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两相区热力学性质的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压力和比焓为已知参数,采用二次多项式与分段低次插值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种混合制冷剂在两相区内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拟合,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实际生产过程,建立了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充注模型,并以HFC32/HFC134a(30/70%)为例进行了相应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替代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制冷剂R22的替代工质R407C的研究现状,指出新工质的替代应以实验研究为主,并从安全性、热力学性能、传热性能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使新工质能最大限度地适应现有的制冷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4.
近共沸混合制冷剂充灌量对冰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近共沸混合制冷剂充灌量与冰箱性能及运行参数间的关系。这些参数包括冷却速度、耗电量、冷藏室温度、冷冻室温度、冷凝器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等。为进一步提高替代工质冰箱性能提供了依据,并为近共沸混合制冷剂充灌量优化模型的验证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非共沸混合工质通过毛细管时亚稳态流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对非共混沸混合制冷剂R22/R142b在毛细管内流动过程中亚稳态流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测取了在不同的流动工况和不同的工质混合比下的温度和压力沿毛细管长度的分布,通过工质混合则求取了各测点的热物性参数,再由图示法确定亚稳态流的定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非共混合工时,毛细管内仍然存在着亚稳态流现象,同时,指出了对非共沸混合工质在毛细管内汽化过程中的亚稳态流现象进理论分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流程布置对非共沸制冷剂空冷冷凝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非共沸制冷剂空冷冷凝器的分布参数模型 ,并以R40 7c为例通过计算比较了 6种制冷剂流程布置的空冷冷凝器的性能。在 6种流程中 ,以逆交叉流程布置为最佳 ,以顺交叉流程布置为最差。最佳与最差流程布置的冷凝器尺寸的差别随制冷剂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 ,在质量流速为 30 0kg/m2 ·s时可达 5 1 %  相似文献   

7.
非共沸制冷剂对翅片式冷凝器和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替代R12后,凝结、蒸发过程中气液相界面传质阻力对翅片式冷凝器和蒸发器传热系数的影响;以具体冷凝器和蒸发器为例估算了传热系数降低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非共沸混合工质R22/R142代替R142的优点。以最高温度70℃、压力不超过1.9MPa为目标的试验表明:其制冷量提高55~75%,应用于高温空调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房间空调器上采用近共沸混合制冷剂HFCF22/HFC152a的计算机模拟计算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HCFC22/HFC152a的能效比EER较HCFC22高出6.25%,制冷量仅下降0.6%,取得了一定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典型干工质R245fa和典型湿工质R152a为组元的按不同质量比例组成的M1、M2和M3这三种典型的非共沸混合工质,在设定工况下对其应用于螺杆膨胀机双循环低温余热回收系统性能进行理论研究。针对非共沸混合工质相变时发生温度滑移以及螺杆膨胀机压降小,出口参数高的特性,系统中引入内部回热器。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混合工质可拓宽螺杆膨胀机双循环系统的工质选择范围并且混合工质换热过程与变温热源能很好的匹配,从而可以减少传热温差带来的不可逆损失,同时使用混合工质可降低系统工质质量流量;非共沸混合等墒工质在设定工况下循环效率不是最高,但膨胀比最小,可减少膨胀机体积,降低设备制造成本;非共沸混合工质应用于螺杆膨胀机双循环系统时,引入内部回热器能够使循环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碳氢制冷剂热力性质的快速计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将Cleland制冷剂热力性质简化计算公式[1.2],推广用于碳氢化合物R600a和R290的热力性质快速计算;同时,探讨了用于建立制冷装置动态仿真的制冷剂热力性质简化计算公式体系的几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双温冰箱制冷循环的节能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跃红  葛新石 《流体机械》1996,24(6):57-59,43
通过将双温冰箱理想化成两冷源的恒温热源系统,在给定对数平均传热温差的前提下,讨论了对应于双温冰箱非共混合制冷剂循环的劳仑兹循环相对于逆卡诺循环的理论节能潜力及冷藏室和冷冻室制冷量分配比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混合工质凝结换热系数常用的三种计算方法作了分析比较,同时利用收集到的混合工质局部凝结换热系数的实验数据,对文献中给出的计算式以及用Bell-Ghaly法计算的准确度作了对比,得出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采用Bell-Ghaly法时,注膜热阻用修正Shah公式计算的准确度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螺旋隔板和花瓣管在冷凝过程中的强化传热性能 分析,从理论上阐明了由螺旋隔板与花瓣管配搭形成的冷凝器可有效地强化非共沸混合物蒸 汽的冷凝传热。  相似文献   

15.
近共沸混合制冷剂R410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石毅登  田怀璋  张小艳 《流体机械》2004,32(9):60-64,48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制冷空调系统替代制冷剂的有关研究,制冷剂R22的替代物R410A的安全环保性、热力学性能、蒸发冷凝换热特性、在节流元件中的性能以及对现用压缩机及润滑油的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该工作对新工质R410A如何更好地适应现有的制冷空调系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最小熵增法编程确定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最佳组分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勇军  王惠龄  何国庚 《流体机械》2006,34(9):65-67,49
以非共沸混合工质在蒸发器中沿程温度分布变化所导致传热不可逆熵增为目标函数,建立混合工质与冷媒水在蒸发器中的稳态换热模型,以换热温差最小值为基准,编程分析计算得出二元混合工质R290/R600在不同组分比下的相对熵增,选取其中最小值对应组分比为最佳组分比。  相似文献   

17.
高温热泵系统中非共沸工质的非完全冷凝现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完善高温热泵系统的性能,首先针对非共沸混合工质进行了理论循环研究,论述了非共沸混合工质在系统冷凝器中发生非完全冷凝的可能性,并分析了该现象对系统参数造成的影响。然后,针对非完全冷凝现象设计了试验方案,并在水-水热泵试验台上进行了多流量、多温度和多频率的试验研究,成功地捕捉到非完全冷凝试验现象,而且初步发现了该现象和部分系统运行参数之间的关系,这可为合理制定高温热泵的调控策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船用冷藏空调装置制冷剂替代所面临的问题,以船用冷藏装置为对象,进行了制冷工质替代的热力计算,通过对制冷装置采用不同制冷剂时制冷量、工作压力、制冷系数和环保性能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择优选取R407c作为船用制冷装置最佳替换工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水平管内强制对流蒸发换热计算经验公式,该式简单准确,对142个实验数据的计算表明,误差小于10%的数据点占90.14%,最大相对误差为23.67%。文中提供了确定非共沸混合工质热力性质和热物性的方法,并指出在强制流蒸发工况下,传质阻力对换热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R22/R142b用于高温空调的试验,与使用纯R142b对比,表明使用R22/R142b功耗增加冷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