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提出电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架构,在此基础上对电信网络灾难备份及恢复的目标、原则、角色划分进行阐述,并重点研究电信网络灾难备份及恢复的实施资源要素、策略制定和实现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3.
4.
灾难恢复是保证企业的信息系统在不可预期的灾难发生后能够实现数据完整、业务连续的关键。文章介绍了灾难恢复的基本概念、划分等级、目标的衡量指标、基本分类以及目前国内采用的最新的几种灾难恢复技术;然后再结合某电信企业的信息系统——业务运行支撑系统,详细讨论了其异地灾难备份中心的数据备份系统和备用数据处理系统的具体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了目前网络系统备份技术和几种常用方法。针对某柔性设计制造中心(NAMC)的需求和特点,确定网络系统的备份方案,进行系统配置及应用,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网络数据信息爆炸性的增长,使网络存储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Internet~其相关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本论文主要讲述了常用离线存储备份技术的结构选择、技术演进、常用实施方案及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9.
随着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IT系统的安全性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首先引入备份和容灾的定义,介绍常用的备份策略和容灾技术,并阐述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接着介绍衡量容灾系统性能的技术指标和容灾等级,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最后介绍几种常用的容灾技术,包括基本的保证数据安全性的磁盘保护技术、集群技术及实现应用连续性的持续数据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10.
确保客户数据及隐私的安全性以及其所提供服务的稳定性是通信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灾难备份项目建设过程中实现成本和收益的平衡更是通信企业决策层考虑的重点问题。在目前大多数通信企业容灾系统建设完毕后,一些新的问题应运而生,例如,如何进行容灾切换,如何做到业务级容灾,如何做到双中心互备等。神州数码ServiceJet业务连续性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您解决难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银行业大数据灾难备份体系建设与实践的总结,分析了国产化大数据灾难备份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国产化大数据集群的搭建,以及数据同步、数据策略等方案,保证银行业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健壮性和可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上官斌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22,35(4):33-36
为了提高抗灾能力,实现电信级系统异地双活及数据异地备份,保障金融、电信、政府等重点企业核心业务系统7×24 h不断网、不断电持续运行,本文通过创新3层双活设计,践行安全可靠完整的建设原则,成功解决了技术架构相对封闭的千万用户级传统电信业务系统的多地部署问题,保障了业务的高可用性,提高了数据中心容灾能力,成功实现了连续3... 相似文献
14.
15.
在数据、网络当道的信息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数据、系统在为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潜藏了巨大的信息安全隐患。对于企业而言,如果等到信息系统出现问题时再去弥补.恐怕就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因此,企业应当切实树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观念,将灾难备份早日提到企业运作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6.
17.
两种基于网络的存储技术正在出现,它们分别是网络附属存储(NAS)技术和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由于它们的首字母缩写恰好互为镜像,因而常常被搞混。它们也错误地被理解为存储市场中两种相互竞争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从满足当前企业的电子财务需要来说,NAS和SAN的作用是互补的,这包括了存储日益增涨的数据,合理地管理数据,更重要的是,保证需要数据的人能迅速得到相关数据。应该说NAS和SAN的出现是响应了三种重要的发展趋势:网络正成为主要的信息处理模式;需要存储的数据大量增加;数据作为取得竞 相似文献
18.
李文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1,(7):48-50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无论其规模大小,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数据存储挑战:如数据呈线速增长、需要保证应用性能和可用性、保证业务连续性、缩短数据备份时间等。上述问题随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和深入而日益突出。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典型的存储与备份解决方案,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环境。企业可依据业务特点、数据规模及投入成本建设满足其业务需求的存储方案。 相似文献
19.
由于现有的灾难备份系统及时性和准确率较低,而基于云计算设计大型电子政务集中式灾难备份系统通过政务外网平台搭建GRE的动态路由以及IPSECVPN,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相连接,增加灾难数据恢复模式,数据备份与管理模块,以及介质库管理模块,构建系统云计算平台,实现集中式灾难的备份。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的集中式灾难备份系统应用后,当采集到的信息数量为150个时,错误的信息处理数量最多为10个,准确率较高,并且备份时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只需要11.979 s,响应时间较快,具有较好的及时性,可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20.
作为跨国公司,富士施乐以其世界知名的研发体系和在文件处理业务领域的诸多创新而享有盛誉。公司提供全面的产品系列及咨询服务,包括:生产打印系统、数码出版系统、复印机、打印机、彩色复印/打印机、多功能设备、扫描仪、传真机、文件管理软件和相关产品,可轻松地转换纸面信息与数码信息。作为文件处理专家,富士施乐相信通过用更新更有效的方法能帮助用户驾驭和管理文件世界,从文件(纸张形式或电子形式)中获得战略性价值,改进生产力,促进业务增长。通过从生产型工作向知识型工作(包含发现和创新)转变,富士施乐与用户展开合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