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7)
审美教育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学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审美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学习语文中的好词佳句,学习语文中的好的意境,也能够学到语文中的一些好的精神品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审美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本来就是息息相关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就包含很多的审美教育因素。本文旨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意义和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审美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8)
审美教育就是说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欣赏来净化人们的心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还是非常重要的,审美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好的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审美教育。本文旨在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意义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2)
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课文都具有丰富的审美教育特性,教师借此对学生进行审美渗透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文从审美教育入手,提出了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教学策略,为语文教育的丰富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价值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当下,如何让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课堂相结合,如何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以构建文化审美课堂,这些都是应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据此,旨在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策略,探究小学语文美育教学价值,希望能对其他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9)
审美教育指的是通过欣赏美好的事物来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小学语文教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审美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学习教材内容,并且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让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本文探讨了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现行的大语文观念认为,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身心发展、正确的审美角度、良好的思维方式是当代语文教育立足的基点。语文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情感的教育,是一个发掘美、感受美的过程。在传统教学模式僵化的当代课堂,如何重拾审美情感教育应该是当代教师所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5)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学科承担审美教育这一重任。美育通过审美的方式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作用,加强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让语文美育流于形式,这就决定了小学语文实施美育是一件迫切和必要的工作。语文教学重在其人文精神,要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就要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面对这样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31)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素材,语文教学中发现、研究、利用和转化这些素材,渗透审美教育,培育和发展学生审美素养,既是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必须,也是语文课程特点的反映。结合统编一年级教材,阐述如何从审美教育的视角用好教材插图,提高语文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7)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情感教育,社会美教育等。在当前形势下,语文的审美教育研究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文学作品本身孕育了美,生成了美,它是心灵自由翱翔的天空,是思想尽情展示的舞台,语文教学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里的字、词、句基础知识教学,作品中的阅读、赏析都体现了各种各样美的形态。语文教学离不开美的熏陶,它始终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从美育学上探求语文教育的"美",以促使学生自由心灵的建构,从而注重语文教育目标的美育要素【2】。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9)
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枯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人物美,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