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旋流—静态微泡柱分离方法采用射流充气方式,形成射流微泡。通过在气泡发生器后加一个矿化管段,形成了管流矿化。气泡发生器与矿化管段共同构成了旋流—静态微泡柱分离方法的管浮选装置。在完成充气的同时,管浮选装置主要用于矿化经过柱分离与旋流分离形成的循环中矿。1 射流充气原理与过程(图1)采用射流原理的气泡发生器结构包括:喷嘴、吸气室、喉管、喉管进口段、扩散管五部分。旋流—静态微泡柱分离方法采用循环矿浆(或入料原矿)作为射流工作介质,经过加压(压力在0.2MPa左右)的工作介质由喷嘴喷出后形成高速射流,其射流运动分成三部分:…  相似文献   

2.
在浮选工艺流程中,浮选柱是其中的重要设备之一,气泡发生器正是浮选柱的重要结构组成。对于矿浆充气和气泡矿化,气泡发生器的性能将直接决定矿物分选的效果,因此气泡发生器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极其重要。建立在多位学者对气泡发生器结构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运用射流卷吸空气紊动搅拌有利于提高流体气含率的特点,并结合新结构优势,设计并模拟优化了一种新型结构气泡发生器,即"螺旋膛线型气泡发生器"。经过实验模拟,相较于原始气泡发生器,新型结构对于气泡发生器喉管段湍流强度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脉冲射流浮选机的充气搅拌机理,基于工程流体力学计算和样机试验研究,对浮选机充气搅拌单元进行了设计和研究。研究表明:新型脉冲射流浮选机通过增加脉冲反应器,能使矿浆由连续射流状态转变为脉冲射流状态,优化矿浆的吸气能力和混合效率;在矿浆涡旋及空化作用影响下,新型脉冲射流浮选机试验充气量达到1.8 m3/(m2·min),微泡占气泡总量22%,可为浮选作业提供良好的浮选气泡。  相似文献   

4.
在自行设计的浮选柱模拟系统中,对一种新型浮选柱微泡-逆流接触式浮选柱气泡发生器的发泡特性进行系统研究;以发泡器产生的气泡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速摄像记录仪获取气泡图像,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气泡直径及速度进行提取、统计,考察气泡发生器在不同充气条件下气泡密度及气泡尺寸分布特征,探索生成气泡的尺寸和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充气量增大,气泡平均直径增大,气泡尺寸分布由变宽,微气泡数量减少;在充气量Q=4 L/min时,气泡尺寸分布比较均匀且产生充足的微气泡;气泡上升速度主要取决于充气量和气泡尺寸,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提出了该浮选柱气泡发生器生成气泡上升速度与尺寸之间的指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5.
气泡发生器的流体动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泡发生器作为浮选柱的核心部件,一直是浮选柱的研究重点。针对空气直接喷射式气泡发生器结构特点,分析了气泡发生器气体喷射出流的流体动力学模型,通过试验室和工业型浮选柱的清水气泡发生试验,修正了气泡喷射出流理论计算公式,对工业型浮选柱的大型化研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充气器生成气泡的特征参数是影响气泡表面积通量的关键因素。利用电导探针法和拍照测径法获取了充气器产生气泡的直径、速度及其分布特征。利用CCD高速相机获取了充气器的气泡分散特征。结合浮选柱的清水试验研究,分析了充气器喷嘴直径和充气压力两个关键参数对气泡特征参数影响。研究表明,KYZ浮选柱充气器能形成高气泡表面积通量的柱内分选环境。工业应用表明,KYZ浮选柱高气泡表面积通量充气器能够实现优异的分选性能。  相似文献   

7.
浮选柱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气泡发生机构的进步1 .1 水 /空气喷射式充气器的开发浮选柱的气泡发生器结构简单 ,但寿命较短 ,纺织品材料的为 2~ 3个月 ,橡胶的为 5~ 7个月 ,而且修补起来麻烦 ,操作时缺乏可靠性。于是 ,从 1 980年代后半期开始 ,开发了将气泡发生器设置在机体外部、容易修补的各种充气装置。( 1 )涡轮充气型。这是美国矿山局( USBM)开发的喷水式气泡发生器 ,在内径50 mm的充气器内充填有玻璃球或石英颗粒。该气泡发生器因为在最大压力 72 0 k Pa的高压下工作 ,所以能产生大量的细小气泡 ,调整水压和起泡剂添加量 ,可使气泡直径在 0 . 1~3 .0 m…  相似文献   

8.
乌拉尔选矿研究设计院研制的新型浮选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拉尔选矿研究设计院新研制的新型KφM浮选柱由喷射充气器、微泡发生器、中央浮选管、排料装置和泡沫收集槽组成。这种浮选柱消除了常规浮选柱听 矿粒与气泡对流运动现象。该浮选柱中有2个充气区、矿浆内的沸腾层区、2个刮泡区、2个槽内产品排料区,因此,在一台浮选设备中可以实现粗选、精选和扫选作业,该浮选柱处理能力大,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浮选矿物粒度范围广。  相似文献   

9.
气泡发生器结构性能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气泡发生器的发展,对不同充气方式的充气性能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射流混合成泡是较为先进高效的成泡方式;分析了不同气泡发生器的结构参数,并阐述了其对充气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了自吸式微泡发生器的流体动力学原理、结构参数、射流运动过程及其起泡性能。  相似文献   

10.
XFZ—8型浮选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XFZ—8型浮选柱气泡发生器的工作特性,浮选柱的新式结构,以及在选煤厂试验结果。试验证明,该浮选柱具有浮选技术经济指标良好、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运转可靠、操作方便、生产维修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