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Planning》2021,(1)
"新工科"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的社会需求导向性,体现了信息化条件下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和融合对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特别是"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新要求。需着力从确立"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明晰"新工科"人才能力矩阵、明确"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核心,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再革命",创设有利于"新工科"人才成长的"场域",推动OBE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5):163-164
"新工科"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为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优化的重要契机。为积极响应"新工科"的教育发展理念及方针,以设计生产实践和设计人才培养为最终目的的设计教育也应当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进行创新性改革。本通过分析总结新工科教育工作的重心,探讨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新思路,实现以社会产业为需求导向,以协同创新发展为共同愿景,加强艺术设计教育和跨学科交叉融合,保障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提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应体现"四位一体"综合创用能力的课程目标。将"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应用于全国城乡规划专业"7+1"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从校际协同、校内协同及校政企等多个层面阐述了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施措施,提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本科联合毕业设计改进策略,以期为地方高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助推新工科建设下城乡规划教育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4)
自"新工科"建设提出以来,得到了国内高校的高度重视,各工科专业针对"新工科"内涵建设在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课题组结合传统工科专业矿物加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矿物加工"培养理念陈旧、模式单一,课程设置单一,教学设施平台单一"等特点,同时针对专业本身面临着"资源复杂化、工程技术自动化、就业方向多样化"的趋势,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树立"新工科"理念、课程设置改革、产学研相结合、条件制度保障相结合的新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3)
新工科是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壮大的重要机遇。当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的新工科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人财物资源的短缺性、教育资源整合的艰巨性、"责权利"问题的复杂性、教学管理的繁杂性等共性问题面前缺乏改革的勇气和信心。针对这些问题,南华大学谱写了新工科建设的"变观念、明要求、建策略、育人才"四部曲,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7)
在描述传统工科内涵、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给出新工科的由来、新工科何以为新以及我国高校新工科专业分类发展的思路,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机遇。最后从课程内容设置的改革、学习方式方法和实践教学的改革等方面就如何开展机械故障诊断硕士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为更有效开展教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3)
为适应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2017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改革及方向,并先后推出"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改革纲要,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该文以"新工科"理念为切入点,分析高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双师型教师塑造、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下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方式,促使其更适应经济的发展,以期为新科技革命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
大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在产教融合建设中从实践教学环节、"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群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重构优化,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新经济新产业需要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教学理念及模式亟需转型,应提高学生大工程观意识,注重系统概念与细节知识相结合,高校"金课"建设当属第一生产力。文章以西华大学工程造价专业计量与计价类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为背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未来计划、课程改革后课程特色进行了探讨,为工程造价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已经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许多高校教师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身体力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普遍和共性的问题。本文就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中存在的普遍和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大量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指出破解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瓶颈的方法,提出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供广大高校专业课授课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1)
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实际,尝试探索适用于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LU-OBE工程教育模式,在现有的实施框架中有效融入CDIO与"学习产出"OBE工程教育理念,并从专业预期、课程标准、教学实施、能力模型、考核方法等5个层面进行改革实践,构建模块化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计划作为工程教育转型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返本开新为目标,以协同育人为方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与长足进展。同时,把"新工科"建设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催化剂",系统推进工程教育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与文化创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与变革。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9)
我国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当前尚存在理念滞后,治理结构单一,组织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以及制度与运行机制缺失等困境,一定程度导致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堪忧。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推进"新工科"建设等背景下,我国高校亟需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并应大力推进创新与发展,突破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之困境,采取由理念重构、结构优化、职能改进、制度与运行机制完善等构成的"3222"路径模式策略。  相似文献   

14.
针对建筑类专业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以创新型、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为核心,对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类专业进行系统改革与探索,主要内容包括适应新工科教学理念的人才培养定位的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的凝练、课程体系的建立、知识模块的分解、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计划的编订、教学内容的完善以及达成度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15.
李翠玉  吴晓露  萧毅 《建造师》2010,(6):111-112
地方工科院校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亦是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基地,切不可脱离实际盲目发展。地方工科院校要牢固树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结合地方实际,发扬传统办学特色,搞好教学定位,走产学研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推进人性化的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体育教育人性化的改革包括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方法等三个方面改革,通过改革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7)
地方本科高校以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应用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化教学体系改革的影响和现实的重要意义。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转型过程中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出发点,重点对Fab Lab实验室进行建设和管理,通过学校的Fab Lab实验室的运作实际案例来分析其教育理念和构建原则,探讨以Fab Lab创新模式来设置实践课程,引导转型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专业认证、特色办学等各个环节的战略目标发展,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为区域培养更多的应用技术复合型创新实践人才,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大力推动"双师双能"型和创客教师的培养及学科的合理安排,在人才培养转变的需求下,可有效完成高校创新强校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和创新实践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1,(10)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从课程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课外教学体系、教学师资、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这些具体措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其他地方高校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内高校在工程造价教学方面仍有诸多不足,课程缺乏实践性,技术型人才教师缺失,教学方式落后和教学实践基地不能充分利用等,导致培养的人才专业水平不够,不能满足行业需求的同时学生就业质量也不高,尤其是在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认证体系。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OBE理念提出新工科下课程建设改革,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以期提高高校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1)
高等学校工科课程具有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的特点。单独依靠传统课堂理论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也不利于学生全面知识体系的形成。针对工科高校这一普遍存在的状况,结合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开放式教学方式,项目组以专业课交通安全为试点课程,并对其教学理念、开放式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