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家庭入户访谈等方式,在对甘肃省山丹县移民区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农村移民地区留守儿童与普通留守儿童在家庭状况及监护、学习、安全及心理、日常生活及课外活动等六个方面存在差异.留守群体规模大,流动性较强,亲属网络狭小,学习、生活压力较大是移民地区留守儿童在教育问题上呈现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3.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摸底、调查.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问题自2004年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之后,理论界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策学等领域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各自的建议,然而留守儿童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本文认为留守儿童的出现有其深层次的经济根源,留守儿童的产生并非出于农民工短视,而是在现实条件下出于经济理性的无奈选择.因此,只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才能最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5.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学校要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作为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提高义务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作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影响不可忽视.如何弥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缺失,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使"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安心创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学校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6.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问题已成为了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工作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面对"留守儿童"的问题,班主任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的心理沟通,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的"家";面对长辈对"留守儿童"的溺爱,班主任要多进行家访;班主任应架起父母与心灵相通的桥梁.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已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与"留守儿童"的心理沟通,在实践中磨练他们的坚强意志,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其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龙回镇,是一个偏远贫困的地区,到目前为止,该地留守儿童人数逐年增加,由于其父母大部分在外打工,小孩多由年迈的老人照顾.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十分突出.本文就从这一地区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发,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教育、安全、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4个层面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获得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湖南湘西古丈县的留守儿童进行调研,通过调研获得了留守儿童在自我控制能力、对自我及其他事物的认知度、对家庭的满意度、孤独感这四个指标的相关数据,分析数据的成因并给予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四川省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心理复原力特点及差异.方法:使用青少年心理复原力量表对四川省成都、广元、宜宾、绵阳的打工子弟学校和留守儿童较集中的农村学校1 391名在校学生(504名小学生和88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组流动儿童在心理复原力上得分(128.11±21.70)显著低于对照组普通学生(132.87±23.22)和留守儿童(135.61±22.77),F0.05(2,884)=8.076,P<0.001,流动儿童在心理复原力除同伴外的4个维度上(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特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家庭:F0.05(2,884)=7.820,P<0.001;学校:F0.05(2,884)=5.041,P=0.007;社会:F0.05(2,884)=9.261,P<0.001;自身特质:F0.05(2,884)=3.510,P=0.030),而留守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性别问,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在心理复原力的不同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民工子女,尤其是流动儿童,整体来说心理复原力较差,从外界环境获得的心理资源和支持较少,对外部环境的参与也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1.
笔者对本校留守儿童就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根据统计的相关数据分析留守儿童的内心动态与存在的心理问题,目的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矫正和疏导各种不良心理,使留守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不容乐观,80.12%以上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调查还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年级、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亲情缺失、家庭监管缺位、学校教育不足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打工的潮流,许多父母背井离乡,留下儿女跟随爷爷奶奶,一个班三分之二的是留守儿童,由于社会、环境.祖父母文化素质不高,加上他们的疼爱.顾虑.以及网络的影响,使许多留守儿童在思想上、道德上、行为习惯上、学习上都使人不满意,成为现在名副其实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14.
利用社会化相关理论,通过随机抽样对宁夏固原T乡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对调查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并分析了原因,进而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逐渐被卷入到市场化的大潮中,外出务工或经商成为农民赚取经济收入、舒缓经济压力的最佳选择.而那些与他们相隔千里、缺少父爱母爱的留守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近年来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以时常山县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生活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为依据,说明了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子女身体、心理、教育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而在外出务工的选择中,丈夫成为首选对象,这样在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独立的弱势群体--留守妇女群体.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着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的三重压力,并且其权利的保障在各方面也没得到有效的保护.解决好农村留守妇女权利受侵害的状况是目前和谐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留守儿童意外伤害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95例四肢骨折留守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采用Wong-Banktr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价综合护理效果;自制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画册,了解患儿功能锻炼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建立医患联系卡,对2组患者观察随访3个月,定期电话随访,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在入院48h、手术48h对疼痛、舒适度的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出院当日对护理满意度调查,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当日功能锻炼掌握情况与出院3个月肢体功能恢复情况,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 对留守儿童倾注一点更多关爱,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增强适应能力,降低社会成本,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虽然绍兴县南部山区农村风貌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山区地处偏僻,交通不发达,土地资源贫瘠,集体经济薄弱;另外也受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居多,隔代教育的缺失,子女教育非常滞后,导致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师资力量等资源的缺乏以及留守儿童现象严重制约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进步.改变这一现状的方法之一便是积极地将情感因素融入到英语教学环节中,促进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作者从对德育内涵和其实效性研究入手,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提高90后大学生德育水平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