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政 《饰》2005,(3):F0002-F0003
~~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选@李政~~  相似文献   

2.
概述后现代主义建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艺术发展的重要形式,并且一直影响到今天的许多领域.它强烈反对现代主义的各种观点,并且坚持形式发展的多样性,可以说是杂糅了各种风格,颇有"杂家"的意味.尤其在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中,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建筑透过建筑的各种元素,我们可以感触到建筑师反映出来的建筑语义,以及他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对时尚的思考 ,从建筑美学释义的角度 ,剖析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倾向。强调建筑需要表现 ,但这种表现不应脱离建筑美的本义及其固有的内在的建筑美学法则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近代建筑的奇葩--"中华巴洛克”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近代建筑思潮中,存在着“中西建筑交融”的现象。哈尔滨作为颇具有殖民色彩的年轻城市,其近代建筑中有种独特的风格类型——“中华巴洛克”,这是基于中国传统建筑及欧洲巴洛克之上的一种近代折衷主义建筑类型,是“中西建筑交融”倾向的很好例证。哈尔滨城市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华巴洛克”建筑具有独特的发展机制及特征。本文着重探讨这一风格类型的发展机制,从总体布局和细部装饰等方面分析其风格特征,“中华巴洛克”建筑作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下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较客观的角度对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空间构成的角度,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指出,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空间环境必须学习传统文化的理论精华,并加以继承、创新。  相似文献   

6.
从空间构成的角度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对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同时指出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空间环境必须学习传统文化的理论精华 ,并加以继承、创新 .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 sm)是五十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它的产生使服装设计潮流逐渐走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巴洛克建筑艺术和服饰艺术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其在高级时装的造型、色彩和装饰性(从高级时装装饰性的平面性、浮雕性和立体性三方面论述)上的设计运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建筑与后工业社会工业产品设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在后工业社会这一大背景下诞生的后现代主义建设同后工业产品的设计进行比较,简要分析和利弊评说,以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后工业社会中的建筑,并从后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片段思想”中获得启迪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和广泛认同,人们逐渐忽视了男女之间因生理、心理差别所带来的感受差异,将男女的行为特征置于同一衡量标准之内.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与反思,从建筑的起源与女性的关系谈起,列举了古今一系列具有典型性别特征的建筑,通过调研,了解了不同性别的人对建筑与空间的不同感受,从而提出建筑设计中应关注男女感受差异的问题.采用查阅基础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调研等方法,从女性生理学的特征入手,剖析了男女的本质差别,从而对现代建筑追求功能主义与匀质空间模式无差异性的设计方式提出了挑战,强调了对女性特征和权力的重视.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在世界各地逐步关注女性问题的国际趋势之下,我们新一代建筑师也应当立足中国社会及中国女性的社会生活、社会地位等特征,深入地开展中国的建筑与空间的性别差异研究.在建筑与环境设计中以周到的考虑、精心的处理体现出对类型群体--女性的关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许多工厂为了改善厂区环境,美化厂容,促进文明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保证精密产品的质量,普遍地开展了厂区绿化工作。有些工厂还在扩大绿化覆盖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绿化、净化与“环境美”结合起来,使得井然有序、整洁美观的厂区,又增添“春季百花争艳、夏日绿树成荫,秋来果实累累,隆冬景色常青;路旁树木成行,场地芳草如茵”的景象。  相似文献   

12.
建筑与空间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社会,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和广泛认同,人们逐渐忽视了男女之间因生理、心理差别所带来的感受差异,将男女的行为特征置于同一衡量标准之内。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与反思,从建筑的起源与女性的关系谈起,列举了古今一系列具有典型性别特征的建筑,通过调研,了解了不同性别的人对建筑与空间的不同感受,从而提出建筑设计中应关注男女感受差异的问题。采用查阅基础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调研等方法,从女性生理学的特征人手,剖析了男女的本质差别,从而对现代建筑追求功能主义与匀质空间模式无差异性的设计方式提出了挑战,强调了对女性特征和权力的重视。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在世界各地逐步关注女性问题的国际趋势之下,我们新一代建筑师也应当立足中国社会及中国女性的社会生活、社会地位等特征,深入地开展中国的建筑与空问的性别差异研究。在建筑与环境设计中以周到的考虑、精心的处理体现出对类型群体——女性的关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人类迈入21世纪的今天,后现代主义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一些教育研究者也开始对后现代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对后现代主义师生观。文章通过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对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逐层分析,以求树立新型的师生观,使教学活动更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后期前后出现的两种明显的由理性与感性支配的设计风格,前者是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它的主要特征是绝对理性;而后者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它却是以一种非理性的设计风格问世。非理性主义是重感性轻理性,因此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是受感性所支配的一种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闽台传统建筑和巴洛克建筑两种建筑装饰艺术风格,解构闽台中外合壁式建筑风格,并直面中国当代建筑现状,认为我国民族传统建筑风格的回归,既不能闭关锁国,也不能全盘西化,要在即时吸收国外各类先进建筑文化的同时,坚守并发扬光大我国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独特风格,才能使我国当代建筑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代西方的一种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与反思西方现代性的弊端的过程中产生的;后现代主义者在拒斥形而上学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论旨。对后现代主义的深入研究,将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例剖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建筑外部空间序列的一系列理论和概念,以创造完美的外部空间秩序.  相似文献   

18.
建筑的各种类与分类,加上园林绿化,道路工程设施等,组成城市空间的连续结构体。本文仅从室内设计与装修角度分析。对建筑空间的美化做简化归纳,从而方便研讨创作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空间场所的追求是建筑活动的目的,而空间场所的获得总要依靠一定的形体,本文以人与形体的互动关系为线索,对建筑的基本逻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学术界都认为后现代主义的语言行为是属于一种充满质疑、反思和批判的认知范式.而对于提倡通俗文艺的今天,它所代表的意义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独特的语言方式,既充满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又对当下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有力批判.同时也应认识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网络语言的局限性.因此,本文的重点是寻求一种对时代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语言行为,以此来实现大众更好的交流,进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