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汽车外饰件铝产品表面的阳极氧化工艺,运用DOE实验设计的方法,改进其过程能力,提高产品的一致性水平。最后,将建立的DOE模型应用到具体实例中,从分析结果可知,此方法能有效提高产品的过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空间目标检测是空间目标监测的关键。针对低信噪比情况下的空间弱小目标检测准确率低及虚警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预测的多级假设检验空间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部分噪声和恒星。其次,利用基于位置预测的多级假设检验方法进行目标检测,通过前后帧的目标之间的位置关系预测下一帧目标可能出现的范围,缩小检测范围,提高检测效率。同时对非连续出现的小目标进行判断并检测,提高了目标检测的准确率。经仿真分析比对,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空间小目标,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目标检测的准确率和虚警率明显优于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存在的早期非平稳微弱故障信号特征提取困难、故障诊断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假设检验滤波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统计学假设检验原理来评估参考信号(噪声信号)和原始信号(故障信号)在频域上的相似性,删除具有高相似性的频域成分;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最佳的显著性水平α;定义评估因子Ipq来评价假设检验滤波的效果。最后通过SVM来逐次诊断轴系构造异常。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诊断出传动轴不对中和不平衡的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4.
电子产品的装配对其性能影响较大,出现质量问题时风险较大,可能导致电子产品功能失效.A公司在装配雷达时出现了质量问题,通过运用六西格玛DMAIC方法对装配过程进行分析,利用Pareto图、鱼骨图等找出导致装配参数异常的主要原因,解决了质量问题,减少了返工及报废的成本,也极大降低了劣质产品流到客户端的风险和产品功能失效造成... 相似文献
5.
提出基于改进的六西格玛方法并作为一种统计工具应用在产品质量改进中,六西格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关键工序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对DH电子有限公司半导体制冷器制造工序中的喷镍工序做了当前工序能力分析,发现不足四西格玛水平,然后通过改进的六西格玛方法对该工序的质量水平进行分析并改善,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乏信息条件下的滚动轴承性能时间序列评估问题,建立基于改进模糊关系的模糊假设检验模型,在小样本、概率分布和趋势规律均未知的条件下,应用经验置信水平来评估时间序列的演化。通过对滚动轴承的性能参数进行MonteCarlo仿真和试验研究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工厂布局对车间的生产活动影响很大,良好的车间布局,能降低物料的搬运成本,缩短人员走动距离,生产效率得到最大优化。针对K公司工厂扩建,不同产品线的布局,运用SLP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物流强度和非物流关系以及其他限制边际条件的分析研究,对扩建后的布局提出优化方案,避免了工序之间的物流路线交叉,降低了物流强度,增加了车间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将工业工程改善技术融入制造执行系统,提出基于工业工程改善的制造执行系统的方法及其系统架构;并以某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为应用背景,在工业工程改善的基础上,开发其制造执行系统. 相似文献
9.
基于DMAIC流程,全面分析手机摄像头模组的生产流程,找出影响良率的关键因素,即摄像头模组在点胶过程中溢胶出现黑点.对点胶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利用Pareto图、因果矩阵、FAMA等找出产生溢胶的主要原因,运用Gage R&R确保测量胶高和粘合力的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正态性检验、CPK等进行过程能力分析,通过残差分析找出...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采用统计量的标准化方法,研究了均值(μ)的双侧限假设检验的一般理论(σ^2已知)及应用,并给出国家标准GB/T14900-94《产品质量平均值的计量一次监督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中表2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于善奇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1996,(1)
本文采用统计量的标准化方法,研究了均值(μ)的双侧限假设检验的一般理论(σ~2已知)及应用,并给出国家标准GB/T 14900—94《产品质量平均值的计量一次监督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中表2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六西格玛质量工具,对发动机制造生产现场中缸盖螺栓拧紧的问题进行改进.在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各阶段的工作中,运用minitab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过程能力分析判断过程是否受控,并通过假设检验的双样本检验对比改进前后项目效果,最终使生产现场缸盖螺栓拧紧报警问题显著改善,计划一次性合格率从98.03%提升...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据挖掘的产品质量控制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按统计学观点产品已发生的故障与元器件检测筛选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关系。为了有效地发现这些关联规则,建立了质量信息挖掘模型,它包括质量灰色预测挖掘算法和质量灰色关联—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目标是在质量信息数据库中发现所有置信度大于预定阈值的规则及预测产品质量将来发展趋势。按此模型,建立了面向产品质量信息生成的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设计了质量灰色预测挖掘模型和质量灰色关联—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流程,并用电子元器件老炼筛选和故障模式归类规律两个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产品质量统计过程中的制造质量数据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各种统计过程控制工具难以在企业中真正实现过程质量控制的现状,对制造质量数据的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基于产品结构配置的品质物料清单作为质量数据的组织形式和载体,避免了传统质量管理中对采集到的制造质量数据管理过于无序的现状,实现了对产品所有制造质量数据合理、有效、有序的组织和管理,进而利用统计工具对历史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大大提高了统计过程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汽车产量由高速增长进入平稳增长阶段,汽车制造行业进入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汽车质量变得尤为重要,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对质量改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某车型汽车在试生产阶段出现的车身发动机罩与侧翼板段差问题,结合六西格玛管理理论,通过使用DMAIC(define、measure、analyze、improve、control)方法和Minitab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鱼骨图、假设检验等工具分析关键因子,采取相应改进方式,降低段差问题PPM(parts per million),改进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从而提高汽车质量水平,在实际的改进中研究六西格玛管理应用。 相似文献
17.
N公司具有一条轴类部件生产线,目前存在产能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需要在控制生产成本的条件下挖掘生产潜能。基于约束理论,对该生产线的制造过程能力进行分析,运用瓶颈指标等工具,识别瓶颈工位,同时通过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改善瓶颈工位设备利用率,从而优化加工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提升整个生产线的生产产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农业机械承担了50%以上的农业劳动量,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生产工具。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目前农机产品质量问题较多,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2004年第二季度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抽查了68类3452家企业的3819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有2613家企业的2931种产品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6.7%。另外,从中消协农机投诉站收到的对各种农机产品的投诉情况看,2004年共收到农机产品质量投诉210件,其中受理95件,结案81件,结案率85%,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1.65… 相似文献
20.
应用价值流程图的分析方法,以T公司产品压缩机生产线的整个装配流程为研究对象,对压缩机装配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生产过程的浪费,包括搬运、等待、寻找等。运用工业工程的ECRS原则对生产线平衡、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生产线布局提出改善方案,优化生产方式及生产线布局。实施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得到有效减少,生产线总体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