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2.
南方黔中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采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学武 《石油物探》2007,46(5):514-520
南方黔中地区地表出露不同地质年代的碳酸盐岩地层,地表起伏剧烈,地层倾角大,表层破碎,岩性复杂,表层结构纵、横向变化大,激发和接收条件差;溶洞、裂隙发育,散射严重;面波、折射波发育,次生线性干扰强;目的层埋藏深度变化大,断层发育,地腹构造复杂,构造部位的成像效果差;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反射能量弱,信噪比低。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适合于黔中碳酸盐岩裸露区的地震资料采集方法。对采集因素——道间距、最大炮检距、覆盖次数、激发井深、激发岩性、激发药量、检波器组合方式等进行了细致分析,确定了小道距、长排列、高覆盖次数、深井饱和药量激发、多串检波器组合接收的采集方法。实际应用表明,采用该采集方法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提高了断层和地腹构造的成像效果,可以满足碳酸盐岩裸露区的勘探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下组合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贵祥  贺振华  朱铉 《石油物探》2006,45(2):157-168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下组合”油气勘探领域广泛,但地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通过近几年的勘探实践,形成了一套实用的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基于饱和激发概念的激发方法、多检波器组合接收技术、小道距高覆盖次数变观观测技术、浅层反射法与微测井相结合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盒子波调查干扰波技术、针对目标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试验方法与试验资料量化分析技术和复杂山地测量技术、SPS实时监控技术、适应不同地表的钻井成井技术、闷井方法、精细表层结构调查方法、综合静校正技术等。应用这些方法技术,在黔中-川东南三叠系-震旦系碳酸盐岩裸露区获得了可用于构造解释的高品质地震剖面;改善了米苍-大巴山中央造山带推覆构造南沿的地震资料品质,发现和落实了一批构造和岩性圈闭;在江南隆起前震旦系变质岩出露区得到了高品质的地震剖面;提高了中下扬子平原水网地区地震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南方碳酸盐岩地区地震采集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方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地形高陡,地下构造复杂,勘探区因裸露碳酸盐岩的存在,致使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制约了这些区域的油气勘探进程。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在这些地区开展了多轮采集技术方法攻关,取得了较好的攻关成果,资料品质得到了提高,地下地质特征更加清楚。以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多年来的采集实践为基础,从目前的采集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对碳酸盐岩裸露区的表层调查方法、观测系统设计、激发接收因素的选取等方面提出见解和认识:南方碳酸盐岩地区的地震勘探要围绕着如何提高资料信噪比来开展;上述地区的地震勘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项技术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石油钻探技术》2003,31(2):41-41
20 0 3年 1月 1 7日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对四川省宣汉县境内的重点探井毛坝 1井进行中途测试 ,喜获 33× 1 0 4m3 / d、无阻流量超过 1 0 0× 1 0 4m3 ,基本上不含硫的高产天然气流。毛坝 1井获得高产的气流层属飞仙关组 4段底部和 3段顶部的灰岩和白云岩层 ,是川东北地区新发现的产层。该层构造圈闭面积 1 7.37km2 ,幅度 35 0 m。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该井所在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毛坝场背斜具有良好的封盖性能 ,而且扩大了川东北地区的勘探领域 ,现实意义重大。前期勘探研究成果表明 ,毛坝背斜飞仙关组构造 -岩性复合圈闭…  相似文献   

6.
从四川盆地解读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   总被引:26,自引:11,他引:15  
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具有气多油少,油气层纵横向叠置展布,气田规模大小不一,储层总体致密、但不乏优质储层,油气田圈闭类型多样、以背斜圈闭为主5个鲜明的地质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叠合盆地性质的海相碳酸盐岩发育区,克拉通沉积时期古隆起的形成与发展,准确查明海相储层分布和目的层局部构造地腹形态,坚持有目的层、不唯目的层、重在发现的重要技术原则和发展先进实用的勘探技术等影响海相油气勘探成效值得重视的5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江汉石油科技》2010,(2):14-14
<正>《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及评价研究》项目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达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由江汉石油管理局测录井工程公司李春梅、袁明前、冯爱国等完成,获2009年度江汉油田科技进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四川盆地地震勘探的基础上,着眼于海相地层的采集技术研究.四川盆地地表出露着不同地质年代的碳酸盐岩地层,地表起伏剧烈,地层倾角大,表层破碎,岩性复杂,激发和接收条件差;面波、折射波发育,次生线性干扰强,散射严重;目的层埋藏深度变化大、断层发育,地腹构造复杂,构造部位叠加成像效果差,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反射能量弱,信噪比低.针对这些问题,重点结合四川盆地海相地层地震勘探的研究成果,着重研究讨论了四川盆地地震采集方法的适用性,通过特定的激发、接收及观测系统设计,对四川盆地典型地区进行了采集试验,大大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和对地下断层、地腹构造的识别能力.研究表明:采用小道距、高覆盖次数、长排列接收,激发接收工艺优化是解决四川盆地海相地层地震勘探采集资料品质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南方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导致了中、古生界油气演化的复杂性,产生了成因多样、成藏规律复杂的油气藏。按成因分析角度出发,可将南方中、古生界油气藏分成原生油气藏、次生油气藏和再生烃油气藏。储集空间类型有孔隙型(鲕滩和生物礁)、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和孔隙—裂缝型,各储集类型主要受特殊的沉积成岩相带和构造所控制。有效的保存条件及成藏要素在时间及空间的良好匹配关系对南方中、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成藏具有重要意义。指出了未来勘探方向:寻找具有次生、再生烃气源和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遭受淡水淋滤而形成的次生孔隙或海水与淡水混合作用而成的白云石化储层及微裂缝储层,寻找加厚的生储盖组合区域。  相似文献   

11.
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三期成烃成藏过程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13  
川东北地区构造运动复杂,导致油气成藏过程复杂,为细化该区油气成藏史,对白云岩储气层中的固体沥青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成岩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印支期(T2)末,上奥陶统五峰组(O3w)一下志留统龙马溪组(S11)生成大量低熟稠油,此时,上二叠统长兴组(P2ch)生物礁相中孔隙发育,形成储集空间;二叠系(P)烃源岩及O3w—S1l烃源岩在燕山早期(J2)达到生成原油或轻质油高峰,上述两个时期形成的油气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00~150℃;在燕山晚期(K2)一喜马拉雅期,早期形成的油气藏与烃源岩及分散可溶有机质发生热裂解生成干气,形成现今的天然气(甲烷)藏。因此川东北地区存在三期成烃成藏过程,分别是印支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图7表2参26关键词:四川盆地;普光气田;海相碳酸盐岩;成烃成藏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三大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解剖研究,将我国碳酸盐岩圈闭和油气藏划分为构造型、岩性型、地层型及复合型等4大类21种类型。其中,岩性圈闭可划分为生物礁圈闭、颗粒滩圈闭及成岩圈闭;地层圈闭可分为块断古潜山圈闭、准平原化侵蚀古地貌圈闭、残丘古潜山缝洞体圈闭、似层状缝洞体圈闭、地层楔状体圈闭及地层上超尖灭圈闭。我国陆上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主要由中低丰度地层型和岩性型油气藏群构成。台缘带发育的生物礁油气藏与颗粒滩油气藏沿台缘带呈"串珠状"分布;准平原化侵蚀古地貌油气藏群呈"团块状"分布;缝洞油气藏群受缝洞储层发育层位控制,呈"似层状"大面积分布。大型古隆起及斜坡带、台缘带是岩性、地层油气藏集群式分布的有利区,油气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层系多、累计厚度大,在川渝地区天然气储量和产量贡献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岩石类型、物性特征、储层类型等基本特征分析入手,研究和总结了盆地内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和分布预测思路。盆地主要储集岩类型是颗粒白云岩、藻(礁)格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石灰岩次之;物性总体上具低孔、低渗的特征,局部地区发育的优质储层是重要的勘探对象;储层类型可分为裂缝-孔隙型、孔隙型、裂缝-孔洞型和裂缝型4类;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有利沉积相带分布、白云石化作用、3期岩溶作用等因素控制。针对生物礁、颗粒滩等相控型储层,精细沉积微相刻画是储层分布预测的有效手段;对于风化岩溶型储层,区域性和重点目标区的岩溶古地貌恢复可为成藏区带评价和储层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湖相与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条件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布特征、沉积环境、岩石类型、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生烃模式等方面的对比,讨论了湖相碳酸盐岩和海相碳酸盐岩两种相同岩性、不同沉积环境烃源岩生烃条件的异同。海相与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基本上都含有不同量的泥质成分;它们的干酪根类型一般以Ⅰ型或Ⅱ型为主;有机质赋存形式无太大差别,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中可能存在更多的无形态有机质;海相碳酸盐岩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而湖相中有机质含量则变化很大;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的生烃模式相比海相研究薄弱,但其二次成烃作用不容忽视。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的形成条件受到较多因素的控制,针对高有机质丰度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形成的生物地球化学及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关键。另外,其晚期生烃可否为湖相深层油气勘探提供充足的烃源仍是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区地震勘探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对我国南方海相盆地特殊的海相地质问题、特殊的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制约南方海相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技术难点,结合南方海相油气勘探工作实践,介绍了复杂山地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山地高分辨率地震技术攻关以及平原水网地区海相地震攻关取得的成效,提出了下一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地区油气成藏基本特征及勘探系统初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油气成藏是一个动力学系统,包括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动力学条件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配合。油气勘探是针对油气成藏特征的一个系统工程。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地区油气在成藏条件、成藏过程、油气藏定位等方面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传统的研究和勘探方法已不完全适合当前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油气成藏地质特征认识不足、针对性的勘探措施匮乏。根据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提出新的勘探工作应分三个步骤进行:①研究成藏的基本条件;②各成藏条件间有机配合的过程及其结果;③在储集域、压力域、叠置域等六个方面加强钻前预测,并以此为基础指出勘探靶区和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生排烃能力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5000余块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样品的精细筛选和比较的基础上,选取了青藏高原侏罗系、冀北上元古界、云南禄劝泥盆系等34个样品进行了人工加水热压模拟实验。综合研究认为,海相烃源岩中碳酸盐岩相对泥页岩对干酪根生排烃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可使生排总油高峰温度前移,更容易形成未熟-低熟稠油,排油效率增大,总产气、CO2和H2产率增高,总油、气携油、残留油、烃气及总烃产率也相对有所增加。这与α-碳原子形成自由基的催化反应、碳酸盐岩干酪根中浮游藻类含量相对较高以及碳酸盐对有机质及烃类的吸附作用弱有关。但是,含钙泥页岩(碳酸盐含量为5%~25%)总油等烃类产率相对最高。它主要多为封闭强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富烃含钙页岩,干酪根类型好,有机质丰度高。  相似文献   

18.
海相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与有机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海相碳酸盐岩形成于海水蒸发量大、生物繁盛、Eh和pH值容易改变的浅海陆棚相环境。海水的动荡性与高含氧量破坏了海洋中死亡生物的软体部分,造就了碳酸盐岩有机质的低丰度和低品位,TOC低于0.2%且干酪根为Ⅲ型或Ⅱ2型的碳酸盐岩在世界范围内具普遍性。因此,纯净碳酸盐岩不能成为有效烃源岩。碳酸盐岩随含泥量增加TOC变大,但仅有少量TOC大于0.5%的泥灰岩有可能成为有效烃源岩。  相似文献   

19.
海相“有效烃源岩”定义及丰度下限问题讨论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根据南方海相地层构造复杂、寒武系页岩等生烃过程早的特点,提出“海相有效烃源岩必须对现有圈闭或晚期成藏有过实质性贡献”的补充定义。建议在烃源岩评价中加入“时效”概念和相关参数。碳酸盐沉积相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隐藻碳酸盐是碳酸盐中最主要的烃源岩,不同成熟度的海相烃源岩应有不同的有机碳含量下限标准。图2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