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l2O3陶瓷膜在过滤染料废水过程中容易被染料大分子堵塞,导致Al2O3陶瓷膜水通量下降。以钛酸丁酯、异丙醇铝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H)4-AlOOH复合溶胶,经450 ℃烧成获得TiO2-Al2O3复合粉体。以SEM、纳米粒度/电位仪作为主要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Ti(OH)4和AlOOH摩尔比对复合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进而探究TiO2-Al2O3复合粉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OH)4和AlOOH摩尔比为0~0.4时,随着Ti(OH)4和AlOOH摩尔比的增大,胶粒的平均粒径从67.5 nm减小到34.0 nm,Ti(OH)4-AlOOH复合溶胶的电位从43 mV升高至53 mV。当Ti(OH)4和AlOOH摩尔比为0.4时,复合粉体对结晶紫的去除率高达79.3%,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到了0.018 min-1。TiO2-Al2O3复合粉体制备的陶瓷膜能有效降解表面沉积的大分子,解决了陶瓷膜堵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金属醇盐(M(OR)4)水解制备溶胶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孔无机膜。通过控制异丙醇钛[Ti(i-OC3H74]和正丙醇锆[Zr(n-OC3H74]的混合物在异丙醇(i-C3H7OH)中水解制备聚合型TiO2-ZrO2溶胶,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方法(SAXS)研究了初始反应混合物Ti(i-OC3H74:Zr(n-OC3H74:H2O:i-C3H7OH=0.9:0.1:m:30(摩尔比,m=1.8,2.0,2.2)形成TiO2-ZrO2溶胶的过程,探讨了水与醇盐摩尔比H2O/M(OR)4(M=Ti+Zr)、反应温度和正丙醇锆对TiO2-ZrO2溶胶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2O/M(OR)4=1.8时,只有少量胶粒形成;H2O/M(OR)4=2.0~2.2时,TiO2-ZrO2溶胶中胶粒具有质量分形结构,分形维数1.2 ≤ Dm < 1.4;随着H2O/M(OR)4增加,胶粒的形成时间缩短,胶粒大小和分形维数均增大,溶胶的稳定性显著下降。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胶粒形成。[Ti(i-OC3H74+Zr(n-OC3H74]混合物比Ti(i-OC3H74水解快,H2O/M(OR)4相同时,TiO2-ZrO2溶胶比TiO2溶胶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3.
异丙醇钛控制水解的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金属醇盐水解制备溶胶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孔无机膜,但对金属醇盐水解机理的认识十分有限。通过控制异丙醇钛[Ti(i-OC3H74]在异丙醇(i-C3H7OH)中水解制备TiO2溶胶,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方法研究了由不同H2O/Ti(i-OC3H74的反应混合物[Ti(i-OC3H74:H2O:i-C3H7OH=1:m:30(摩尔比)]形成TiO2溶胶的过程,探讨了控制Ti(i-OC3H74水解的过程中胶粒形成与长大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TiO2溶胶的胶粒粒径小于10 nm,胶粒的形成和长大与H2O/Ti(i-OC3H74摩尔比密切相关。H2O/Ti(i-OC3H74(摩尔比) ≥ 2.0时,随着H2O/Ti(i-OC3H74增加,溶胶的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4.
李京卫  唐志伟  王昊 《化工进展》2021,40(Z1):163-167
基于当前对KAl(SO4)2·12H2O蓄热性能研究较少且很少有蓄热装置应用KAl(SO4)2·12H2O作为相变蓄热材料的问题。对KAl(SO4)2·12H2O的制备和蓄热性能进行了总结以及热力学性能分析,得出环境温度及初始温度对相变材料?效率影响较小,终止温度对?效率影响较大;当初始温度为328K,环境温度288K时,最佳终止温度为370K。同时,针对KAl(SO4)2·12H2O应用于移动蓄热装置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液相率、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本文研究表明KAl(SO4)2·12H2O是一种性能良好的低温蓄热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控制溶胶 - 凝胶法中的 AlOOH 溶胶涂膜工艺,以聚乙烯醇 (PVA) 为增稠剂调控 AlOOH 溶胶的流变性能,制得了 Al2O3陶瓷膜,并通过旋转流变仪、热重分析仪、SEM 表征 PVA 对 AlOOH 涂膜及 Al2O3陶瓷膜的影响。PVA 的加入量会增加 AlOOH 的黏度与假塑性,加快凝胶速率,从而使涂膜后的厚度增加;适量的 PVA 可使 AlOOH 粘附力更强,膜层更完整,当 PVA 加入量大于 0.5 wt% 时,因黏度太大而使涂膜不均而导致凝胶膜开裂。最适 PVA 加入量为 0.3wt%,此时 Al2O3膜最完整,厚度约为 9 μm,水通量为最低的 166.2 L/(m2·bar·h),通过 PVA 可以显著调节 AlOOH溶胶的涂膜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交联淀粉和MgSO4·7H2O为原料,NaOH为碱化剂,制备了交联淀粉负载氢氧化镁复合材料IStMg(OH)2,采用FTIR、SEM、EDS、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对模拟废水中Cu2+的吸附去除,考察了IStMg(OH)2投加量、pH、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ISt-Mg(OH)2吸附Cu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质量浓度为20mg/L,pH=5.32,ISt-Mg(OH)2投加量为300 mg/L,吸附温度为25 ℃时,Cu2+的去除率可达91.7%。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ISt-Mg(OH)2对水中Cu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umir吸附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过程,在25 ℃时,拟合饱和吸附量为82.78 mg/g。吸附动力学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属于...  相似文献   

7.
为控制氧化铝陶瓷膜制备中的涂膜工艺,以异丙醇铝为原料,硝酸为胶溶剂,制备了AlOOH溶胶。通过旋转流变仪、Zeta电位分析仪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硝酸用量对AlOOH溶胶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与异丙醇铝摩尔比R(n(HNO3):n(Al(C3H7O3)3))为0.3~0.6时,AlOOH溶胶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特征。通过Herschel-Bulkley模型拟合流变测试数据得到的流动指数随着R的增大而减小,稠度系数随之增大;振幅扫描中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均随着R增大而上升;频率扫描中G′与G″的交点随着R的增大而逐渐靠近低频。随着R的增大,AlOOH溶胶假塑性增强,稠度增大,弹性与黏性均上升,更易转变为凝胶。当R≥0.7时已经转化为凝胶,不再符合流体规律。Zeta电位的高低影响AlOOH溶胶的分散性,进而影响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溶液法制备了K2Ba[B4O5(OH)4]2·8H2O,并将其进行热处理制备得到了KBaB5O9,利用XRD、FT-IR、TG-DTA-DTG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由K2Ba[B4O5(OH)4]2·8H2O热处理制备KBaB5O9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过程,其物相变化经历脱结晶水、脱羟基、重结晶、再分解、熔融再结晶5个阶段,其中结晶水的脱失分两步进行。运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Šatava-Šesták法对K2Ba[B4O5(OH)4]2·8H2O结晶水第二步脱失过程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可知K2Ba[B4O5(OH)4]2·8H2O结晶水第二步脱失过程的活化能Es为151.94 kJ/mol,指前因子的对数值lg As为21.25 min-1,机理函数G(α)=(1-2α/3)-(1-α)2/3(其中α为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80 000 MPa·s室温硫化甲基硅橡胶(107胶)为基胶,辅以碳酸钙补强、对气相白炭黑、偶联剂和耐热助剂等助剂,制备一种耐高温的硅橡胶。研究了不同种类耐热助剂及添加量、偶联剂、预处理的白炭黑的添加量对硅橡胶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α-Fe2O3、Al(OH)3和ZnO3种耐热助剂,均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硅橡胶的耐热性,其中Al (OH)3的耐热性最好。通过不同添加量比较,发现Al(OH)3添加量为4%、偶联剂为1.5%、白炭黑为15%时,制备的硅橡胶耐热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电解锰渣已成为阻碍电解锰行业发展的瓶颈,其中锰渣含有的大量石膏是限制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针对锰渣中石膏浸出问题,本文研究了NH4HCO3和NH4Cl用量、浸出初始pH、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对锰渣中石膏转变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锰渣与NH4HCO3和NH4Cl之间的质量比为20∶8∶1.5、固液比为1∶5、浸出初始pH为7.5、浸出温度为70℃、浸出时间为120min时,石膏的浸出率达到90.0%;浸出锰渣主要物相含有CaCO3、SiO2、Ca2Mn2(OH)4Si4O11·2H2O、Mg5.0Al6Fe4Si2.5Al1.5O10(OH)8以及KAl3Si3O10(OH)2等,其中浸出锰渣中MnO含量由未浸出前的7.45%提高到14.71%。转变规律表明,NH4HCO3与锰渣中的石膏反应转变成(NH4)2SO4和CaCO3,而NH4Cl作为盐试剂可进一步促进石膏的溶解,从而提高石膏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11.
将刺云实胶(TG)与魔芋葡甘聚糖(KGM)按不同质量比复配,制得系列复合凝胶TG/KGM(TK0、TK2、TK4、TK6、TK8及TK10),利用FTIR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旋转流变仪考察了其静态与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TG/KGM在高温下为假塑性流体,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在剪切速率0.01~100 s-1内,随着KGM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100%(由TK10到TK0),复配溶胶体系的剪切应力和黏度均增加。剪切应力由0.00267~2.82 Pa增加至0.753~290 Pa,黏度由0.376~0.0282 Pa·s增加至38.3~1.58 Pa·s。在选定的频率范围(0~955 r/min)内,TG/KGM的损耗模量(G?)均低于其储能模量(G?),G?和G?都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在85~25℃的降温过程中,随着KGM的增加,复配体系中G?和G?均下降,且溶胶向凝胶的转化温度下降。当m(TG)∶m(KGM)=0.9∶0.6(TK6)时,可得到综合性能优异、胶凝能力强、稳定性高且黏度适中的凝胶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李华  李国 《粘接》2024,(4):113-116
为了提升集成电路电容用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对比分析了碳纤维(CF)、Ni(OH)2改性碳纤维CF-Ni(OH)2和聚多巴胺改性碳纤维CF-PNi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润湿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原始CF表面存在深度不一的加工沟槽、粗糙度较大,当经过Ni(OH)2和聚多巴胺改性处理后,碳纤维表面沟槽基本消失,表面粗糙度减小。改性CF相较CF与树脂(EP)的接触角都有不同程度减小,与树脂接触角从大至小顺序依次为:CF、CF-Ni(OH)2、CF-PNi;当采用Ni(OH)2对CF进行改性后,CF-Ni(OH)2/EP的弯曲强度Fs、弯曲模量Fm、层间剪切强度ILSS和横向拉伸强度Hl相较CF有明显提升,采用聚多巴胺进一步对CF-Ni(OH)2进行改性处理后,CF-PNi/EP的Fs、Fm和Hl会相较CF-Ni(OH)2/EP进一步提升,而ILSS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3.
郝玉林  生海  赵一 《涂料工业》2018,48(12):7-15
使用扫描电镜及扫描探针分析了锌铝镁镀层的表面形貌及成分,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电化学技术分析了锌铝镁镀层腐蚀产物的化学组成、电化学性能,对锌铝镁镀层的耐蚀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锌铝镁镀层主要由初生锌相、富铝相及共晶组织组成,Mg元素主要分布于共晶组织中。在3.5%NaCl介质腐蚀过程中,锌镀层腐蚀产物主要由Zn5(CO3)2(OH)6及ZnO组成,锌铝镁镀层腐蚀产物主要由Mg(OH)2、4MgCO3·Mg(OH)2及Zn5(CO3)2(OH)6组成。锌镀层腐蚀产物电荷传输电阻逐渐降低,而锌铝镁镀层腐蚀产物电荷传输电阻逐渐增大,且后者大于前者。即锌镀层腐蚀产物无法抑制镀层的腐蚀,而锌铝镁镀层腐蚀产物则可以对镀层电化学反应起到抑制作用,对镀层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CO2还原电催化剂已成为近几年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但CO2还原常伴随着竞争析氢反应,这直接导致了能源的浪费。本文通过水热合成制备出一种高效还原CO2为CO的锌镁双金属氢氧化合物[ZnMg(OH)4],并引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来抑制析氢副反应。以ZnMg(OH)4为载体通过喷涂法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9H42BrN,CTAB)涂覆在催化剂表面,形成ZnMg(OH)4-CTAB复合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形貌进行表征,通过一系列电化学测试对催化剂电催化CO2还原性能进行评估。在电势-1.5V (vs.RHE)下,表面涂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能使样品的CO法拉第效率从78.2%提高至87.25%。结果表明,在催化剂表面涂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复合催化剂ZnMg(OH)4-CTAB具有较高的CO2还原性能,这与阳离子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低浓度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自然沉淀,低温4°C减慢合成速度来合成Mg(OH)2,并研究其对于IHP的吸附去除作用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IHP在Mg(OH)2表面的吸附热力学符合Freundlich模型,且吸附速率较快,在反应3 min时已达到平衡吸附量的75%。而且Mg(OH)2对于IHP的吸附具有pH依赖性。对于其机理研究发现,IHP的吸附去除会促进Mg(OH)2的溶解,Mg2+离子先释放进入环境中再被Mg(OH)2重新吸附,从而促进IHP的进一步吸附。另外Mg(OH)2与Al3+共存时对于IHP的去除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效果大于两者单独作用效果的简单叠加。  相似文献   

16.
以碳布(CC)为基底,采用化学沉积、恒电位极化及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出Ni(OH)2/CC复合材料和Y(OH)3@Ni(OH)2碳纤维复合材料(Y(OH)3@Ni(OH)2/CC)。以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研究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的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EIS)等技术对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经恒电流50 mA/cm2充放电测试,其面积比电容为1 017 mF/cm2,CV循环1 000圈其面积比电容相对于初始面积比电容的保持率为167%。  相似文献   

17.
以孙家壕高铝煤为实验煤样,将煤样在800℃制成煤焦,采用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钙添加剂对孙家壕煤焦Na2CO3催化水蒸气气化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OH)2对孙家壕煤焦水蒸气气化具有催化作用,在对孙家壕煤焦进行800℃Ca(OH)2催化水蒸气气化时,Ca(OH)2的负载量在15%(质量分数,下同)时达到饱和;通过比较Na2CO3和Ca(OH)2对孙家壕煤焦800℃水蒸气气化的催化活性,发现Na2CO3的催化气化活性比Ca(OH)2的催化气化活性大,负载5%Na2CO3和10%Ca(OH)2的孙家壕焦的800℃水蒸气气化反应性相等;添加10%Ca(OH)2添加剂可以使负载10%Na2CO3的孙家壕煤焦在700℃...  相似文献   

18.
流态固化土基本性能指标包括湿密度、泌水率、流动值和抗压强度。为探究电石渣和脱硫灰复掺对流态固化土基本性能及微观特性的影响,使用同掺量的电石渣和脱硫灰单一替代以及同时替代Ca(OH)2和CaSO4(分析纯),测试其对流态固化土的流动值、泌水率、抗压强度等的影响,采用XRD及SEM对比分析两种分析纯试剂和两种固废制备的试件28 d的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使用电石渣和脱硫灰单掺或复掺制备的流态固化土的流动性均优于使用Ca(OH)2和CaSO4复掺流态固化土,泌水率均满足要求,虽然其28 d抗压强度小于Ca(OH)2和CaSO4复掺试样,但是能满足大部分应用场景抗压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孟英芹  赵晓兵  李霞章 《化工学报》2013,64(7):2679-2686
以凹凸棒石(ATP)为载体,Ce(NO3)3·6H2O和Ti(OBu)4为原料,冰醋酸为抑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eO2-TiO2/ATP纳米复合材料。利用TG-DSC、TEM、XRD和N2吸附/脱附仪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考察铈钛摩尔比对所制备样品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e/Ti≥5/5时,具有立方萤石结构的氧化物颗粒以固溶体形式均匀分布在ATP表面,颗粒尺寸约5~10 nm;随Ti4+的进一步增加,样品中的CeO2结晶不完全;当Ce/Ti<3/7时,样品中出现锐钛矿型TiO2的分离相。适量的Ti4+掺杂能促进CeO2产生较多的结构缺陷,有利于增加晶格氧空位的浓度,提高样品的催化活性。对罗丹明B的催化降解实验表明,当Ce/Ti=5/5时,样品的催化性能较好,对罗丹明B溶液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纳米碳酸钙(CaCO3)和无卤阻燃剂六苯氧基环三磷腈(POP)对聚丙烯(PP)/氢氧化镁(Mg(OH)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无机粒子总量90份,随着纳米 CaCO3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在其含量为40份时达到最佳值。POP 的加入可减少 Mg(OH)2用量,同时可进一步提高 PP/Mg(OH)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当 POP 用量为8份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氧指数分别可达264.76%、22.34 MPa、48.65 kJ/m~2、2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