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雪 《城市建筑》2023,(15):41-43+64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滨水公共空间是苏州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苏州城市空间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滨水公共空间的现状建设情况展开分析,从住区分布、岸线开敞度、设施布局、开发强度四个方面探讨了滨水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滨水公共空间内部吸引力、增加岸线开敞度与视线通廊、差异化服务设施布局、把握公众利益的诉求等滨水公共空间更新策略,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提升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武汉杨泗港开发区概念性设计的分析,探讨了滨水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思路与手法,指出滨水城市公共空间是滨水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好坏与设计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1)
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和游客活动的重要舞台,是一个城市的真正魅力之所在。文化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灵魂,民族、城市的文化在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中留下了烙印。山海文化是连云港的文化特质,连云港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为主线,凸显海和水的文化特质,建设滨海绿地、滨水绿地、海洋文化广场等与"海""水"文化有关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4.
朱喜钢  宋伟轩  金俭 《规划师》2009,25(9):83-86
<物权法>为公民的不动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使得独享城市滨水空间这一稀缺性资源的开发商、私人社区与个人将合法地拥有本来属于非排他性的不动产物权.为更好地保护城市日益稀缺的滨水空间资源,应在城市的滨水区域划出公共的滨水区,通过建立"城市白线"的规划管理制度,确保城市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体现优质城市空间资源共享的社会公平性,形成以城市白线管理制度为核心的滨水空间公共权益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5.
反思我国滨水公共空间开发过程中的公共性缺失现象,探讨了滨水公共空间开发的公共价值观念,并在此立论基础上提出滨水公共空间开发的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颂  赖思琪 《风景园林》2021,28(9):75-81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是承载市民社会活动的重要开放空间,公共空间中多元的人群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核心要素。采用手机信令数据获取人群的聚集密度和年龄多样性,以上海市黄浦滨江公共空间核心段为案例,分析基于多源数据的年龄多样性与滨水公共空间环境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识别显著影响使用人群多样性的滨水公共空间内部与外部特征,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滨水区岸线开敞度、慢行体验、周边环境设施、居住人口密度以及交通可达性是影响黄浦滨江公共空间使用者人群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优化滨水公共空间及其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作为促进全龄友好、提升城市活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城市滨水空间公共权益的规划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经营的重要空间资源,同时也是城市居民的共有财产。从城市经营角度思考,借鉴西方空间生产理论思维,提出中国城市滨水空间生产的目标与原则,即实现滨水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并追求经济效益、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的平衡。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滨水空间被大量私人封闭式社区占据等公共权益保护不力的问题,借鉴欧美城市滨水区复兴经验和西方公共信托原则,并根据我国《宪法》与《物权法》中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认为城市滨水空间的公共权益必须要有相关法制措施和规划管理体制的界定与保护。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城市规划"白线"管理办法及其制度保障措施,以促进城市滨水空间生产惠及所有市民。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人类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地方,山与水使重庆地形富有特色,形成了特殊的山水格局,因此山城滨水公共空间是重庆不可或缺的活力带.文章以山城滨水公共空间的现状为切入点,基于城市活力视角对万州区北滨路体育馆到万达广场路段与其活力地带进行分析,探索实现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策略,使滨水公共空间能够合理发展,进而激发滨水公共空间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功能多样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君 《山西建筑》2009,35(10):13-15
从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功能演变分析入手,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包括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商业功能、旅游功能等,探讨了在现代城市架构下滨水公共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英国城市复兴运动的大背景之下,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再开发与复兴对于地方经济、地域文化及城市景观的贡献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以英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实践为案例,探讨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意义、价值、开发策略和设计理念,及其对于当前中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建设实践的启示。——栏目主持人英国经历了工业化时代的极度繁荣,作为产业空间而存在的城市滨水区成为城市生产和交通的核心。英国境内拥有发达的水域,城市滨水区对国家及城市的发展曾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公共性如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精神生活水平,并且指出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的合理表达和实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是应该给与足够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法国和美国多种城市空间街道、大型购物中心、车站、咖啡馆、广场和花园等进行简要评述,提出了当前公共空间的设计者和研究者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如何构建能够面向所有人开放的空间;且该空间可以培养彼此分享的意识,促进地方公共领域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杨猛 《室内设计》2009,(4):55-60
本文以古罗马城市的公共生活为研究对象,指出繁荣的公共生活是古罗马文明的核心,城市通过公共生活的供给凝聚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了强烈的城邦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古罗马城市大规模的公共生活所产生的城邦意识甚至比今日发达的商品社会中对城市的爱或认同感更为强烈。古罗马的城市发展留给人们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城市繁荣的本质到底是空间的繁荣还是公共生活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吴若虎 《风景园林》2011,(6):104-107
在中国各地竞相"美化"、"亮化"城市环境的背景下,公共艺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从公共艺术的角度,我们开始有机会并不孤立地看待某件城市雕塑,而是将它纳入到区域景观乃至城市空间规划中来讨论,并将讨论内容拓展到城雕之外的景观设计、公共服务设施、夜景照明等更大的范围。但受制于过往落后的艺术观念及审美惰性,公共艺术之于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5.
王晓川 《规划师》2004,20(1):62-65
城市规划是政府干预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基于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城市规划干预的主要方式。构建以公共管理模式为基础的城市规划管理模式,可有效实现城市规划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公共管理模式转变,增加政府实施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实效性,为此,必须构建城市规划的控制体系、引导体系、法规体系、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划的现实任务是解决社会共同面临的城市问题,而后者经历中国数十年城镇化的强劲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与此同时,规划师的角色也将发生转变,这意味着其工作方法和内容必然的革新。当前中国城市规划所进行的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已然成为城市中最大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在城市更新语境下规划工作如何体现其公共作用,容纳公众意见、建立公共部门与社区、市场的伙伴关系,从较多关注空间效率、美学和设计创新转向在空间资源的再分配中保障公共利益、体现社会公平、协调社会冲突,同时促进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7.
深圳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丽亚  林晨 《规划师》2000,16(5):66-69
深圳市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方面正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作者从公众参与纳入城市规划的意义、深圳市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运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几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有益于这项工作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要介绍了马宅的加建设计。与惯常做法不同的是,住宅的加建部分以一种积极的姿态重新定义了原有建筑。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许多城市交通拥挤已是不争的事实。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这一问题的一个较好的方法,而公交查询系统是方便市民的一个重要的公共服务。目前国内有不少的公交查询系统,但都存在些问题,其中主要是查询效率低。本文简单介绍了公交查询的普通算法,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如何对该算法进行改进,并比较了二者所需的时间复杂度,得出后者比前者查询效率大大提高,最后将改进算法运用到公交查询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墓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群  李桂文 《华中建筑》2008,26(2):129-131
现有城市公墓的建设存在着诸多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该文从生态学角度对公墓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阐述了生态化公墓建设的意义并提出了公墓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关链词公墓可持续发展生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