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农牧交错带不适宜大规模开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牧交错带处在沙漠一黄土边界带与绿洲——沙漠过渡带。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多变性和脆弱性特征。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退化、恶化,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主要是人为过渡开垦,不合理经济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特别是自然植被的破坏所引起。为此,应把经营模式的转变作为切入点,加大调整人地关系,调整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造川区灌溉地,逐步把不适宜产粮的地区,退耕还林(草)发展畜牧业。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已处于危急状态。不但不能开垦,而且应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力度。故此,应及时进行整治、重建,以推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荒漠-绿洲过渡带是绿洲与荒漠相互转化过程中表现最活跃的地区,具有防止荒漠扩张、维持绿洲生态安全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本研究以民勤县为研究区域,根据绿洲外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变化规律,确定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的范围;利用2000—2020年内最大NDVI数据及降水、温度、日照时数、土壤水分影响因子,在像元尺度采用偏相关及多元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过渡带NDVI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绿洲边界外5000 m范围为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范围,其中绿洲外0~300 m为过渡带核心区,300~2000 m为过渡带交错区,2000~5000 m范围为过渡带缓冲区。自2000年以来,过渡带区域NDVI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明显改善和稳定不变的面积占比较高,分别为47.8%和42.2%,其他占比较小,严重退化区域主要在靠近绿洲的过渡带核心区。降水增加对过渡带南部地带性植被的改善起主导作用,温度的上升对过渡带东部及西北部NDVI改善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日照时数的增加对过渡带西部及东南部NDVI改善的促进作用更大,土壤水分的增加对过渡带整体NDVI的改善均具有促进作用。土壤水分和降水是促进过渡带NDVI改善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典型洪水和干旱过程对湖泊湿地的生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水文过程、栖息地变化和湿地生态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指出洪水和干旱过程是驱动湿地过渡带生态过程的重要因子,对于湖泊湿地生态产生重要作用。选取Okeechobee湖湿地为试验区,研究典型洪水和干旱过程下,不同频率水位的湖泊湿地淹没变化,分别从定量和定性角度,利用栖息地适宜指数模型评价下垫面变化的生态作用,分析产生生态作用的原因,并以实测候鸟资料验证结果。指出一定程度的洪水和干旱过程有利于过渡带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特性空间变异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宝  张勃 《人民长江》2008,39(20):21-24
近年来在干旱区绿洲-荒漠过渡带出现了诸如土地沙漠化、荒漠化、盐渍化等影响绿洲生态空间稳定性的严重问题.为探索其发生和演变的内在机理,更好地维护绿洲的生态稳定性,选择甘肃河西张掖绿洲边缘3个典型的绿洲-荒漠过渡带作为试验区,通过对7种土壤特性值(分别为土壤水分含量、水溶性盐份含量、pH值、机械组成、速效磷含量、水解氮含量、容重)的分析,归纳出试验区绿洲-荒漠过渡带不同土壤特性的水平和垂直变异部分规律.  相似文献   

5.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文循环二元分化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对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从循环路径和循环特性两个方面改变了玛纳斯河流域水循环过程及其生态统一性,平原区水循环发生了以人工水循环为主导的二元分化。根据已有的分布式水文循环模型及水文监测资料分析得出,人工绿洲、天然绿洲、过渡带和荒漠间生态统一性出现无序化趋势,人工绿洲水分垂向循环加强,蒸发下渗量加大,而天然绿洲及过渡带水平方向径流通量减少,可利用生态水量大量减少,造成绿洲-荒漠生态呈现出对抗趋势。  相似文献   

6.
胡传银 《治淮》1999,(6):40-41
一、基本情况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总面积18293平方公里,其中山丘面积1379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5.4%,是河南省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边远地区。 该地区由于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中纬度过渡带和海陆过渡带三重过渡带上,充沛的水热条件,复杂的地形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使境内的水土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惊人。据普查,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1729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62.6%。水土流失使土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耕地减少,河流淤积,旱涝灾害频繁,生态恶化。由于水土流失使河道、水库、池塘、湖泊、堰坝淤积,不仅降低了水工程效益,而且给江河整治带来极大困难。  相似文献   

7.
资源环境的认知及态度影响行为主体的环境行为方式,态度与行为方式的转变成为影响环境生态和谐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半结构访谈的问卷调查手段,以农牧交错、干旱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退牧还草生态功能区的典型项目村为例,基于行为地理与社会心理理论,借助资源利用者主体认知视角,从农牧民所处生态环境、政策环境及家庭经济环境方面,分析退牧还草不同生态功能区农牧民环境认知的空间差异及行为偏好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功能区农牧民对草原退化问题的判断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农牧交错区到高寒草原区,随海拔逐渐升高,草地退化认知比重逐渐增大;而退牧还草政策满意度从农牧交错区到高寒草原区呈现出倒U形的变化趋势,干旱草原区、荒漠草原居民负面认知更加强烈;从农牧交错区到高寒草原区经济环境趋于恶化,负面环境行为偏好比重趋于增大,正面行为反之。  相似文献   

8.
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甘肃省境内5个分区:甘南高原高寒湿润区为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地,重在保护;陇中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区为水土流失防治区,重在治理;陇西黄土高原半干旱-干旱区重在黄土丘陵沟壑防治和生态修复;陇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黄土沟壑小流域治理;陇中黄土高原与陇南山地过渡带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9.
消落区是陆域与水域生态系统能量、物质、信息交换的过渡带,它是最低与最高水位之间具有明显边缘效应的滨水变化区。文章以深圳市某防洪工程为例,研究了水库消落区生态护岸技术的应用,可为生态护岸方案设计及防洪治理蓝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丹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及环境恶化问题,利用借鉴澳洲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美国基西米河生态修复拦河坝工程、我国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塔里木河流域轮台县生态移民的现状及带给我们的启示,通过营造生态林和经济林,重点采用林农模式和林农牧渔模式来建立丹江流域生态修复模式,既发展了经济,又实现环保和生态效益,从而达到理想的生态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承德市处于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一农牧交错带东段.北临内蒙古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处于沙区前沿,生态环境极易破坏.而一旦被破坏短期内将难以恢复,有些地方甚至永远不可恢复。  相似文献   

12.
湖滨湿地带是湖泊水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间非常重要的生态过渡带.近年来,太湖各湖区滨岸带底泥被淘蚀,植被生长空间被压缩,出现水生植物面积大幅缩小、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湖滨带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本文对生态清淤与湖滨湿地带构筑相结合设计进行分析,利用生态清淤底泥就近构建湖滨湿地带是一种解决清淤底泥出路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河岸带指河水与陆地交界处的区域,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过渡带,对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进行水土污染治理和保护、稳定河岸、调节微气候以及开展旅游活动等均有重要作用。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扩张,人类对河岸带的开发、利用和侵占日益增加,大量河岸带的生态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开展河流岸线生态敏感区调查、定量分析河流岸线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资源环境禀赋不足的大清河流域将面临更加强烈的开发需求,保护形势紧迫严峻。根据大清河流域战略定位确定生态定位,结合空间要素的景观格局,将大清河流域划分为太行山水源涵养生态区、山前过渡带城市生态区、白洋淀国家湿地公园区、文安洼森林湿地生态区与滨海交错带湿地生态区5个生态分区,并在不同的生态分区内识别生态源斑块,构建了"五区七源三轴"的大清河流域生态适度恢复的安全格局,为大清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镇赉县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镇赉县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作为一个国家商品粮基地,农业发展的比重大。为了探讨镇赉县生态环境现状和资源消耗特点以及农牧交错带在承担外来资源压力转移方面的作用,应用生态足迹法对镇赉县2010年生物资源生产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镇赉县农牧业发展在资源利用中占主要地位,农牧业生产中大部分产品用于对外销售,因此该地区承担了巨大的外来资源压力转移,已经出现生态赤字。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为推动农业发展,当地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解决粮食产量低、无复种的问题,因此占用其他土地类型,这些活动过度干扰了生态环境,加剧了镇赉县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6.
河岸带特征和功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岸带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过渡带,也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物质输移、能量转化最活跃的区域。河岸带在河流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河岸带的相关研究是国内外河流生态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通过对河岸带定义、范围、特征及其功能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了目前关于河岸带此方面理论研究的进度和成果,为深入研究河岸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吉林查干湖对生态景观水域建设进行了科学定位,利用大型水利工程引水和补水维持生态水量,保持陆地-水域生态系统的联通,形成和保留水-岸过渡带,实行水量-水位-水质调控、拦截入湖污染物,控制湖内局部污染源,开辟和开发沿湖第四系潜水上游地质天窗湖泡,采用了多项生态友好型工程材料和技术来保护和恢复水岸生态系统,获得了预期效果,也为水域生态景观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胡传银 《治淮》2000,(6):22-23
一、基本情况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的南部,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总面积18293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区面积1379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5.40%,是一个以山丘区为主的地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中纬度过渡带和海陆过渡带三重过渡带上。充沛的水热条件,复杂的地形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使境内的水土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惊人。据普查,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1729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  相似文献   

19.
利用沙棘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在荒山荒坡、低产田及风沙干旱区建立沙棘生态经济林,改善农作物的耕作环境,提高农牧产量,同时结合不同发展模式来分析预期经济效益,为农业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为主体的宽谷丘陵区,地貌特征是平梁大峁,有山间盆地,年降水量为300~500mm,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从生态整治、农村经济发展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开展宽谷丘陵区农牧综合开发模式研究与示范的必要性.提出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半干旱区灌草优化配置技术,降雨汇集与径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庭园经济开发模式,宽谷丘陵区农牧综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