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简单的液相法在室温下制备了均匀球形的Ag-SiO2-CeF3:Tb3+核-壳结构纳米复合发光粒子,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Ag-SiO2表面包覆上了结晶良好的六方晶系的CeF3:Tb3+。Ag-SiO2-CeF3:Tb3+纳米复合粒子为球形,尺寸约为45~60 nm,该纳米复合粒子与CeF3:Tb3+一样具有良好的特征绿光发射,均以544 nm附近的Tb3+5D47F5跃迁为最强发射峰,内核贵金属Ag纳米粒子对CeF3:Tb3+发光起到了一定的猝灭作用。Ag-SiO2-CeF3:Tb3+复合材料在生物检测、疾病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戴智刚  李友芬  李刚  杨儒 《无机材料学报》2016,31(10):1081-1086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Tb3+, Yb3+共掺杂的Sr2B2O5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PL)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 合成样品为单斜结构的Sr2B2O5相。分别使用543 nm和980 nm的监测波长, 得到的激发光谱均在354 nm、374 nm处有较强的激发峰, 其中374 nm处最强, 说明Sr2B2O5荧光材料在近紫外光区对太阳光有很强的吸收; 在374 nm( Tb3+:7F65D3) 紫外光激发下, 观察到Tb3+: 5D47FJ ( J = 6, 5, 4, 3) 可见光区发射光, 并检测到Yb3+: 2F5/22F7/2的近红外发射光。通过研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与Yb3+掺杂浓度的关系, 发现在单斜晶体Sr2B2O5中, Yb3+具有很高的猝灭浓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b-Ho共掺的La2W2O9纳米晶。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荧光光谱(PL/PLE)对前驱体及产物进行表征。系统地研究了样品包括功率/温度依赖发射光谱、潜在上转换发光机制、主发射的衰减动力学、发光颜色等上转换发光特性及荧光测温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功率980 nm光源激发下,(La0.88Yb0.1Ho0.02)2W2O9荧光粉在654 nm出现最强发射峰,对应于Ho3+离子的5F55I8跃迁。在298-548 K温度范围内的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表明所得荧光粉可通过荧光强度比模式(FIR)和荧光寿命模式(FL)实现双模式荧光测温。在980 nm光源激发下,所得荧光粉可基于Ho3+的最强发射峰5<...  相似文献   

4.
王亚楠  刘鑫  李兆  曹静  王永锋  吴坤尧 《功能材料》2021,(3):3160-3163,3176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u2.94Al5O12:0.06Ce3+绿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光谱(PL)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Lu2.94Al5O12:0.06Ce3+绿色荧光粉为立方晶系,表面为类球形。激发光谱中,位于340和450 nm的激发峰分别归属于4f的两个能级到5d能级的跃迁而产生的吸收,340 nm处的激发峰是由于发光是由于2F5/2到5d的跃迁,而450nm处的激发峰是由于2F7/2到5d的跃迁。发射光谱中,位于525 nm的发射峰对应Ce3+的4f-5d电子跃迁。当Ce3+掺杂量为6%,1500℃煅烧5 h时,Lu2.94Al5O12:0.06Ce3+绿色荧光粉CIE色坐标为(0.3683,0.5959),是一种可以用作白光LED的绿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Bi3+和Eu3+共掺的Y2MgTiO6荧光粉,X射线衍射谱(XRD)分析表明,所有样品的晶体结构均为单斜晶系P21/n, Bi3+和Eu3+掺入Y2MgTiO6中并替代Y3+的位置。通过光致发光光谱、X射线激发荧光谱(XEL)系统研究了Bi3+和Eu3+掺杂浓度与发光强度之间的关系。荧光分析表明,Y2MgTiO6∶Bi3+,Eu3+荧光粉可被271nm左右的近紫外光激发,在620nm处表现出较强的红光发射带,这一发光属于Eu3+5D07F2特征跃迁;当Eu3+掺杂量为20%(摩尔分数)...  相似文献   

6.
以黄磷炉渣为原料,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Ce3+-Tb3+共掺杂黄磷炉渣发光微晶玻璃,通过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稳态/瞬态荧光(FLS)、CIE色度等探究不同的Tb3+掺杂量对微晶玻璃析出晶相、发光性能和样品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e3+和Tb3+的引入,微晶玻璃主晶相为硅灰石,在310 nm波长激发下,随着Tb3+掺杂量增加,位于380 nm处Ce3+的特征发射峰减小,543 nm处Tb3+的特征发射峰增强,证实Ce3+和Tb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能量传递效率达到24.55%。此外,通过调整Tb3+掺杂量,微晶玻璃发光颜色可由蓝光调至绿光,从而实现发光颜色的可控化。  相似文献   

7.
先用液相沉淀技术合成Lu/In/Tm/Yb四元体系水合碱式碳酸盐类沉淀前驱体,然后将其在1100℃煅烧制备出一系列类球状平均粒度约为110 nm的[(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 (x=0~0.05)氧化物固溶体。在980 nm泵浦激光激励下这种氧化物粉体在可见光区发射出强烈的蓝青光(450~510 nm,源于Tm3+离子4f12电子组态内1D23H6,3F4电子跃迁)和较弱的红光(650~670 nm,源于Tm3+离子的1G43F4电子跃迁),二者的上转换过程均为双光子吸收。随着Yb3+离子浓度的提高1931CIE色坐标上的发射光颜色逐渐由绿光(0.31, 0.54)移向蓝光(0.01, 0.19)。Yb3+离子共掺提高了Tm3+离子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其最佳含量为2.5%。发射474 nm蓝光和654 nm红光的粉体,其荧光寿命分别约为0.84和0.97 ms。  相似文献   

8.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一系列Gd2-2xZnTiO6∶xSm3+(x=0,0.01,0.03,0.05,0.07,0.09,0.11)橙红色荧光粉,并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荧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Gd2ZnTiO6∶Sm3+(GZT∶Sm3+)荧光粉均为双钙钛矿结构,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由几十微米大小无规则形状的颗粒堆积而成。在407nm近紫外光激发下,GZT∶Sm3+的发射光谱展示出两个较弱的发射峰(4G5/26H5/2,566nm;4G5/26H9/2,650nm)和一个较强的发射峰(4G5/26H  相似文献   

9.
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Eu2+/Tb3+掺杂的Sr2Si5N8基荧光粉, 并重点研究了Tb3+-Eu2+共掺时Sr2Si5N8基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Tb3+的f → d间的跃迁是自旋允许的, Sr2Si5N8:Tb3+在330 nm激发光下, 在490、543、585和623 nm四处各有一发射峰, 它们分别来源于Tb3+5D47Fj (j = 6、5、4、3)能级跃迁; 掺入Tb3+对Sr1.96Si5N8:0.04Eu2+的激发谱和发射谱的形状及峰位无明显影响, 当共掺离子Tb3+浓度为x = 0.01时, 样品发射强度比未共掺的Sr1.96Si5N8:0.04Eu2+提高了约20%, Tb3+主要通过电多极能量传递的方式转向Eu2+。  相似文献   

10.
间接带隙的Cs2NaBiCl6双钙钛矿材料具有近红外宽波段发射特性,但低发光效率限制了其在近红外发光领域的应用。本工作通过共沉淀法快速制备微米级尺寸的Cs2Ag0.1Na(0.9Bi Cl6:Tm3+双钙钛矿晶体,实现了近红外荧光增强,并系统研究了其光学吸收、光致发射(PL)、光致激发(PLE)、时间分辨光致发光和荧光量子效率(PLQY)等光学性能。共沉淀法制备的Cs2Ag0.1Na0.9BiCl6:Tm3+的光学带隙为3.06e V。在350nm紫外光激发下,可以观察到峰值位于680 nm的近红外宽峰发射,这源于自陷激子发光。通过引入Tm3+作为新的发光中心,实现了810nm波段的近红外发光增强,在780~830 nm波段荧光量子效率(PLQY)从1.67%提高到11.77%,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柔性Eu3+掺杂SiO2纤维薄膜, 采用SEM、XRD、FT-IR、TG和PL等测试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Eu3+掺杂SiO2纤维薄膜在热处理后纤维直径变小, 纤维表面平滑无粘连。通过控制升温速度, 纤维薄膜经热处理后仍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 750℃热处理后其拉伸强度可达4.31 MPa, 经过多次弯曲仍能保持原样。在392.6 nm光源激发下, Eu3+掺杂SiO2纤维薄膜在570~670 nm附近呈现出来自于5D07FJ的发射峰。当Eu3+掺杂浓度为8mol%时, 经过750℃热处理后Eu3+掺杂SiO2纤维薄膜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以Y2O3、Eu2O3、Bi(NO3)3·H2O、浓HNO3、偏钒酸铵、氨水、无水乙醇和一缩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水热法合成YVO4: Eu3+, Bi3+纳米颗粒。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和荧光光谱(FL)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YVO4: Eu3+, Bi3+纳米颗粒,均具有四方晶相结构,其微结构随反应溶液的的pH值变化。YVO4: Eu3+, Bi3+纳米颗粒在619 nm处有较强的红光发射(电偶极跃迁5D07F2),在594 nm有较弱的橙光发射(磁偶极跃迁5D07F1)。随着Eu/Bi比值的增大材料的荧光先增强后减弱,在Eu/Bi比值为5时样品的红光发射最强。溶液的pH值影响YVO4: Eu3+, Bi3+纳米晶的发光强度,其中pH值为10时的样品其红光发射最强。并探讨了YVO4: Eu3+, Bi3+纳米晶的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13.
曲姣  朱琦  李继光  孙旭东 《无机材料学报》2016,31(10):1087-1093
结合籽晶法和添加矿化剂硝酸铵, 通过均相沉淀合成和后续煅烧实现了(Y, Eu)2O3单分散球形颗粒(直径范围110~550 nm)的可控合成。通过XRD、FE-SEM、TEM和PLE/PL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系统表征。发现采用籽晶法和添加矿化剂硝酸铵可以促进球形颗粒长大。碱式碳酸盐前驱体经600℃煅烧分解为立方晶(Y, Eu)2O3, 且经1000℃煅烧后(Y, Eu)2O3依然继承球形形貌特征。所得多晶(Y, Eu)2O3球形荧光颗粒在242 nm激发下于615 nm处呈现最强红色荧光发射(Eu3+5D07F2跃迁)。荧光粉的荧光性能呈现明显的尺寸依存性。增大球形颗粒尺寸减小了荧光寿命(1.15~1.57 ms)和荧光不对称因子[I(5D07F2)/I(5D07F1)], 但增强了荧光发射强度。  相似文献   

14.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Bi、Tm、Bi/Tm掺杂TiO2-BaO-SiO2-Ga2O3玻璃系统。在808 nm激光激发下, 与Tm单掺杂玻璃相比, Bi/Tm共掺玻璃中Tm3+3H43F4跃迁荧光(~1485 nm)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而Tm3+3F43H6跃迁荧光(~1810 nm)减弱。在980 nm激光激发下, Tm单掺玻璃中没有观察到Tm离子的特征发光, 而在Bi/Tm共掺玻璃中观察到Tm3+3F43H6跃迁荧光(~1810 nm)。这是由于在808和980 nm激光二极管(LD)各自激发下, Bi/Tm共掺玻璃中活性Bi离子的近红外发光能量传递给Tm3+, 分别产生3F43H43H63H5跃迁所致。采用Inokuti-Hirayama模型, 分析了该玻璃体系中Bi→Tm的能量传递机理。结果表明, Bi→Tm的能量传递属于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一种新型系列橙红色荧光粉Ca2Gd1-xSbO6:x Sm3+(x=0、0.01、0.02、0.03、0.04、0.05、0.06),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PL)光谱、高温荧光光谱和荧光衰减寿命等手段表征其物相结构、晶体结构、化学纯度和光学性质,研究了材料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这种荧光粉基于Sm3+在597 nm处的4G5/26H7/2跃迁,引入Sm3+作为发光中心在407 nm激发下可发出波长为597 nm的橙红光。随着Sm3+离子浓度的提高Ca2GdSbO6:Sm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提高后降低。根据Dexter理论,其浓度猝灭是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主导的,Sm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x=0.03。...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CaMoO4∶Eu3+红色荧光粉,采用热解法制备g-C3N4蓝色荧光粉,并制备复合荧光粉g-C3N4/CaMoO4∶Eu3+。利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分析、热猝灭分析对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aMoO4∶Eu3+红色荧光和复合荧光粉g-C3N4/CaMoO4∶Eu3的衍射峰与CaMoO4粉末标准卡PDF#85-1267的衍射峰相匹配。在393nm的激发下,g-C3N4在462nm处发蓝绿色光,CaMoO4∶Eu3+在616nm处发红色光。通过改变g-C3N4与CaMoO4∶Eu...  相似文献   

17.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在1050℃烧结下制备了Na2Ca3-xSi6O16∶xEu3+红色荧光粉,其中Na2Ca2.93Si6O16∶7%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最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SiO2并包覆在Na2Ca2.93Si6O16∶7%Eu3+荧光粉表面,包覆量为2%~10%(wt,质量分数,下同)。通过X射线衍射仪、激发-发射光谱分别对荧光粉物相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采用CIE色度坐标分析软件对样品的色度图进行绘制。结果表明纳米SiO2包覆量不同的荧光粉其基质结构未发生改变,纳米SiO2包覆膜是无定型的,样品的发射峰位置没有变化,但发射强度不同;当纳米SiO2包覆量...  相似文献   

18.
蔡鹏博  孟伟  张洪武  郑升辉  付晓燕 《功能材料》2022,(8):8176-8179+8230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MgGa2O4:xMn2+(x=0.5%,1%,3%,5%)系列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发光光谱、余辉光谱、热释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其长余辉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样品的发射光谱的结果表明,Mn2+在509 nm处的特征发射峰,对应Mn2+离子的4T1(4G)→6A1(6S)电子跃迁,随着Mn2+掺杂浓度的增加,其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掺杂浓度为3%时样品具有最好的发光性能;掺杂浓度为1%时其余辉强度最强,余辉时间可以持续1h以上;热释光谱在342 K附近出现一个宽峰,这表明样品存在大量的陷阱,这有利于捕获被激发的电子,形成长余辉发光。  相似文献   

19.
实验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SiO2 浓度的掺钕钙铝酸盐玻璃。采用拉曼光谱法分析玻璃结构变化, 发现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 [AlO4]网格中非桥氧逐渐转移至Si4+离子周围, 玻璃主体Al-O网络中非桥氧减少, 聚合度提高。实验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并运用Judd-Ofelt理论计算Nd3+离子4F3/24I11/2跃迁的J-O参数Ω, 自发辐射几率Arad, 荧光分支比β, 受激发射截面σe, 辐射寿命τrad等。结果显示: 随着SiO2浓度的增加, 钕离子周围环境结构对称性提高, 荧光发射峰半高宽变窄, 同时受激发射截面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表明含有低浓度SiO2的掺钕钙铝酸盐激光玻璃有望用于超短脉冲激光领域。  相似文献   

20.
利用Li2B4O7作为基质,掺杂稀土元素Eu3+,在空气中合成了Li2B4O7:Eu3+荧 光体.探讨了体系的烧结条件,分析了晶体结构,并研究了该体系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体 系中同时存在着[BO4]和[BO3]结构;稀土离子Eu3+的发光以电偶极跃迁5D0-7F2为主,处 于非中心对称的格位上,并且可以很好地存在于基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