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的陆续展开,对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把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我认为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就是要让课堂"动"起来.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标>规定的教学原则之一是:语文训练和思想情感教育相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让学生在情中学、在情中写.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树立全新的观念,让我们的课堂多彩起来,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动人"起来.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新教材中指出,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语文教学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光靠课堂的学习是不够的.课本的知识或教师传授的东西,只不过是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大量的知识和各种能力需要学生在课堂之外去学习和培养,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课外活动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4.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们都在积极围绕着新的课程理念进行教育教学尝试与实践.强调"在人的交往中学习,让课堂真正'动'起来"的教学理念越来越被老师们重视并付诸于探索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课堂交流,保证课堂有效互动,就成为了广大老师们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对自己角色不断有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我们要努力地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适时抓住教学的点滴契机,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创造,在创造中不断学习.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标课堂改革中,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老师的观念、方法的改变,推进教学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我十六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认识到,一堂课是否上得成功,教学效果如何,和学生对这堂课的感觉很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急切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力求面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鼓励并倡导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参与中思考,在参与中感悟,在参与中体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组织、帮助下,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即把"教本"转为"学本",以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问题情景,关注学生的动向,重视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讲授知识,不顾学生的情趣.让教学过程活跃起来,要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即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更不是书本的奴隶,教师的"应声虫".而是要体现出"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其主要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当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也就决定了教师这个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尤为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怎样将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构建者.那么如何让课改的气息真正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语文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新课程改革也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有"课本就是一个范例"的意识.这就要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已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即使聋哑学生初、高中毕业了,而他们语文表达的实际水平却只是普小的三四年级学生的水平,有的甚至达不到这一程度,写出来的语句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这是聋校语文教学中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也总是以老师喋喋不休的"讲出"、"分析提问"为主,在课后聋哑学生阅读又少,对一般文章的资料不能产生兴趣,语言发展迟缓,对文章中的语句不大了解.可想他们的语言发展的狭窄程度了.这就要大力发展聋哑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聋哑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阅读上下功夫,克服聋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缺陷进行补偿教学,遵循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联系语境学习语言,发展聋哑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聋哑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教对学的主导关系看,我们要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注重语言训练,把聋哑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或以图画或以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场景、人和事,学习书面语.一句话,为了提高聋哑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就首先要在课堂上进行实施.平时要在语文课堂上下功夫,帮助聋哑学生反复练习.指导聋哑学生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做到着力在以下几个层面加大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想法和措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注重课程导入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堂教学艺术,善于设问,让学生勤思考多练习.此外,还要注重师生感情的培养,让学生选择认可你并因此喜欢上语文课.总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对于孩子来讲这一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积累,健康的情感对于他们的身心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学可以说在在情感教育不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文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使学生感受、体验、升华这些感情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师在这一"传道授业解感"的过程中担当着不容小觑的角色.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怎么样进行情感教育呢?我想"以情促知,情知结合"这八个字应该引起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视,也就是说把情感带到课堂上,融进语文教学,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思想,起飞     
思想,在课堂里诞生 张老师认为,有兴趣才有语文课堂的会学,有参与才有语文教学的实效,有生活才有语文学习的本真,这应该是生本课堂的重要特征.实现这样的课堂不仅要研读教材,更要研读课标,研读教法,研读作者,研读学生,研读评价;既要读懂语文的"今天",也要读懂它的"昨天"和"明天":不仅读懂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读懂语文资源的可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上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计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专家沈大安老师指出:教师要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是对文本要有正确深入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由沈老师所指的"三个关键"不难看出,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文本解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本解读已成为制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高低、精彩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功利主义"盛行,这也使得语文教学"教师"这一环节呈现"衰减效应"."功利主义"盛行的具体表现有二. 表现一:语文教学围着高、中考的指挥棒转. 语文考试成绩成了评价学生、考评老师的绝对标准.一方面,中小学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又被应试教育指挥得团团转.此种教育环境中,语文教育改革仿佛"戴着镣铐跳舞".语文教师即便对语文课程改革举双手支持,对新理念认同,在语文教学中,依然要顾忌考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课堂改革实质上又是教法和学法的优化,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让学生在可提升自主学习,要让整个课堂"活"起来,教师要弄清上"活"政治的重要作用和上"活"政治课的五种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由学习、合作讨论,在讨论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不断地向新的领域进发,让语文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