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先进的人机交互方式,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工业造型设计的工作效率。但是,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问题一般性质十分复杂,传统的优化方法很难实现该问题的求解。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多目标遗传优化的工业造型设计系统。对采用的虚拟现实系统整体结构及其相关软硬件参数进行介绍。对产品造型设计的流程进行分析,并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应用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软件开发语言为Visual C++6.0,并采用模拟开发软件Vega实现CAD数据转换。系统运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系统能够有效提高产品造型优化设计的质量、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2.
《现代电子技术》2015,(21):127-129
轴承端盖零件在机械行业中使用非常广泛,但是其种类繁多,设计及绘图非常烦琐,效率低下。从参数化的设计技术出发,基于Pro/ENGINEER软件平台,应用Pro/Toolkit和VC++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轴承端盖零件三维参数化造型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修改相应尺寸参数生成不同的零件模型,再根据生成的零件模型利用Pro/Engineer设计出对应的模具,并采用Mastercam软件对已经设计好的模具进行数控加工仿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全新的机械设计软件工具PRO/E系统,它较之以往传统的设计方法,具有参数化尺寸驱动、模拟真实造型等优点。另外还用计算机机箱的设计过程进一步验证了该软件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4.
第四讲合理考虑申请模具为获取满足产品要求的冷冲压件,须设计制造合理而有效的模具。模具是冲压成形冷冲零件的工具。在一般企业中,冷冲压模具有专职的模具设计人员设计,冷冲压件生产的冲压工艺人员则首先根据产品零件要求,提出模具申请卡。模具申请卡根据冷冲压件的尺寸精度和生产批量的大小,对模具设计提出合理的设计、工艺要求。所以,模具申请卡是冷冲压模具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模具管理、  相似文献   

5.
《现代电子技术》2019,(3):127-130
为了提高产品造型设计的可视化效果,提出基于虚拟现实(VR)仿真技术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法。采用边界体模型设计技术进行产品的三维造型重构,结合纹理渲染和场景数据库模型构建方法进行产品三维造型的特征绘制和虚拟视景设计。建立虚拟场景数据库,将场景数据库中的产品造型数据信息通过渲染指令实现程序输出控制,提高产品造型设计的模型控制能力。采用视景仿真渲染工具Vega Prime进行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功能模块创建和可视化视景仿真,基于VR技术构建产品的三维造型设计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产品造型的VR设计的可视化视景效果较好,满足特殊的产品造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三维造型软件Solid Works2005为平台,采用参数化的设计思想,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工具,建立了真空灭弧室零件参数化系统.系统给每一个零件创建了一个单独的设计界面,方便用户对真空灭弧室的每一个零件使用本系统进行参数的输入、确认,生成零件的三维模型,供用户后期的处理.通过使用本系统,必将极大地提高真空灭弧室设计过程中零件造型的速度,提高零部件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特征的行为建模技术在天线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技术使用参数约束模型的结构尺寸,行为建模技术通过在设计过程中定义行为特征,并使用行为特征参数驱动参数模型,使模型具有行为智能,从而自动建立设计,实现设计过程的目标驱动。行为建模包括定义行为特征,评估模型的可行性、灵敏性或优化程度,以及设计研究等内容。使用行为建模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天线结构设计中反射角、平衡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SolidWorks的真空灭弧室零件参数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三维造型软件SolidWorks2005为平台,采用参数化的设计思想,以VisualBasic6.0为开发工具,建立了真空灭弧室零件参数化系统。系统给每一个零件创建了一个单独的设计界面,方便用户对真空灭弧室的每一个零件使用本系统进行参数的输入、确认,生成零件的三维模型,供用户后期的处理。通过使用本系统,必将极大地提高真空灭弧室设计过程中零件造型的速度,提高零部件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模具设计制造中对于已经形成成本的产品进行设计分析,主要通过模具逆向的方式处理。逆向工程技术通过对原始产品信息的研究分析,获得产品的外形特征,将其作为基础进行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方式,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方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10.
《数字生活》2012,(2):98-99
时尚的外形 金立GN205的外形相比于以前的产品更加时尚.整体采用了当前主流的直板触控造型.正面以黑色面板为主,背面则是以全白色为底.橘黄色的边框让是手机的设计亮点,让手机整体造型显得更为活泼。背面具有一定的弧形设计.加上大小合适的尺寸.让手持时手感较为舒适。  相似文献   

11.
使用Moldflow软件对自行车快速卡具的成型过程进行了模拟,如最佳浇口位置和缺陷等。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预测了模具结构及注塑工艺中的问题并及时修改,在UGMoldwizard的基础上完成了模具设计。实践证明,在自行车快速卡具的模具设计中使用CAD与CAE技术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模具设计变得快捷、准确,并且在模具制造之前就可以优化模具结构、工艺参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毫米波波导成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复尧  丁蓉 《电讯技术》2008,48(4):103-106
用活动模芯代替钢带是毫米波波导弯曲成型的有效方法,该工艺的关键是模芯的设计与制造。采用活动模芯弯曲毫米波波导,重点讨论了模芯尺寸、模芯形状和回跳角对波导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对该工艺制备的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模芯尺寸与波导内腔实际尺寸差值在0~0.02 mm,不同的弯曲半径和弯曲角度给予不同的回跳角预设值,可以制造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弯波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UGNX4.0开发介入诊疗器械CAD系统数据流程以及系统总体框架结构。研究了介入诊疗器械CAD系统开发中所采用的部件几何特征的创建、过工艺设计模块和零件加工模具与工装设计模块实现工艺库的建立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在UG/Open API程序中利用ODBC技术访问外部数据库的方法,以使应用程序能够从底层设置和控制数据库,完成一些高层数据库技术无法完成的功能,采用Access数据库将用户通过系统界面输入的产品信息保存。最后介绍了数据管理在CAD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线扎图的传统工艺设计,一般都是采用先做样机再用AUTOCAD软件绘制,相对滞后.介绍了利用AUTOCAD 2004结合UG NX 7.0软件,根据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行相应的线扎图设计方法,实现了在产品设计初期基于设计图纸进行快速准确的线扎图工艺设计,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电缆设计中经常出现的设计图纸和最终装配出来的产品不一致、图纸与实物有所不特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电缆设计方法-电缆自动化设计.即利用Unigraphics(简称UG软件系统)中的Routing模块,通过建立的结构装配数学模型进行电缆自动化设计;完成了导线和线束的空间路径设置和调整,并根据线路设计在结构中进行线路布...  相似文献   

16.
在3D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产品包装展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平面设计展示为主,而在三维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多产品展示的三维软件被不断地研发出来,如3DS Max,Maya,Rhino,Solidworks,Pro/E,UG等,在软件操作与制作上可能各有不同,但其展现的3D创意设计却存在一些共性的特征。在新媒体时代,产品展示的方式在不断地发展,如虚拟现实、Web3D等技术的运用,使得产品数字化虚拟展现的方式又进一步贴近消费者的需求。3D创意思维拓展与运用在产品展示设计的教学中显得日益重要,其目的是面对日益变化的行业需求更好地服务教学。  相似文献   

17.
首先利用UGNX7.5版本软件,按照1∶1比例建立某型号TV底座部件模型,部件由3个零件组成,由6颗自攻螺钉联结.其次,在CAD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NX NASTRAN求解器,对所设计的模型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验证设计可行性,同时依据仿真结果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基于UG的CAE分析能很好地验证CAD设计,并...  相似文献   

18.
Results are presented of an investigation on improvements in a geometrical optics design of a beam-waveguide antenna for operation at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Improvements might be possible by changing the design of the lower-frequency input pattern to the beam waveguide. The effects of amplitude and phase shaping the input pattern have been studied with an aperture diffraction model. Accurate vector near-field computations were made rapidly with a spherical wave expansion of the input and scattered fields.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aperture sizes of less than 30 wavelengths, there is insufficient control on defocusing due to amplitude and phase shaping. Design tradeoffs on spillover loss and defocusing are possible by changing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distribution of the input wavefront for larger size apertures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presents a design methodology based on correspondence between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mathematical parameters, and circuit parameters of a sigma-delta modulator. This methodology will guide a design engineer in selecting the circuit parameters based on system requirements, in translating paper design directly into LSI design, in predicting the effect of component sensitivity, and in analyzing the operations of the sigma-delta modulator. The sigma-delta modulator is viewed as a device which distributes the noise power, determined by peak SNR, over a much broader band, compared to signal bandwidth, shapes and amplifies it, and allows filtering of the out-of-band noise. The shaping and amplification are quantified by two parameters,FandP, whose product is analogous to the square of step size of a uniform coder. These two parameters are related, on one hand, to the time constants or location of zero and poles. On the other hand, inequalities are set up betwee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like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dynamic range, andFandP.  相似文献   

20.
The L5 system design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including the transmission plan, frequency allocation, and predicted noise, intermodulation, and crosstalk performance, are described. The effects of such factors as modulation product addition, misalignment, and mastergroup frogging on system performance are discussed. Signal-signal-to-noise optimization through transmission level shaping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