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组分 ,天然气是储量丰富的优质能源。除了直接燃烧发电以外 ,通过化学、化工方法可以高效地转化为高品质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的化学品。但是 ,甲烷分子高度对称 ,相应的C -H键能为 43 5KJ/mol ,十分稳定。因此 ,甲烷直接催化转化为化学品和液态燃料是催化科学和催化化学家面临的重大挑战。长期以来 ,甲烷直接催化转化一直是催化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1982年以来 ,甲烷氧化偶联 (OCM )直接转化为C2产物在全球多相催化界中成为研究热点。实现甲烷氧化偶联工业化的基本条件是要发现一种催化剂 ,使C2 的选择性大于80…  相似文献   

2.
正沙特阿美公司于2018年6月28日宣布,签署了1项多装置技术许可证,将锡卢利亚技术(Siluria Technologies)公司的天然气制烯烃技术与未来的原油制化学品装置组合在一起。锡卢利亚的天然气制烯烃技术基于甲烷的氧化偶联(OCM)化学,能使运营商将其含甲烷的副产品物流从燃料升级为化学品价值。沙特阿美公司的第1个原油制化学品项目,即与沙特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分子筛在天然气的直接与间接化学转化中的应用,包括已工业化的LPG制芳烃,甲醇制汽油及甲醇制甲胺过程,以及仍在研究开发中的甲烷氧化偶联--齐聚制汽油。甲烷制苯,甲醇制烯烃和甲烷经一氯甲烷汽油的工艺。  相似文献   

4.
<正>Siluria科技公司位于德克萨斯州La Porte的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OCM)示范装置运转成功。该装置由Siluria公司全资拥有,是世界上首套直接从天然气通过甲烷氧化偶联生产乙烯的大规模装置。甲烷通过OCM转化成乙烯是化工行业30多年来追求的目标。在OCM反应中,甲烷(CH4)在催化剂表面活化,形成甲基自由基(·CH3),然后再气相偶合生成乙烷(C2H6),脱氢后形成乙烯和水。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的Siluria技术公司开发出了一种突破性的通过甲烷氧化偶联(OCM)的天然气直接制乙烯技术,其正就该技术与美国的热塑性树脂的领先生产商Braskem公司开展广泛合作。该技术被认为是首个工业可行的直接转化甲烷为乙烯的技术,具有能以天然气替代石油生产乙烯、化学品和塑料的潜力。该技术是基于该公司的革命性催化剂技术。该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华东师范大学在低温甲烷氧化偶联(OCM)制取烯烃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据悉,目前通过非石油资源经由合成气间接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间接合成流程长以及合成气造气高温、高能耗和高物耗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甲烷的直接转化一直是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理想路径,  相似文献   

7.
印度科学家使用硅铝酸像分子筛作催化剂在400-op℃、非氧条件下将Cfy转化为芳烃,产率可达45%,芳烃选择性约叨%。其特点是加有烯烃添加剂,双功能催化剂导致在表面上产生Cfy与烯烃间的氢转移机理。甲烷低温活化制芳烃@王磊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Siluria技术公司开发的甲烷氧化偶联(OCM)技术,可将天然气中的甲烷有效地转化为乙烯或其它更长链的高价值烃类,如喷气燃料、汽油或芳烃化学品。对于大型墨西哥湾沿岸装置,OCM技术与石脑油裂解相比能节省成本10亿美元,与乙烷裂解相比能节省成本2.5亿美元。该技术还能直接加入到现有的乙烯装置中,并利用现有的回收设备。美洲热塑性树脂生产商Braskem将资助Siluria公司在德克萨斯州的La Porte建设一套该技术的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厦门大学王野教授团队继合成气直接制烯烃之后,在直接制芳烃的研究上也获得可喜成果,其设计出Zn掺杂ZrO_2/H-ZSM-5双功能催化剂,实现了合成气一步法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制备芳烃,可获得较高的CO转化率(>20%)和芳烃选择性(~80%)。该合成气经由甲醇中间体直接制备芳  相似文献   

10.
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及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分布和巨大的储量,但目前为止甲烷的使用仍以燃烧的方式为主。如何将储量巨大的甲烷资源转化为具有更高经济附加值的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在多相催化中常见的甲烷直接转化反应,包括甲烷氧化偶联、甲烷无氧芳构化、甲烷无氧制乙烯和甲烷选择性氧化制甲醇/甲醛等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介绍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OCM)技术的催化剂、反应器、反应工艺流程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等进展,认为低温催化剂的研究是今后OCM技术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催化剂的选择、反应器选型及工艺流程设计,有利于推进OCM技术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制烯烃技术路线主要有三种 :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制烯烃 (OCM )、天然气经合成气制烯烃和天然气经甲醇或二甲醚制烯烃 (MTO)工艺 ,其中MTO是目前天然气制烯烃的研究开发中最具备实现工业化条件的工艺。该工艺在 1995年由UOP与挪威NorskHydro公司合作建成一套甲醇加工能力 0 .75t/d的示范装置 ,连续运转 90天 ,甲醇转化率接近 10 0 % ,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高。 1998年建成投产 2 0 0kt/a乙烯工业装置 ,目前已实现 5 0 0kt/a乙烯装置的工业设计。UOP/Hydro的MTO工艺对C2与C3烯烃具有灵活的调节功能 ,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  相似文献   

13.
<正>可直接将甲烷转化成乙烯的生物模板催化剂开发者Siluria公司透露了一种利用天然气生产液体燃料的装置,该装置基于Siluria公司特有的甲烷氧化偶联(OCM)与乙烯制液体燃料(ETL)技术。OCM与ETL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可高效地把甲烷转化成汽油、柴油、喷气燃料以及其它液体燃料的工艺。与目前采用的高温、高压裂化工艺生产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合成气转化制烃类化学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合成气制汽油/柴油(FTTG/FTTD),合成气制低碳烯烃(FTTO),合成气制α-烯烃(FTTOα)及合成气制芳烃(FTTA)催化剂,并叙述了各类催化剂在合成气转化过程中的催化效果,分析对比了各类催化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优势及劣势。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Siluria公司与巴西Braskem公司、德国林德公司以及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旗下的SAEV公司,正在合作推进Siluria公司OCM(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技术的商业化应用。Siluria公司的OCM技术使用模板法制备无机纳米线催化剂,与之前的催化剂相比工作温度下降了几百摄氏度,同时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寿命可达数年。Siluria公司表示,由于现有以乙  相似文献   

16.
美国Siluria科技公司于2010年12月10日宣布,开发出一种合成方法,可调整催化剂表面的形态,从而可在低温下使甲烷氧化偶联(OCM)反应具有高的性能。工业上可行的OCM方法已探索了几十年,但过去的努力均未成功,这是由于使甲烷活化需要的高温降低了反应的选择性。采用以前研究过的许多催化剂,甲基自由基团在转化为所需的乙烯产品之前,就滞留在催化剂表面,  相似文献   

17.
裂解汽油是热裂解制乙烯时的副产物,其主要组成为C5~C9烃类,包括烷烃、烯烃、二烯烃和芳烃。裂解汽油的产量可达乙烯装置生产能力的60%~80%,是抽提芳烃的重要来源。裂解汽油稳定性差,通常必须经过两段催化加氢处理后才能进行进一步加工。裂解汽油一段加氢的主要目的是将原料中的双烯烃与链烯基芳烃进行选择性加氢而转化为单烯烃和烷基芳烃,目前工业上一般采用负载型Pd基贵金属催化剂或Ni基非贵金属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Siluria公司与巴西Braskem公司、德国林德公司以及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旗下的SAEV公司,正在合作推进Siluria公司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OCM)技术的商业化应用。Siluria公司的OCM技术使用模板法制备无机纳米线催化剂,与之前的催化剂相比,操作温度下降了数百摄氏  相似文献   

19.
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从已取得的成果看,降低催化反应温度,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仍是实现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Siluria技术公司于2011年9月28日宣布,通过融资投入2000万美元开发氧化偶联(OCM)反应直接从甲烷(CH4)制取乙烯(C2H4)新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