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搭建一种单管强化传热的新型测试装置,能应用于干式蒸发、管内冷凝、管外蒸发和管外冷凝。分析了9.52mm,长度为3.4m的内螺纹铜管在蒸发温度分别是5℃和10℃,冷凝温度分别是35℃和40℃时,制冷剂R22、R410A的传热系数,结合实验原理,说明本装置可以完成对不同制冷剂的单管传热性能的测试,为高效换热管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热泵干衣机的应用特点,介绍了热泵干衣机用线性压缩机的设计过程与优化方法,并进行了系统性能分析。设计的线性压缩机样机作为热泵干衣机可以实现70%以上的压缩效率, 压缩效率受工况条件影响较小,随冷凝温度的降低略有下降,而随蒸发温度的降低略有增加。但热泵循环制热能效COP受工况条件影响较大,冷凝温度越低或者蒸发温度越低,制热COP越高。在冷凝温度63 ℃,过冷度0 ℃,蒸发温度7 ℃,过热度3 ℃的工况下,制热COP可以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3.
对太阳能热泵系统运行中压缩机的性能以及系统整体的运行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于两者有很大的影响,蒸发温度越高,其制热性能越好,蒸发温度每提高4℃,系统制热量可以升高0.6~1kW。系统的制热水的出水温度达到了55℃,满足冬季的制热需求。系统的平均COP值达到4.1。  相似文献   

4.
陆国强  胡连方 《流体机械》1995,23(10):60-62,33
对硫氰酸钠-氨吸收式制冷的计算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硫氰酸钠-氨溶液蒸汽压及焓的热力计算关联式,得出了硫氰酸钠-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COP与发生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之间的理论关系,讨论了硫氰酸钠-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发生温度设计的可行范围,对系统的最佳设计状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标准适用于制冷剂为 R 12、R 22的热力膨胀阀。冷凝温度: 25~ 55℃;蒸发温度: 10~-40℃。在 5℃蒸发温度下,最大名义容量为:R 12:≤100×10~3kcal/h(116.3×10~3W);R 22:≤200×10~3kcal/h(232.6×10~3W)。  相似文献   

6.
以经济器补气的准二级压缩循环为研究对象,在40~65℃循环温升下选取R1233zd(E)、R245fa为代表性高温热泵工质,建立循环分析模型,调用软件Refprop查询工质物性进行理论仿真,在与单级压缩循环对比中分析了中间补气压力、一级压缩容积比、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循环制热量、压缩机功率、COP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温度45℃、冷凝温度110℃的高温工况下,准二级压缩循环的制热性能优于单级压缩循环;最优相对补气压力系数1.1~1.3处,R1233zd(E)、R245fa的COP分别提高8.7%和11.1%;COP随一级压缩容积比增大而减小,工质COP减小率分别为2.7%和2.2%;COP随蒸发温度升高而增大,工质COP增加率分别为10.1%和10.7%;COP随冷凝温度升高而减小,工质COP减小率分别为9.7%和10.8%。  相似文献   

7.
对自然复叠制冷系统制冷剂选择、循环流程设计以及热力计算进行了研究,建立了R23/R134a自然复叠制冷系统实验装置.自然复叠非共沸制冷剂的沸点间距按大致等分的原则选择,一般沸点间距40~80℃.研究指出完成自然复叠制冷循环热力计算需要已知以下4个重要参数:冷凝温度、蒸发温度,以及冷凝压力、蒸发压力、浓度3个参数中的2个参数.制冷循环流程设计时,增加分凝器,可以提高低温回路制冷剂浓度;在低温回路节流阀加延时开关,可以缩短自然复叠制冷装置启动时间.R23/R134自然复叠制冷系统实验装置,最低蒸发温度达到-55~C左右,合适的R23/R134a充注浓度约在29.4%~41%之间.研究结果对自然复叠制冷系统的产品设计过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冷凝温度下两级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汽车尾气所含的高温余热作为驱动热源的喷射式制冷系统,并搭建了试验台进行试验。为适应实际工况中较高的冷凝温度,两级串联喷射器被应用在本系统中。为了能有效使用如汽车尾气中的高温余热,本系统选用水作为制冷工质。喷射系统在发生温度150℃,冷凝温度54℃,蒸发温度13℃的工作情况下进行设计。并在设计的基础上在不同工况下运行。试验比较了发生温度在130150℃区间变化,蒸发温度由13150℃区间变化,蒸发温度由1330℃变化时COP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可初步表明两级喷射式制冷系统可以在高冷凝温度条件下进行工作,但效率并不理想,喷射式系统在余热充足的特定场合中的使用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发展大气气溶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仪,研制了一套可用于调谐和控制气溶胶粒子在线添加基质蒸发/冷凝装置的温度测控系统.该系统以高性能的PIC16F877A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变速积分PID控制算法分别对加热池和冷凝管温度进行控制,单片机通过串口与计算机通信,在计算机上可以设定和显示温度以及温度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加热池的温度控制精度达±0.3 ℃,冷凝管的温度控制精度达±0.1 ℃,满足了气溶胶在线添加基质对温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制冷、空调系统自动控制中,通常以蒸发和冷凝压力作为被控对象,故压力传感器被广泛采用。为降低传感器成本,在小型房间空调器系统中采用冷凝器和蒸发器两相区的温度来反映系统的冷凝、蒸发压力;对于较大容量的多室内机直接影响胀式空调系统(VRV空调系统),如今一般采用两个压力传感器来分别检测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这里利用制冷循环特性提出了一种用2只温度传感器来代替两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压缩机吸、排气压力的“压缩机吸、排气压力检测回路”,实验结果表明,该回路在压缩机吸气过热度为2-15℃范围内,其动、静态特性均能较好地检测压缩机吸、排气压力条件下的饱和温度,可代替两只压力传感器应用于较大容量的制冷系统。  相似文献   

11.
R22/R142b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其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是变化的。混合制冷剂浓度、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的不同,都会导致其最高冷凝温度、最低冷凝温度、最高蒸发温度和最低蒸发温度发生变化。因此,压力、温度和浓度等参数的选取是R22/R142b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溶液热力学的有关定律,采用严密的数学推导及定性分析导出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式,并绘制相关曲线和图表,为R22/R142b的应用提供了方便、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了提高水-碳钢热管工作温度的途径,利用改变蒸发段长度和冷凝段长度的比值的办法,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爱因斯坦单压吸收式制冷循环装置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型单压吸收式制冷装置,通过对该系统建立热力学模型,应用P-T方程和P-R混合规则模拟出系统中正丁烷-氨、氨-水工质组的相平衡参数曲线,和各状态点的状态点的初始参数,探究了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发生温度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系统COP及制冷量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冷凝温度升高而降低,系统COP呈下降趋势,冷凝温度上限为48℃;当发生温度在100~120℃范围变化时,系统COP随发生温度升高而增加。相对而言,系统COP对发生温度的变化最敏感,发生温度次之,再次是冷凝温度。模拟结果为后续试验台搭建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空调用滚动转子压缩机变冷凝温度和变蒸发温度的实验结果,分析了制冷量、电机功率、制冷系数、工质循环流量以及排气温度与蒸发温度、压比的关系,由此得出该压缩机可以应用到冷冻及冷藏等装置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并联式压缩机组水冷式测试台,对压缩机不同开启状态下,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排气压比等工况条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选用制冷量、COP、压缩机功耗、制冷剂流量作为机组性能衡量指标。试验结果显示:系统制冷量和COP均随蒸发温度的降低、冷凝温度的升高、压比的增加而减小,制冷剂流量随蒸发温度的升高、冷凝温度的降低、压比的增加而增大;压缩机功耗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压比的增加而升高,但其受蒸发温度的影响并不大;最后基于试验数据,使用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对制冷剂流量、压缩机功耗的预测模型进行拟合,预测模型可实现对系统参数的高精度预测,其预测平均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比CO_2与常规工质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中的性能,运用当量温度法理论对两者进行了分析。分别比较了当量蒸发温度为0℃或当量冷凝温度为40℃时,CO_2与常规工质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中的COP和制冷量、制热量随当量冷凝温度和当量蒸发温度的变化情况;计算了不同吸气过热度下回热循环与基本循环的制冷系数的比值。结果显示,基本的单级CO_2跨临界循环的性能和制冷量、制热量低于常规制冷循环;在添加回热器后,CO_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高温热泵系统中,压缩机频率对系统循环参数影响规律,本文在R410A高温热泵试验台上,在较大频率范围内(40~120Hz)对各循环参数如蒸发温度、冷凝温度、排气温度、压比、过冷度、过热度等与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冷凝温度、排气温度、压比、过热度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蒸发温度,过冷度随频率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以往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的气液分离器放置冷库外部造成冷量损失的问题,设计了带有双蒸发管组冷风机且气液分离器放置内部的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并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库温和不同冷凝温度对两种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压缩机功率等参数影响。结果表明,重力再循环采用双蒸发管组冷风机后,在库温-20,-25,-30℃工况下,相对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增加8.81%,9.27%和10.51%,在冷凝温度20,30,35℃工况下,相对于直接膨胀式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增加5%~10%,因此带有双蒸发管组冷风机的重力再循环在低温下运行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王枫  陈征  郭强 《流体机械》2016,(4):7-10
研究了不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容积效率的变化。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试验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工况下制冷剂质量流量的监测,定量分析了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变化规律。试验中采用某型号不同功率压缩机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压缩机的容积效率随着蒸发温度的降低和冷凝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特别是在当蒸发温度低于-35℃时,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已经小于50%,严重影响了压缩机的能效。对于不同功率的压缩机,随着蒸发温度由-15℃下降至-40℃,其容积效率从70%多降至30%左右,功率越小的压缩机,容积效率下降得越快。特别是低蒸发温度对小功率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影响比较大,其下降率接近60%,容积效率只有30%左右。试验研究为制冷系统的性能改进提供参考,在低温制冷系统的设计时,一定要合理选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以实现节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一)试验结果部分随着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制冷用透平压缩机的需要日益增加。制冷机械战线上的广大职工,本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积极发展新产品,新品种,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炼油厂规模愈来愈向大容量发展的要求,一机部决定由北京冷冻机厂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参考某国进口的一台蒸发温度为-20℃,冷凝温度为 36℃,容量为250万大卡/时氨透平压缩机,自行设计蒸发温度为-20℃,冷凝温度为 38℃,容量为500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