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实现最佳零炮检距地震照明成像——CRS叠加之几何阐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重要的中间成果,常规处理中的共中心点(CMP)叠加的目的正在于此。当地层倾斜时,CMP道集发生反射点弥散,CMP叠加无法得到正确的零炮检距(ZO)剖面。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实施NMO/DMO叠加或沿着共反射点(CRP)轨迹进行叠加才能达到偏移到零炮检距(MZO)的目的。根据共反射面元(CRS)叠加理论,CRS叠加面是反射点附近一个邻域内CRP轨迹的集合,所以沿CRS叠加面应能得到最好的零炮检距剖面。以几何描述的方式,在常速介质假设下通过图示定性描述CRP与CRS叠加之间,NMO/DMO叠加、叠前深度偏移(PreSDM)与CRS叠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2.
受野外采集噪声和叠前预处理方法的影响,共中心点道集(CMP)和共反射点道集(CRP)内各道品质差异较大,此时传统等权叠加不能得到高信噪比结果。为此,本文提出在一定时窗或整个时窗范围内,综合CMP或CRP道集内各道地震记录的振幅、频率、炮检距以及入射角等因素衡量地震资料的品质,综合确定加权系数进行非等权优化叠加,以有效改善叠加结果。理论模型分析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非等权系数的综合优化叠加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去除噪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3.
叠前地震沿层处理是面向目标地层设计的专门处理方式,通过沿层动校正形成共中心点(CMP)道集,通过沿层叠前时间偏移形成共成像点(CIP)道集,通过沿层反射波追踪形成共反射点(CRP)道集,结合其他功能,构成沿层处理技术系列。沿层处理的本质是把反射波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与传统时空域地震处理相比,能更精细地表现反射波的自然特征,从而为利用叠前信息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在海底节点(OBN)和山地地震数据的处理过程中,震源和接收点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高程差,此时基于水平地表假设的共中心点(CMP)叠加成像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变数据映射的共反射点(CRP)叠加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叠加速度计算输出剖面中时变的CRP采样点,然后利用改进的双平方根公式计算经由该CRP采样点的双程地震波走时,完成数据的动校正处理。该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改善OBN和山地数据叠加成像效果,还可以准确地估计地下的叠加速度信息,用于后续的处理环节。模型和实际数据成像结果证明,基于时变数据映射的CRP叠加优于传统CMP叠加。  相似文献   

5.
克深1号构造依据构造成因划分为盐上、盐下两个构造层,其主体构造部位盐下目的层反射能量弱,反射特征差,资料信噪比低,地震资料偏移成像的难度较大。文章从复杂构造地质模型正演入手,讨论了复杂构造共中心点道集反射波不能同相叠加及建立在零偏移距假设条件下的叠后偏移技术难以获得精确归位的原因,认为这类地区资料的偏移处理应分叠前的部分偏移和叠后的剩余偏移两步进行,这确定了适应这类地区精确成像的叠前叠后混合偏移方法。对叠前叠后混合偏移处理中的速度模型建立、反射波聚焦、反射波归位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认为叠前的部分偏移处理能部分降低了倾角、速度因素在共中心点叠加时带来的影响,得到了目的层更清晰的叠加成像;叠后用剩余速度场对叠前部分偏移的聚焦叠加结果进行叠后剩余偏移处理,较好解决了复杂构造反射波的准确归位。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偏移质量有明显提高,对查清克拉苏构造带目的层的构造形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以大港油田为代表的东部深层地震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叠前深度偏移与模型法提高信噪比处理,即在叠前深度偏移的深度域CRP道集共反射点成象道集)上,利用模型的处理技术模型法去噪、模型法静校正),实现CRP道集无时差叠加。这项技术是把模型约束思想和地震解释思想紧密结合起来采用处理解释-体化的工作方法,使深层地震资料能够较好地成象,取得了较好的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7.
已经证实,利用共中心点(CMP)处理技术可有效地改进地面穿透雷达(GPR)剖面的质量。当我们以CMP多偏移距排列方式采集雷达数据时,利用叠加技术就能提高地下雷达反射数据的信噪比,从而改进  相似文献   

8.
在埃及近海苏伊士南海湾采集到的某些地震反射数据通常受浅层底辟盐丘构造中速度不均匀性的影响.因此,为了对盐丘构造进行正确成像,我们必须采用深度偏移技术。底辟盐丘构造和下伏远景构造常常是三维构造,而不是二维构造,因此需要三维技术来解决三维构造成像问题。此外,有时问题还严重到使数据共中心点(CMP)叠加结果无效的程度,因此,需要进行叠前深度偏移。Unocal于1990年提出了一种实用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这种方法被应用于苏伊士海湾采集到的数据中.随后根据得到的结果对远景区进行了钻探,钻探结果证实这种技术是有效的。本文用实例描述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效用。我们预期这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复杂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叠前正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学检波器和等时叠加原理,实现了复杂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叠前正演模拟。该方法采用虚拟的数学检波器接收地下反射地震信号,可灵活地将接收点布置在地表的任何地方,从而满足地表起伏的要求。此外,根据等时叠加原理,该方法采用单程波动方程进行波场延拓和成像,计算简单、快速。通过复杂正断层的数值模拟,得到了高信噪比的共炮地震记录;采用适用于起伏地形的深度偏移方法对该共炮记录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实现了地震波的偏移归位。从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适用于起伏地表的单程波动方程地震叠前正演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遵循反射地震数据叠前偏移可分步描述的思想,即动校正+叠加+叠后偏移,根据叠前观测波场、零炮检距波场和叠前时间偏移波场之间的坐标位置关系,通过波场变换实现了偏移到零炮检距地震剖面和叠前时间偏移。计算实现简单,只是空间方向的Fourier正反变换与时间方向的积分,并且偏移到零炮检距地震剖面与叠前时间偏移计算量基本相当,计算没有任何关于小炮检距近似或小反射倾角近似假设。最后讨论了这种方法在研究保幅成像、地震道插值等方面的应用可能以及处理实际地震数据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叠前动校组合是根据波束控制原理(也称Beam叠加),用分段双曲线轨迹取代局部倾斜叠加中直线叠加轨迹。这一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可以进一步压制干扰波,提高记录的信噪比,达到突出弱反射的目的。方法实现主要分三步:动校正、组合和反动校正,它可以用于叠前炮记录、共接收点记录、共偏移距记录和共中心点记录(CMP),且可用于保幅处理流程。当参数选择不当或动枝速度不准时,也可能会使小断面、断层、不整合面绕射等细微构造变得模糊,损失记录的高频信息。  相似文献   

12.
偏移是地震勘探中重要的处理手段之一,目的使地下反射波同相轴准确归位。随着油气勘探构造越来越复杂,勘探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的偏移处理(即叠后时间偏移)已不能满足成像的要求,它只能解决反射层的归位和绕射波的收敛问题,而不能处理非共反射点在倾斜界面上的叠加问题。此外,虽然通过叠前时间偏移能够解决倾角不一致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法直接对地震道集进行处理,具有数据量大,周期时间长,成本较高。改进的方法: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正常时差校正(N MO),其次是D MO叠加,最后对DMO叠加后的数据进行叠后时间偏移。结果表明,叠前部分偏移的方法消除了因地层倾角因素产生的影响问题,提高了C MP叠加效果。本文介绍叠前部分偏移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效果,通过D MO和叠后时间偏移的迭和使用,消除了地层倾角因素的影响,达到了叠前时间偏移的效果,使地下构造的空间形态和接触关系更好的在地震剖面上显示出。  相似文献   

13.
倾斜叠加三维叠前波动方程偏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的倾斜叠加三维叠前波动方程偏移的理论和方法,是对不同的共中心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τ-p变换,形成共中心点的三维τ-p数据体;从不同的共中心点三维τ-p数据体中抽选出共P值的三维数据体,并对各个共P值三维数据在F-K域中进行偏移延拓;然后,将偏移后不同P值的三维数据进行叠加,即得倾斜叠前三维偏移的三维数据体。通过点脉冲响应试验和点绕射偏移试验,说明了本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起伏地表直接叠前时间偏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起伏地表直接进行叠前时间偏移是目前复杂山地地震资料叠前成像处理的方向。如今研究的侧重点是通过参考面计算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波走时,进而进行叠前时间偏移,但是这一过程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参考面选择不当会因高差和替换速度的不准确而带来走时计算误差;其二是地震数据经常规处理返回到采集地表面时可能破坏高频静校正效果。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共成像孔径面为参考面且在共反射点道集上进行剩余时差校正的起伏地表叠前时间偏移的方法。文中分别应用简单模型、SEG起伏地表模型以及实际资料对该处理方法进行了测试,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一种叠前地震多属性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借助于地震波弹性阻抗提高常规叠前地震反演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而同时提取多种地层弹性属性参数的地震多属性反演方法。利用全波测井资料确定声波阻抗(AI)和弹性波阻抗(射线路径弹性阻抗)(REI);将共中心点(CMP)道集变换成角道集并进行部分角度叠加;利用常规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流程分别对小角度叠加数据及中等入射角的部分叠加数据进行声波阻抗和弹性波阻抗(射线路径弹性阻抗)反演;对反演得到的声波阻抗和弹性波阻抗(射线路径弹性阻抗)数据进行道运算,得到与弹性密度比、储层岩性变化和孔隙流体成分密切相关的地震属性;确定储层岩性和孔隙流体性质。该方法仅需要近、中角度的地震数据,其他弹性属性参数是由弹性密度比与声波阻抗之间的关系通过道运算获得,提高了计算效率,可用于绝大多数采集条件下获得的地震数据叠前反演。  相似文献   

16.
叠后DMO成象     
近来已发表了很多有关 DMO 的文章,其处理过程也逐步标准化。Deregowski(1987)的文章对 DMO 及其应用作了很好的介绍。叠前 DMO 方法包括辐射法、炮点剖面法和共偏移法等。这些都能改善倾斜层反射和弯曲界面反射的叠加效果。另一种 DMO 是用在常规叠加后,从理论上来讲,叠后 DMO 类似于叠后偏移。当前对地震资料处理的广泛认识是传统的 NMO 和 CDP 叠加不能产生真正零偏移数据。常规叠后偏移总是假设偏移距为零,而偏移为零只有在反射层水平时才能成立。因此可用叠前 DMO 和叠前偏移来校正成像。但二者都很费机时。Bale 和 Jakubowicz 提出了叠后 DMO方法,但程序相当复杂。因此,建议用一个相对简单的办法作替代来完成叠后 DMO。大家对叠后偏移、反褶积等都已熟悉,叠后 DMO 也许是一种新方法。这些方法都力图减少 NMO和 CDP 叠加产生的色散。而 DMO 还可以校正倾斜层反射在部分偏移过程中产生的色散。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局部运动学属性参数的三维多域插值算法在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这种算法通常仅适用于宽方位角三维地震数据,而海洋三维地震数据往往是窄方位角的,这就给传统算法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适应于窄方位角三维地震数据的三维多域插值与规则化新算法,并设计了相应的实现流程。其策略是通过零偏移距三维频率-波数(F-K)域时间偏移与反偏移,结合零偏移距三维输出道成像方式的共反射面元成像算法(CRS-OIS),获得高信噪比的叠后模型道数据;再通过反叠加生成三维叠前CMP模型道道集,提取其运动学属性参数,基于这些运动学属性参数拟合原始三维叠前数据,从而获得信噪比向模型道逼近的优化后叠前数据体。南海深水区某三维窄方位角地震数据的试应用结果表明,新的算法完全适应窄方位角三维地震数据的特点,有效提高了数据的信噪比和规则化程度,证明了新算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经过DMO处理可实现地震数据共中心点道集的叠前部分偏移,消除对倾斜反射层反射点的模糊,完成向零炮检距道集的转换,使倾斜反射层的叠加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DMO处理已逐渐成为常规的处理手段。目前,有关DMO的实用处理,主要依据下面两种提法。  相似文献   

19.
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对地层信息反射地震数据的利用需要对数据的相位和振幅作仔细考虑。地层勘探有一种方法就是计算地质模型的地震响应。经常使用一个零相位子波并对最终得出的道的振幅和相位均作了周密检查。对地震数据与模型道相符的程度作了认真的研究。本文对采集方法以及用于得出零相位,相对振幅剖面的处理流程作了描述。振幅问题为本文要具体讨论的话题。反射相对振幅的保持是通过计算和应用一套表层一致的道标定来完成的。处理陆上数据,特别是将要叙述的可控震源数据在取得相对振幅剖面中所出现的困难颇多,包括耦合效应及震源产生的噪声。震源耦合以及接收器耦合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反射数据的振幅。来自诸如地滚波及空气波等产生的干扰限制了“标定”时窗的能力,致使不能正确计及震源耦合和接收器耦合。应用地表一致标定和球面发散校正可产生一个相对振幅叠加。然而,该叠加并不必然是最佳的信噪比叠加。大的振幅,震源产生的噪声以及随机环境噪声会通过共中心点(CMP)叠加处理造成叠加剖面质量下降。 CMP相异叠加(DIVERSITY STACK)可衰减那些在CMP道集内的振幅大和时间,空间可变的干扰。在通过耦合校正标定来取得恒定的反射信号振幅后,相异叠加可被证明为接近最佳信噪比叠加的真振幅处理。  相似文献   

20.
叠后时间偏移是在时问叠加剖面上进行的。当地下构造较复杂时,反射时距曲线不再是双曲线,时间叠加处理的效果不太理想。叠前深度偏移通过直接对叠前数据进行偏移而避免了时间叠加处理过程,而且它能有效地控制横向速度变化,因而它能提供比叠后时间偏移更好的成像效果。通过运用GeoDepth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对江汉探区的盐丘、逆掩断层、陡倾角构造的地震数据进行了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例效果分析表明,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地下构造复杂和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震资料成像的理想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