建筑设计中又一重要建筑语言。本文从材料的概念出发,从材料的形态、色彩、材质特性等角度简述了材料的属性对建筑设计表现的多种影响,结合前人的设计经验和经典实例,以期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中的材料主要是结构和外饰面材料)。  相似文献   

2.
马亮 《云南建材》2010,(8):86-88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建筑设计常规方式被逐步打破,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都在尽可能寻找着设计更多的可能性,在设计中不再强调体块、平面、立面的形式构成,转为强调材料的使用和构造方式,通过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传统建筑材料构造方法的变革等手段达到建筑空间及形式的创新;这一全新的设计手法正逐渐成为我们建筑设计中又一重要建筑语言。本文从材料的概念出发,从材料的形态、色彩、材质特性等角度简述了材料的属性对建筑设计表现的多种影响,结合前人的设计经验和经典实例,以期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中的材料主要是结构和外饰面材料)。  相似文献   

3.
伴随表皮概念的引入,建筑设计已突破原有的常规方式,慢慢由平面构成、体块组合、建筑空间变化等传统设计方法向建筑表皮材料的建构创新发展。建筑表皮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的建筑表皮构成了不同的建筑外形,构成了多彩的城市建筑群。构成现代建筑的表皮的材料尤为重要,建筑表皮的材料语言包括颜色、形态以及质感,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本文从建筑表皮的材料颜色、形态以及质地三个方面对材料语言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能为建筑创作提供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4.
建筑的目的是提供人们一定物质功能作用、一定精神作用的建筑空间及形式。建筑设计这门古老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需要本领域的理论更新.还需要其他相关领域如结构科学、材料科学的知识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所涉及的领域正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建筑设计也已突破了原有的常规方式.原来建筑设计中较为强调的平面构成、体块组合、建筑空间变化等传统设计方法正慢慢穷尽.同时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建筑提供了更多的其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砖的材料特性基础上,分析传统建筑中运用砖装饰进行肌理构成的手法及建筑表皮形式,总结其装饰美学特征,并希望以之运用于当代建筑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惠雷 《江苏建筑》2020,(3):22-24
文章对于符合国家建筑规划类设计的厂区进行科学分析,在符合建筑规划规范基础上,分析其功能区间与形态、肌理等,结合当地环境因素与当地建筑历史进程,提出一种绿色生态以及文化多义的新的建筑设计方案。单体建筑设计在考虑了当地地理、日光分析以及城市规划设计政策的基础上,融入了徽派建筑基本类型特征和酒厂现代化生产的基本需求,以及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类型,不仅丰富了建筑基本造型而且还丰富了厂区的肌理,将各个功能空间,通过传统的建筑形态贯通融合,不但满足了基本生产需要而且具有相当的观赏性。与传统的钢结构厂房不同的是,基本空间的串联使得商业模式也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融生产产能与体验旅游与一体的综合商业体。将传统的居住四合院落和现代工业化生产融为一体是一次很有意义的设计尝试。  相似文献   

7.
龙海市四馆一中心项目,运用复合型公共空间组织设计理论指导设计,通过空间叠合的交通流线梳理、不同场馆总平面功能布局、内部及外部景观空间营造、不同场馆的相似空间整合、抽象于当地传统建筑肌理的外立面元素运用等设计措施,实现在复杂的大型文化建筑组群中合理并高效的公共空间形态、组织公众流线、整合公共资源,使之形成合理、有趣、多维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8.
建筑性格是由建筑的外部形象和内在功能的密切联系决定的。人们对建筑造型的印象是通过对建筑的尺寸、比例、造型式样、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处的形式的视觉认知感受。建筑外墙体是建筑的一部分,除从功能上起到围护空间的作用外,还作为设计形态的表情,丰富人们的审美感受。外墙是建筑外观形象的主要视觉元素,在建筑中外墙的装饰尤为重要。外墙体的形态实际是种材料表情,是种视觉肌理感。这种肌理涉及到触觉方面,作为涉及到触觉方面的视觉肌理是通过不同材质反映着不同的建筑精神,不同的材质也是反映着自然美和社会美。  相似文献   

9.
蔡爽 《世界建筑》2022,(8):108-111
山地建筑是一种特定的建筑形式,受山谷环境、地势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但正是山地丰富的肌理变化赋予了山地建筑错落有致的形态魅力。本文结合苏州太美·逸郡精品酒店的设计回顾,探讨了在山地环境多种自然条件的制约下,建筑设计如何通过创新来成就山地建筑层次有序的空间营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城市形态学中城市肌理的概念,以2015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方案为例,分析青海地区庄窠民居肌理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将地域特色与绿色建筑技术相结合,同时,使用相关软件模拟分析室外空间风环境并指导规划设计,探究新型农村生态社区的设计方法。在满足居民使用功能并提升其生活品质的前提下,延续传统村庄肌理,使新建社区在空间形态、建筑形制、文化、生态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做到文脉传承与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环境舒适性并行。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安平中学设计为例,阐释了教育建筑设计的策略和方法。在城市设计层面,从整体机能组织、空间序列组织、建筑群与外部空间尺度构成、景观与交通动线组织、校园场所建构、建筑形态设计及其协调等方面分析了教育建筑群有机构成的方法;在建筑设计层面,基于中学特定的功能要求,对建筑形态及其标识性设计、建筑空间建构方式如矩形体块的组合、L型母题的运用、建筑色彩设计、细部表达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有限经济条件下实现建筑的合用性、标志性和特色表达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入门者形成空间感知的能力,理解材料与构成的关系,熟悉基本表现工具及搭建技能。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从抽象的形态构成训练出发,培养解析重构的设计思维,初步建立从二维到三维的空间转换;通过设定场地和功能,以模型为空间操作手段,逐步引入行为与使用、空间形式及组合、材料及建构的设计概念,学习如何运用不同比例的三维模型来引导构思及参与设计搭建全过程,从中体验形态构成与空间结构的紧密联系,理解肌理感与材质的关系,深入完善细部节点与搭接方式,并以获奖学生实体建造作品为例,探索如何通过建造综合训练促进多元设计思维形成的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以弥补当下建筑教育中设计与建造分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德胜尚城项目为例,从环境、城市肌理、空间、细部处理等方面,探讨了传统肌理限定下新建筑的设计方法,总结了德胜尚城建筑设计的成功经验,为历史街区的建筑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建筑空间是由点、线、面,互相组合、互相依存而拼凑成的立体空间结构。建筑空间的设计,是整个建筑物的灵魂;没有合理的空间设计,对于建筑物来说,是没有生机的,也是毫无价值的。所以要设计出合理的建筑空间,就要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元素进行研究,建筑空间构成元素是建筑设计的组成内容,也是建筑空间的呈现形式。本文主要探索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平面构成是点线面体的空间构成的基础,也是建筑立面与形体设计的基本要素.平面构成中会有明显的几何图案构成感,例如运用线面之间的转折与变化创造出不同构成形态的立面式样.在形式上除了有明显的几何构成之外,还会比较强调视觉构成关系,即将构成中几何元素分别运用不同的方式创造出视觉形态上的运动感与韵律感,突出构成在建筑形体上的创新性运用与表现.  相似文献   

16.
隈研吾建筑表皮材料编织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隈研吾的建筑作品,总结其建筑表皮的设计来源、形式、材料等方面的规律,概括其在选择表皮肌理和材料的思维方法,对其主要作品的表皮类型在形态上进行分类,试图找出这些类型特点与所用材料在形态设计上的关系,从而学习建筑师处理表皮时的手法和理念,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常山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建筑设计为例,研究分析了县级医院设计的要点。在体现出医疗建筑服务性的基础上,力求通过景观的渗透,空间层次的变化,给公众以更人性化的尺度感;通过建筑体块的组合,肌理的对比,展现出医疗建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以肌理作为建筑形态设计操作起源的设计方法的可操作性。并选用2008年无锡新本土建筑设计大赛的创作实践为例,记录将肌理作为建筑形态设计出发点的创作过程。探讨此类形态操作手段对于没有出台明确的保护条例的未列入历史保护范畴的城区,延续其尚存的文化内涵,识别、整合、复兴此类地区中的微观空间构造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雪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特殊建筑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性能和艺术表现。雪建筑是寒地地域建筑中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本文系统梳理了雪建筑的起源和发展,从材料与性能、结构与选型、形态与空间等方面阐释了雪建筑的基本特征,并结合第35届中国·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雪花城堡”的设计实践,阐述了充分利用雪材料的自然属性进行雪建筑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为新时期雪建筑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刘佳  吴晓磊  王超  张妍  佟璐琰 《建筑结构》2021,51(15):后插21-后插22
美术的构成化设计是建筑空间设计的前提,究其原因,建筑空间的生成依赖于所围合起来的形体,而建筑设计中的形体则离不开美术化的设计与构成.美术构成中不同的形态构成以及设计方式可以影响建筑空间以及场景的组织,例如美术构成中点线面体之间的组合可以形成相互错落的体块空间用以对应不同的场所空间,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