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交换乘算法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建立城市公交换乘查询网络问题.传统的公交换乘算法忽略了公交乘客的出行寻求优化路径的心理,并且算法的时间效率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乘坐公交车出行的最优方案为换乘次数最少并且距离最短的线路.首先建立了公交网络及最小换乘次数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建立线性规划模型,重新构造公交站点的数据结构以改进原有的最小换乘算法,得到一个新的算法并用改进算法对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为核心的公交网络查询仿真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为实际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最小换乘次数和站数为目标的公交出行算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赵巧霞  马志强  张发 《计算机应用》2004,24(12):136-137,146
提供两点乘车的最优公交路径是ATIS的核心功能。文中建立了以最小换乘次数为第一目标,最小途经站数为第二目标的公交出行最优路径模型。提出了可行路径的最小换乘次数动态规划算法,依此确定换乘次数上界;设计了搜索算法确定最优公交线路序列,分析了线路相交的四种情况,给出了换乘点选择方法,由公交线路序列和换乘点共同组成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效率缺少定量评估的问题,在分析从轨道交通出站至站旁公交站点的换乘路径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换乘效率评价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效率非均一测评模型,对模型的变换及优化进行推导。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为例,计算站点换乘效率指数,结果显示其中4个站点的换乘效率指数达到1,实现DEA有效即换乘效率最大化。对于未达最优性换乘的其他车站,结合指标在有效前沿面上的投影计算,提出各指标优化目标取值,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设施改进及客流组织管理提供定量化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乔俊  孟学雷  王东先  汤霖 《计算机应用》2019,39(9):2757-2764
针对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的客运枢纽高铁列车接续优化问题,分析了枢纽内的旅客换乘过程,提出了中长途客流的换乘满意度概念;以平均换乘满意度和枢纽车站列车到发均衡性为优化目标,以大站合理发车时间、合理终到时间、车站作业间隔时间、旅客换乘时间、车站到发线能力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换乘协同的大型客运枢纽高速列车接续优化模型。设计了改进染色体编码方式和选择策略的遗传算法对算例进行了求解。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同基本遗传算法、基本模拟退火算法相比,目标函数中所求的平均换乘满意度分别增加了5.10%、2.93%,枢纽车站列车到发均衡性分别提高了0.27%、2.31%,算例结果验证了改进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型枢纽高铁列车的接续质量。  相似文献   

5.
公交出行最优路线查询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城市公交出行最优路线研究存在的问题,重点增加了对合理区域内步行换乘和站点、路线的等级划分等因素的考虑.首先建立站点和路线数据库表,起讫两点双向展开搜索,充分考虑合理区域内步行换乘的情况,利用公交路线集合求交集和公交站点集合求交集的方法查询出公交出行最优路线候选方案集,然后对路线等级、站点等级和里程进行综合比较,最后选取公交出行最优方案.利用该算法进行模糊化查询可实现一次换乘的候选方案更多,真实地反映出公交出行的实际换乘情况,提高了出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数据库系统中公交网络换乘线路的优化选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超大城市公交网络换乘线路的优化选择模型。以北京市为实例,运用动态SQL查询技术.在数据库SQL Server中,实现了公交线路换乘查询系统。求出了北京市公交网络的换乘次数上确界,可以查询出任意两个站点之间的换乘线路,给出了上下行线路的处理模型,优化了查询能力,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较少换乘和快速到达是公交换乘算法的目标。本文基于现有的公交站点和公交线路建立换乘查询,以耗时最少为方案选择依据,兼顾换乘次数最少,建立基础通达表,用以支持实时公交步行换乘查询。一对源 目标站点可提供K种换乘方案,为用户提供时间、换乘车次、站点数、乘车距离、花费、步行距离等信息。实践表明,本算法查询结果符合用户期望。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换乘评价模型,首先在分析换乘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快捷性、舒适性、安全性、完整性和协调性5个方面构建了换乘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衔接评价模型,最后对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各站点换乘服务水平进行了评价,为新建轨道交通周边常规公交配套及换乘设施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笔者分别使用L空间方法和P空间方法对公共交通网络(公交网络)进行建模,将其建为一个复杂网络模型。利用邻接矩阵将公交网络在计算机中进行表达和存储。根据复杂网络理论,分析了其统计特性。随后介绍了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并利用该算法设计了换乘次数最少的最优公交换乘方案。最后用实际数据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陈伟  李宗平 《计算机仿真》2021,38(3):46-50,107
实时掌握交通枢纽换乘系统有效承载力,是提高枢纽安全保障能力的基础.考虑乘客对换乘系统内部固定设施设备服务水平的耐受性要求,结合换乘系统中乘客携带大件行李较多的特点,对设施设备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建立交通枢纽换乘系统乘客出行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车站现有换乘设施设备配置数量与布局结构下的换乘系统的有效承载力.实验结果表明,计算值与预测值吻合度高,利用上述方法可以计算交通枢纽换乘系统有效承载力,为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公交换乘问题是公共交通信息查询的重要内容。针对北京公交网络换乘问题构造了公共交通网络的数学模型,建立了以最小换乘次数为第一目标,最小途经站数为第二目标或最低费用为第二目标的公交出行最优路径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主要分析了当前影响公交出行的几个主要因素,引用现有公交最短路径算法及最小换乘算法进行分析比较,设计出公交出行的最优模型,建立了一个公交查询系统,满足人们在较短的时间找出最优的出行及换乘方式。  相似文献   

13.
结合乘客出行心理分析,提出以换乘次数最少为目标的公交乘车模型。在公交网络建模方面,综合考虑公交站点空间关系,提出空间数据到拓扑模型再到搜索模型的公交网络双层建模方案。通过搜索模型的建立,将最小换乘次数问题转化为两点间的最短路径问题进行求解。在搜索算法的设计上,首先提出改造的边权为1的Dijktra算法,以此为基础设计前驱节点算法。并以前驱节点算法为前提,设计所有最短路径算法,能够高效地求解两点间的所有换乘次数最小的乘车方案。最后,以大连市公交数据为例,验证了建模方案和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市面上提供公交查询的网站有很多,一些网站只提供简单的路线查询,也有一些网站提供了换乘方案查询,但均没有提供个性化的换乘方案,也均没有考虑临时改道情况。本设计在这两个方向进行改进,能实现根据不同用户的特点生成不同的最优换乘方案,并提供了在换乘方案中考虑临时改道情况的选项。本设计的难点在于公交换乘方案的设计。这里采用图论里经典的单源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来实现,并对这个算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使查询结果更加人性化。本设计的亮点在于本次设计还提供了考虑改道情况的转乘智能分析以及换乘方案的四种智能分析可选方向,这是目前市面上类似产品都没有提供的。本系统使用Visual Studio 2005+SQL Server 2005开发。使用asp.net2.0框架。已录入福州目前大部分的公交线路,经测试能够提供较人性的公交换乘方案查询,并且界面清晰简洁,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管理紧凑易用,对数据处理的速度能够满足现实查询的速度需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公交查询系统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公交查询的自主性,给出了最优直达矩阵的构造方法;设计了换乘算子并给出最优目标判断方法;利用直达矩阵是一个典型的稀疏矩阵,将大型直达矩阵转化为十字链表,将矩阵的换乘运算转化为链表的交集运算,设计了高效的换乘算法;最后应用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全面有效地解决了公交自主查询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遗传算法的航空弹药保障人员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弹药保障任务中人员合理高效的配置是一个多约束条件下的组合优化问题。在建立保障人员配置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因子对模型的合理描述,应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合理的保障人员数量和最优的保障人员配置方案。实例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公交网络中换乘网络的整体性能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图论思想,将公交网络建模成由Space-P方法表示的公交换乘网络拓扑模型;然后,统计分析了公交换乘网络的度分布、平均最短路径长度、聚类系数、紧密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等特性。以北京市的公交网络为例进行了相关分析,从宏观角度说明北京公交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特点,市民出行需要换乘的概率较大,但换乘较为便捷;同时,给出了相关站点的具体地理信息,为公交规划部门优化公交网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交网络最优路径查询功能是智能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求解公交网络最优路径是进行公交系统规划的一项关键技术.通过分析乘客出行选择公交线路所考虑的因素,提出了公交导乘最佳路径算法.在引入公交导乘网络数学描述的基础上,给出了公交导乘最少换乘算法.然后以换乘次数最少、出行距离最短为约束条件,对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得出综合考虑路径长度和换乘的最佳公交导乘算法.在深圳市公交网络测试应用的结果表明此算法可行、高效.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舰载机弹药转运任务要求特殊,建立了优化模型。将任务配置方案模型合理地描述为遗传算法的表达形式,并对其操作因子进行改进,得到了最优的转运任务配置方案。实例仿真结果验证了优化配置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改进遗传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韦伯型设施选址问题是组合优化领域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在离散的需求空间域内,寻找到最优决策关注点,即设施点。对于单点设施最优规划问题,由于不存在设置点之间的作用,仅考虑设施点与需求点之间的引力作用问题即可。对于多点设施的最优规划问题,不仅存在着设施点与需求点之间的引力作用问题,而且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还存在着设施点之间的斥力问题。因此,需要从系统整体优化的角度进行选择规划。目前解决韦伯型设施多点的优化选址问题,一般是通过寻找局部最优解的逐次递阶法来确定最优设施点。但由于该方法没有考虑到设施点间的斥力问题,容易导致设施点间的粘连。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PGSA-GA组合算法,通过建立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得到全局最优解的单点坐标,将其与需求点结合构建遗传算法优化的多目标规划多点设施选址模型求出Pareto最优解,并依此推广到多次选址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