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5)
互联网催生了"网红"这一新兴职业,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受"网红"文化影响最深。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探究大学生对"网红"现象的态度调查发现,"网红"文化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大学生已经深受影响。大学生群体对"网红"现象的态度呈现年龄、性别以及内容差异。因此需要从教育以及技术手段等多方面规范大学生"网红"现象。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
伴随网红发展而来的网红效应及其热度现象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经济中的一种新模式。国内的网红效应呈现出传统和现代两种盈利模式,作为网络主力军的大学生必然也与网红效应密切相关,因此探索网红效应中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同时从消费者行为学学角度深入分析了网红效应下大学生参与全民直播、网红直销、产品定位的相应原理,最后对网红效应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Z1)
<正>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大学生的网络参与度较高,思维活跃、注重自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自由意识、权利意识,网络为其打开了信息传播的便捷之门,信息在网络中的共享、传递对大学生择业观具有显著影响。择业观,即个人在就业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选择职业的想法和存在的观念,以及其付诸实践的过程等[1]。影响择业观的因素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在这两种不同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5)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网红群体的规模不断壮大,其影响力和号召力与日俱增。网络红人群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网红群体依托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增加大学阶段的网络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7)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归结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有:大学生不够成熟稳重,不能思行结合;就业目标不明确,跟风现象严重;存在消极依赖思想;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态。外因有:人才市场供过于求;高校人才培养上的偏差;缺乏全面的职业指导。因此,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尤其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大力推行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
网红,作为新时代的新型词汇,从不同的层面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了解他们对当前网红现象的认识与看法,并听取对社会风貌、就业方向、经济结构影响等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0)
伴随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到来,使国民生活以及大学生学习更加便利,但同时网络平台中的网贷信息,对大学生正确的三观以及思想观念均产生了反向影响。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避免网贷信息的侵害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对"互联网+"领域大学生网贷的成型机理进行深入探索,最终提出了大学生网贷切断架构,以期为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唐进 《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146-150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择业目的受专业、性别、来自的城乡类别等因素的影响显著;大学生对择业地区的选择受是否是独生子女和来自的城乡类别等因素的影响显著;大学生对理想单位类型的选择受专业、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显著;大学生对理想职业类型的选择受年级、专业、性别和来自城乡类别等因素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正确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职业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1]。做好大学生职业素养,能够提高自身职业竞争力,对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大学生职业素养辅导的客体之一[2],辅导员职业素养——"6素"即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和信息素养,对于构建全程化的职业素养体系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
网络贷款在为大学生提供资金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隐患。一些网贷公司不顾大学生的还款能力,低门槛发放贷款,借钱便捷、快速,使得很多学生加入到校园贷行列。导致大学生网贷风险事件频发,社会影响恶劣。本文从大学生网贷的背景、成因、危害及如何防范大学生网贷风险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应加强大学生网贷安全教育,加强网贷公司监管,加强大学生征信监管,从而防范网贷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