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太明 《净水技术》2020,39(z1):143-146
介绍基于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的污泥脱水干化减量系统解决方案。与传统的污泥脱水+干化"两段式"工艺相比,该技术方案进行了全面创新,攻克了污泥等物料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难题,可将污泥含水率由90%~99%一次性降至30%以下,具有技术领先、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环境友好、智慧高效等特点与优势,符合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源 《广州化工》2020,48(5):154-155
介绍了一个利用薄层干化技术处理湿污泥(含水率80%)的工程实例。该工程规模设计200 t/d,主要工艺路线为利用电厂锅炉的余热蒸汽将80%含水率的湿污泥干化至30%~35%的含水率。该工程的系统主要包括污泥接收贮存与输料系统、污泥干化系统、尾气处理系统、干污泥储存输送系统。该工程应用验证了薄层干化技术在污泥干化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污泥干化项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不断发展,污泥处置将从传统的卫生填埋向污泥干化焚烧或资源化利用方向发展。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成套设备采用低温真空干化原理,可以一次性将污泥的含水率从98%左右脱水干化至30%~40%,为后续的焚烧或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条件。池州市前江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通过引进该项技术,实现了在一套设备内干化污泥的目的,出泥含水率小于40%。  相似文献   

4.
项目采用低温热泵干化耦合热电厂掺烧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规模达300 t/d(含水率60%计)。干化后污泥能由含水率51.20%降至2.92%,干化过程中恶臭气体经处理后符合相关排放标准。比较了10%~30%干污泥与燃煤混合掺烧对焚烧炉运行的影响,发现在该范围内锅炉均能保持良好的性能。项目以20%的污泥掺杂量与燃煤掺烧,对烟气排放物、灰渣进行检测发现各项指标经过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广州鳌头污水处理厂工程处理规模为2×10~4 m~3/d,设计污泥量为120 m~3/d(含水率为98%)。采用污泥低温真空干化工艺处理剩余污泥,污泥含水率由98%降至40%以下,极大地降低了后期的污泥运输与处置费用。文中介绍该工程污泥干化工艺的比选、原理和特点,详细阐述污泥干化系统组成、车间布置、设备选型、技术经济指标等设计要点,为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直接液化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泥、浮渣、盐泥、煤粉等混合污泥,采用污泥浓缩、离心脱水、污泥干化等技术,将污泥含水率从99%处理至15%,后进行无害化处置。详细介绍了污泥干化系统的工艺设备,并对污泥干化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改进。整套污泥处置工艺在煤直接液化污水处理场应用非常成功,显示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将以压力0.3 MPa、温度142℃蒸汽为热源的低温热干化技术,应用于某石化园区废水厂污泥减量化处理中。经考核检测:进料湿污泥含水率为86.7%~97.1%,平均含水率为88.8%,干化后含水率为5.5%~19.9%,平均含水率为8.4%;处理湿污泥运行成本约178.2元/t,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能起到低碳高效污泥处理的示范作用,可为同类项目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按照IPCC提供的计算方法,选取符合我国国情的排放因子,以污水厂浓缩污泥为起点,比较了3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深度脱水+填埋、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的碳排放强度,从碳减排的角度提出了最优选污泥处理处置的全流程技术路线。研究结果表明,浓缩污泥VS含量在50%~65%时,从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看,深度脱水+填埋路线是高碳排放处理处置方式,且会产生二次污染,应尽量避免;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和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路线的碳排放强度仅为深度脱水+填埋碳排放的约20%,且后者略低。研究认为,浓缩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后干化焚烧,残留的焚烧飞灰建材利用是最佳的碳减排处理处置技术路线,且当浓缩污泥VS含量和污泥脱水后含水率达到一定要求时,可以实现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碳中和,应加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污泥产量的与日俱增,污泥处置问题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连续深度脱水+低温干化”污泥处理工艺具有能耗适中、运行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单元为例,详细介绍其系统组成、工艺流程、系统设计以及运行性能与运行成本等,探讨该工艺在污泥处置项目上应用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将污泥含水率由98%直接降低至30%以下,且运行成本低,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就地分散处理处置。该工艺将为污泥处理行业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功 《山东化工》2022,(15):210-212
随着广州市污泥处理处置相关规定的陆续出台,要求本市内污水处理厂污泥厂内干化脱水后达到含水率40%以下方可外运处置。本文结合广州市从化区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选择的污泥干化工艺,介绍了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性质、污泥干化工艺流程和控制参数,提出在现有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处理工艺后加设污泥干化工艺技术的可能及技术要点,同时简要介绍了该类工程的能耗及药耗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胡佳卫  张迪  张营  荆建波 《广东化工》2022,(12):148-150
本文主要讲述中韩石化经离心脱水后污泥减量化的技术改造,尤其解决含油污泥不宜干化的问题。通过油泥与生化污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进入干化设备,可做到油泥减量化。详细介绍干化系统的具体工艺及运行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后续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石灰稳定干化工艺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污泥石灰稳定干化技术是近年来研究应用较多的一项城市污水污泥处理技术,该技术在方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成功应用实现了方庄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石灰稳定干化后,污泥含水率迅速降低到40%,污泥堆置8d后,含水率降低到5%;干化污泥有机物含量由45.58%降低到8.27%;堆置5d后,大肠杆菌和粪大肠杆菌未检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泉州市中心市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以及如何优化选择处置方式,选用适宜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置的蒸汽间接干化法和循环流化床焚烧工艺,对泉州市中心市区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先干化至含水率40%~45%,再进入焚烧炉与生活垃圾进行掺烧处置.  相似文献   

14.
董平  张鑫  矫健 《洁净煤技术》2010,16(2):26-29
利用微波干燥脱水污泥制备型煤粘结剂,与粉煤混合压制成型煤。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成型压力、干化污泥含水率及添加比例对型煤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化的污泥型煤较粘土型煤的抗压强度大;成型压力、干化污泥含水率及添加比例均为型煤抗压强度的显著因素,各因素优化范围:成型压力为25~30MPa,干化污泥水分为40%左右,干化污泥添加比例为20%~30%。  相似文献   

15.
潘超 《中氮肥》2022,(2):10-13
国内大多数煤化工企业选择将机械设备初步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填埋处理,存在诸多缺点,目前采用污泥干化装置对煤化工污泥进行深度处理已是大势所趋.简介煤化工装置污水处理系统污泥的来源及其特性,阐述已较为广泛应用的薄膜式污泥干化装置、桨叶式污泥干化装置和网带式污泥干化装置等的特点及应用实例.据煤化工污泥的特点、污泥干化装置的结构型...  相似文献   

16.
广州越堡水泥协同处置城市干化污泥项目采用“污水处理厂内干化+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路线,市政污泥经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水+电热干化后,污泥最终含水率降至40%以下;干化污泥再经协同处置系统卸料、输送、破碎、喂料、除尘除臭,处置城市干化污泥量达600t/d,折算处置含水湿污泥约1 800t/d,技术优势明显。污泥处置系统运行以来,二噁英排放量为0.037ng TEQ/m3,远低于国家标准排放限值0.1ng TEQ/m3;年节煤约4.4万吨,节煤收益>3 750万元,按照吨烟煤排放CO2 2.0t估算,年可减排CO2约8.8万吨。  相似文献   

17.
干燥机用发电厂锅炉尾气余热对城市污泥干化处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斌 《辽宁化工》2014,(3):269-271
采用干燥机设备嵌入到发电厂锅炉烟道尾气处置系统,利用发电厂锅炉烟道尾气余热,对城市污泥进行干化脱水,干化脱水后的污泥与煤按10∶3的比例混合后,一同进入发电厂锅炉焚烧发电。同时,对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广东化工》2021,48(17)
采用"离心浓缩+板框压滤+低温除湿干化"集成工艺处理高有机质污泥,结合了板框压滤和低温除湿干化的优点,能将98%污泥含水率稳定降至40%以下,能达到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要求,且能与末端掺烧焚烧友好衔接。文中介绍了深圳某水质净化厂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和主体工艺段设计要点,为其他类似项目设计、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邱明海 《净水技术》2020,39(1):29-33
重庆市珞璜污泥热干化工程一期规模为600 t/d(含水率为80%),干化厂厂址位于重庆华能珞璜电厂厂区内。污泥处置工艺采用半干化+热电厂掺烧,干燥机设备选用圆盘式干化设备,污泥干化程度由含水率80%降至含水率30%左右。干污泥送至热电厂按照一定比例与煤掺烧,干化需要的热源采用电厂提供的蒸汽。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浓度臭气由引风机送至热电厂锅炉焚烧除臭,低温低浓度臭气采用生物滤池除臭;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冷凝废水经预处理后送至珞璜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本工程实现了污泥处理处置的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20.
经初步分析,由于干燥室空气流场分布不均,出现低温污泥干化设备在实际运行中污泥出口含水率达不到设计要求、出口污泥湿度不均的现象。利用数值模拟仿真软件对低温污泥干化设备流场进行了优化,通过在干燥室入口布置“八”字型导流板和出口布置斜板的方式,改善了网带中污泥与空气的接触情况,最上层网带入口的速度Cv值从48.7%降低至20.5%。最下层网带入口速度Cv值由52.4%降低至31.5%,污泥干燥室出口速度Cv值由30.5%降低至10.4%。经过工程验证,通过布置导流板,能提高干燥室空气速度均匀度,可将污泥出口含水率由优化前的70%降低至优化后的40%达到设备脱水量达10t/h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