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藏式传统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民居发展至今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在中国民居发展史上独树一帜。藏式民居的空间形成与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民族习惯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其空间形成原理的分析,有助于对地域性建筑特色进行客观评价和综合性的认识,对藏式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藏式民居     
《上海住宅》2006,(10):82-85
西藏拉萨八廓街民届楼群.是围绕着大昭寺逐步发展起来的,是西藏城镇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城镇民居布局和结构为:四面楼房相围,中间为庭园,内院为回廊形式,独门独院。墙体用石块或土坯砌墙,墙厚窗小,门低矮。楼以二层和三层为多,屋顶为平预。土石结构的外墙涂白粉.窗框和窗台涂黑色,院内有水井,宅院东西两侧各有公厕。  相似文献   

3.
街巷空间中的“侵街”现象一直为 人所诟病,该种现象是使用者自发进行空间 更新的一种方式。这类更新存在于多数生活 街巷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街巷 空间自发更新的典型现象的研究,探析其外 部空间的使用及空间界面的多样化改造,提 出了空间自发式更新中功能为先、非标准化的 特点,并对该类现象进行讨论与思考,力求从 使用者的角度对街巷空间自发式更新现象进 行重新审视,为打造稳定、适用的街巷空间 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许圣泽 《四川建筑》2010,30(5):70-72
硗碛,为四川省西部著名藏乡古镇。从硗碛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入手,分析阐明了硗碛藏式民居的平面、立面特点,进一步挖掘硗碛藏式民居在处理功能、形式、以及民居与环境的关系时所提供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川、藏、甘、青、滇地区地震频发,藏式民居的震害严重威胁藏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科学评估传统藏式民居的抗震水平,以藏区最为常见的石木结构房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结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该类结构普遍具有收分墙、木构架和重楼屋盖的结构构造特点,且承重体系混杂。在此基础上,结合2014年康定6.3级地震现场震害调研,总结石木结构的典型震害特征,并探讨其震害原因。广泛收集历年来藏区所遭受的几次典型地震中藏式石木结构的震损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了石木结构的易损性矩阵及易损性指数,并与普通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易损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藏式民居石砌外墙刚度大、石砌体抗拉和抗剪强度低、房屋整体性差、各部分地震反应不协调以及缺乏专业抗震设计建造,在地震中表现出石砌外承重墙率先震坏、门窗洞口处薄弱且裂缝形态与普通砖混结构显著不同、上层破坏程度大于下层等特点;藏式民居的易损性明显高于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外围墙体承重与否对藏式民居的抗震性能有较大影响;建议震害评估或震害预测时将藏式民居单独列为一类考虑。  相似文献   

6.
汪婧  田凯 《南方建筑》2012,(6):22-25
新都桥镇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西部,是川藏交通联系的重要枢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当地的生活生产方式在“杂居文化”的影响下发生变化,本土的藏式民居从居住类型、功能布局、平面形制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最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原生建筑。这一演变过程反映出四川藏区城镇在内地化进程的推进中地域民居的成长轨迹。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硗碛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手,分析阐明了硗碛藏式民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特点及其与环境适应性的思考,进一步挖掘硗碛藏式民居在功能、形式、以及民居与环境的关系时所提供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于家村民居特色及其现状的研究分析,针对不同状况的建筑分别制定了保存、立面保护、整建和重建等四种更新策略,以保持石头古村落的传统特色,恢复村落的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9.
苏毅 《建筑与文化》2016,(10):148-150
地处云南省西北部的香格里拉县主要人口由康巴藏族组成,藏式"闪片房"是香格里拉县本地最主要的民居形式,"闪片房"屋面因特殊的构造而赋予瓦片以"闪片"名称。其屋面形态独具一格,将当地藏式民居的传统风貌高度凝练,形成了最有特色的文化符号。然而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建筑活动对当地生态造成的破坏逐渐加深;更为遗憾的是2014年独克宗古城大火毁坏了当地大量珍贵的传统民居,重建中不得不面对环境保护的问题。本文将依据测绘数据对藏式"闪片房"屋面进行分析研究,解析"闪片房"屋面风貌延续与生态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传统傣族民居更新,就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和提炼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材料和技术,创造适应现代生活的傣族新民居。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西双版纳傣族民居更新实践进行了简要总结,提出了在传统民居更新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义县传统民居特征的调查研究,提出因地制宜、因境而生、因其固然的设计立意,以义县新民居的设计实例,诠释了对传统文化、材料的二次利用、能源的低耗、空间的整合等方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李静  刘加平 《华中建筑》2008,26(3):29-31
该文以孟加拉国GB住宅项目为例,从建筑的层面介绍该项目在适宜技术和建材更新方面的情况,并结合西藏实际情况,提出和总结西藏传统民居在营建技术更新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赵龙 《城市建筑》2014,(11):145-145
加绒藏族主要分布于阿坝州的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汶川和甘孜州。本文通过对嘉绒藏族传统民居地基与墙体的施工措施的梳理,为其他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借鉴和资料。  相似文献   

14.
传统建造技术的改良和现代化应用,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实现绿色建筑生态性价比最高的技术路径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我国传统夯土建筑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黄土高原地区,对其代表性传统夯土建筑类型、分布及各类夯筑建造工艺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改良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县位于大别山内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均比较特殊,处于南北文化过渡的区域,南北文化交融处。新县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山地民居,文化习俗共融性较强,迁移文化频繁。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是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新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部位、装饰题材等的分析,对新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进行初步研究,试图归纳总结新县的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了解边界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在共融性与本土性中产生的装饰手法与特点。  相似文献   

16.
自2010年震后,玉树藏族传统民居 为外界人们所熟知,随着玉树地区的重建, 现代城市建筑文化被引入,导致当地藏族传 统民居日益遭到侵蚀而锐减,民居文化的传 承面临危机。本文从营建技艺的角度,运用 类型学的方法,对玉树地区通天河流域和南 部囊谦县典型藏族传统民居的墙体进行测 绘、分析、归纳,旨在首先为玉树地区藏族民 居墙体营造技艺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资 料,其次为当地建筑文化传承和新地域建筑 的创作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全国范围内民居 营建技艺的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温州古民居在自然和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建筑形式的研究,总结了温州传统民居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温州传统民居对当前温州新农村建设的“农改房”建造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了一些仿效传统民居的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传统民居的更新和改造过程中,对其景观环境的关注较少。通过对彝族传统民居改造中的景观利用,并对景观改造前后彝族传统民居院落物理环境的实测和问卷调查,证明了在新民居改造和更新中景观的合理利用对于提高民居居住环境质量、节省能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廖慧 《华中建筑》2010,28(11):159-162
武汉里分住宅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居住建筑形式,今天,由于各种原因里分住区环境急剧衰败,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更新方法加以改造。该文从居民的心理需求出发,调查分析里分居民的公共空间使用状态,提出里分公共空间更新需避免视线监督的观点,并从居民的自发改造行为中获得启示,提出里分公共空间更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燕萌 《城市建筑》2014,(12):240-241
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将传统窑洞民居改进并提出合理化现代创新理念的拓展是当下与时俱进的主要方向,其建筑核心理念与建筑美学价值是当下最值得思考与探究的课题,这对传统窑洞民居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