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小口径尾翼脱壳穿甲弹结构参数在飞行弹道上对空气动力特性、外弹道特性的相互影响作了分析,建立了飞行弹道上对主要结构参数进行气动力、外弹道一体化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利用空气动力与外弹道数值计算和最优化方法进行求解。通过对某小口径火炮尾翼脱壳穿甲弹优化设计应用表明,优化设计后的脱壳穿甲弹主要性能优良,优化设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装药结构和弹形结构进行了全弹道多目标优化设计.首先从装药结构和弹形结构计算出发,建立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内弹道、外弹道(含空气动力)、终点弹道计算模型,然后应用三种不同类型的优化方法对火药弧厚、装药质量、弹头长径比、弹芯直径、弹体圆柱部长径比五个设计变量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脱壳穿甲弹中间弹道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近炮口区脱壳穿甲弹飞行姿态显示与定量测量.本文简要介绍了最近研制、建成的IB-12中间弹道靶道;首次实现了近炮口区脱壳穿甲弹飞行姿态的定量测量;给出了弹托飞散全过程的图象处理结果以及在脱壳穿甲弹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4.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脱壳动力学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的脱壳过程对其飞行稳定性与效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描述脱壳过程中卡瓣与弹体之间的气动干扰以及卡瓣相对弹体分离的六自由度(6DOF)运动轨迹,基于流体力学控制方程与外弹道6DOF运动方程,利用动网格技术,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弹托在气动力和重力作用下相对弹体分离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分离阶段的流场特性与各卡瓣、弹体气动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揭示了弹托分离过程中,卡瓣与弹体之间的激波与气流在不同分离阶段的相互作用过程。耦合6DOF方程计算了各卡瓣的运动轨迹与相应的气动参数,计算结果与文献[15]实验结果相符,表明数值模拟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相互耦合的控制方程是一种研究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脱壳动力学过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高速弹箭在飞行弹道上将会出现表面气动加热烧蚀现象,烧蚀变形将影响作用在弹上的空气动力.从而影响飞行弹道。这种烧蚀变形、气动力、外弹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变化是伴随在飞行弹道上同时存在、相互依附的。文中通过对耦合计算气动力、外弹道和气动烧蚀.研究了超高速弹箭在飞行弹道上的气动烧蚀对外弹道的影响,以某典型的超高速穿甲弹为例.得到了该类穿甲弹可接受的烧蚀界限。为今后超高速弹箭的防烧蚀技术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超声速脱壳穿甲弹二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脱壳穿甲弹发射时,脱落的卡瓣和弹体间的气动力效应将直接影响弹丸的飞行性能及威力。以脱壳超声速穿甲弹为原型,利用Fluent软件对弹丸脱壳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此过程中弹丸和卡瓣的气动力参数,并对卡瓣与弹体成不同夹角时弹丸周围的流场进行了分析比较,可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著名弹道学家、华东工学院弹道研究所浦发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经过两年多的深入研究,建立了小口径高炮用弹的外弹道气动力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及相应的程序软件。该软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给定的炮口动能及其它限制条件下,给出最优的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35mm集束穿甲弹的物理模型,使用大型流体计算软件Fluent计算了其在不同马赫数下的阻力系数分布和前腔所受气动力分布规律。为了减小脱壳时外弹托对弹芯的机械干扰需要调整前腔的尺寸,计算了不同前腔尺寸下弹前腔所受的气动力变化,为下一步脱壳分析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建立火炮系统全弹道过程仿真软件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以某口径火炮配备脱壳穿甲弹的发射过程为例,建立完整弹道过程的仿真平台,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在内弹道段上提供经典模型和一维两相流模型,在外弹道段上提供质点模型及六自由度刚体模型方便选择.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架构清晰,通用性和可拓展性强.最后通过对脱壳穿甲弹的全弹道过程仿真说明该软件能够完成弹道仿真的任务,并可以根据数据文件方便地分析全弹道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尾翼稳定的脱壳穿甲弹的首发命中率,美国陆军弹道研究所(BRL)在七十年代中开展了炮口冲击波和脱壳对弹丸精度影响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1.
瞬间!     
《兵工科技》2003,(12M):6-6
速度凝固,弹道无痕,大口径重金属脱壳穿甲弹高速出膛,铝合金卡瓣分离瞬间……  相似文献   

12.
小口径尾翼弹与尾裙弹的弹道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原 《弹道学报》1993,(2):33-39,82
作为新一代的高超音速小口径杆式脱壳穿甲弹,其弹芯结构目前主要为尾翼式和尾裙式两种形式.显然不同的结构形式在飞行弹道上的弹道特性是不一样的,但在理论上弄清这种尾部结构上的差异(尾翼与尾裙)究竟对弹芯在飞行弹道上的空气动力特性、飞行稳定性特性、速度降特性等有多大影响,以及将二者在结构简易性、成本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对比分析,对帮助最终确定采用哪种尾部结构方案,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该文主要根据查阅到的一些研究文献,结合理论分析与计算,对两弹的外弹道特性作了综合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以提高射击精度为目标的尾翼式脱壳穿甲弹习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对系统动力学方程优化目标函为量和约束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针对该优化问题的特点,选择并改进了广义简约梯度进行为优化求解的方法,举例说明了优化设计方法和软件在某火炮配用尾翼式脱壳穿甲弹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总体参数优化设计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的最优化设计问题。本文是在对其主要评定指标与设计参数间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评价函数及其综合目标函数,采用了正交设计法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同时还利用全面设计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二者参数设计选优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将这种优化设计方法应用于实际研制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总体参数优化设计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瑞士双35脱壳穿甲弹有关资料,分析了研究了它的结构特点、弹道气动性能以及基优缺点,提出可能改进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攻角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脱壳过程的影响,基于CFD的动网格技术和外弹道六自由度方程相结合,采用非结构网格和TVD有限体积格式,对不同攻角时脱壳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得出了分离过程的流场激波云图,不同攻角下弹托质心的位置变化曲线、脱壳时间以及不同分离阶段弹芯表面压力分布曲线.对比分析各参数,得到脱壳弹在正负攻角飞行时,弹托分离时间增加,不利于弹托的分离.  相似文献   

17.
旋转稳定弹的弹道相似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旋转稳定脱壳穿甲弹为对象,推导了不同口径时弹芯的弹道相似原理,得到了两弹在飞行时间、飞行速度、飞行距离、旋转速度和章动特性等弹道参数上的相似条件和相似关系。通过弹道仿真计算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弹道相似原理以及相似关系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用双弹道摆法测量垂直穿甲动量耗损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双弹道摆装置的结构特点及该项实验技术;讨论了采用此法测定14.5毫米尾翼稳定杆式脱壳穿甲弹垂直侵彻钢靶时的动量耗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弹道靶道测量技术所采用的各种正文光路,着重介绍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条中间弹道靶道所采用的菲涅尔透镜间接阴影系统的正交光路设计,以及采用该光路建成的IB-12中间弹道靶道,在首次试验中获得的高速脱壳穿甲弹炮口区飞行姿态和脱壳全过程的照片.同时对该光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也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种尾翼稳定弹改进的质点弹道仿真模型,此模型考虑了静止偏航角的估计值,以模拟尾翼稳定的迫击炮弹,航空炸弹,以及尾翼稳定的脱壳穿甲弹的弹道。这就将国际上用于放置稳定改进的质点模型扩展到尾翼稳定弹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