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巨峰系葡萄套袋试验简报楚燕杰(河北省涿鹿县林业局075600)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选在琢鹿县周庄村、高庙村、张庄村的巨峰、先锋、红富士、红瑞宝葡萄园内。葡萄袋为硫酸纸袋,规格为95×275mm,每个试验品种套50穗,以不套袋为对照(水),套袋时间为6...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要求市场有多样化水果品种的供应,在此形势下近年来江苏的葡萄面积也在逐年扩大。欧美杂交种巨峰因粒大诱人,对南方气候较能适应,在生产上很受欢迎,因此近年来发展很快,新栽葡萄几乎全为巨峰,栽培面积远远超过鲜食葡萄总面积50%以上,因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对生产和销售造成不利的影响。葡萄成熟期配套品种问题是应考虑的一个问题。据国际市场信息,葡萄品种要求除大粒外,无核品种也深受欢迎,我们南方市场上基本上看不到无核品种。为了解决目前品种单一和  相似文献   

3.
花芽超节位分化是巨峰系品种一个突出的特点,良好的栽培条件下,一年生枝第三至二十节均可分化形成正常的花序,个别品种可延伸到第四十节以上,合理利用这一特性,对促进巨峰系品种早结果、早丰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巨峰系品种花芽分化花芽超节位分化花芽分化是葡萄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枝条上花芽分化的节位及变化规律对正确地指导葡萄修剪和整形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研究认为欧洲葡萄品种花芽分化一般在一年生枝第三到第八个节位之间进行,并随之将葡萄修剪分为长梢、中梢和短梢。六十年代苏联学者曾提出个别葡萄品种有高节位花芽分化的现象,并将其称为“花序芽外形成”,但对花序芽外形成的规律及如何在生产上应用却未见详细报导。近年来,通过对巨峰系品种连续观察发现,其花序芽外形成的现象十分普遍,花芽分化的节位分布远远超过以往的报导,呈现明显的“花序超节位分化”。研究这一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巨峰系葡萄的整形修剪对促进幼树早成形、早丰产、实现葡萄栽培技术的革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部分美国加州无核葡萄品种简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进入90年代以来,葡萄酒市场的火爆在促进了酿酒葡萄种植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包括鲜食葡萄在内的整个葡萄种植行业的发展热潮。 自80年代“巨峰热”以来,巨峰及巨峰系品种因其抗性强而得到了大面积发展。这在丰富了我国鲜食葡萄市场的同时,也造成了市场的单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葡萄品种的单一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美国红提及黑提葡萄不失时机地进入我国市场,在9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空前的发展高潮。 然而,在这一热潮中却隐藏着陷阱,这就是品种本身的弱点。黑提葡萄易裂果,在湿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裂果…  相似文献   

5.
京优葡萄的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凌春华王桂云钱东南范根法程姣仙(浙江省金华市农科所,321017)我市自1981年引种葡萄以来,发展很快,至今种植面积已达2万余亩,但品种单一,多数为巨峰、藤稔等中熟品种,成熟期偏迟,上市集中,京亚葡萄成熟期虽然较早,但果...  相似文献   

6.
兴安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种巨峰葡萄品种,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宜本地巨峰葡萄的栽培模式,全县种植面积达2000hm2。1999-2000年连续大面积受到霜霉病为害,生产上过度使用激素,葡萄品质、产量下降,价格下跌,出现了伤农毁树的不良局面。为寻找兴安县葡萄产业的出  相似文献   

7.
早熟大粒葡萄新品种“申秀”的选育研究金佩芳,李世诚,蒋爱丽,骆军,单传伦(上海市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上海嘉定区马陆园艺场)我市及江南地区葡萄栽培品种主要自国外引进。尤其是巨峰,几乎占90%以上。品种单一、缺乏优良早熟品种一直是困挠葡萄生产的一个重要问...  相似文献   

8.
日本于上世纪30年代培育出巨大粒的欧美杂交种葡萄巨峰,这在葡萄育种史乃至葡萄栽培史上都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突破。50年代后推广巨峰,并以巨峰为亲本培育出一系列“巨峰群”葡萄,如今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巨峰葡萄在日本已家喻户晓,成为主栽品种。到上世纪末,日本葡萄育种,又依据本国的生产与消费实际调整育种方向,并培育出一批极有发展前途的跨世纪品种。1 鲜食葡萄的育种方向1.1 结实好的大粒有核品种在日本大粒有核葡萄品种目前还是主栽品种,以前推广的大粒品种主要是巨峰;巨峰除具有粒大、色艳、抗病等优点外,其落花重,结…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于1986年设立的,目的是在1985年已鉴定的巨峰品种基础上,再从国内外引进大粒鲜食新品种,期望从中选择出比巨峰更有特色的(果粒更大、色泽更美、品质更好、熟期更早或更晚、无核和结果性能更好等性状),商品价值更高的新品种,以丰富本省鲜食葡萄品种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葡萄脱毒品种“选拔巨峰”的特性及其生产表现张金文,曹孜义(甘肃农业大学葡萄脱毒研究组兰州,730070)葡萄是世界上栽培和生产最广泛的果树之一。由于长期无性繁殖,致使病毒蔓延,使产量和质量受到较大影响。但有关去病毒葡萄品种的生产表现尚报道不多。据山川...  相似文献   

11.
葡萄新品种“峰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新品种“峰后”徐海英柳华智刘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100093)峰后葡萄是我所从巨峰实生种子后代中选出的优良实生变异株,经严格的鉴定、复选、新品种对比试验和中试,最终选育而成的。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广大葡萄生产爱好者的关注。在对品种自身特...  相似文献   

12.
日本葡萄砧木研究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葡萄砧木研究始于大正初期(上世纪初),当时从欧洲引入3309,3306及101-14等砧木品种,这些品种都是基于其抗根瘤蚜这种特点被选择利用的,虽然后来德列克(Teleki)5BB成为被推广的砧木品种,但遗留下来的问题还很多。为促进我国葡萄砧木的研究与利用,解决葡萄栽培者如何选择砧木的问题,本文将介绍日本砧木研究的现状,以供参考。1 品种与砧木的亲和性砧木对接穗品种影响非常大,选用砧木要依据接穗品种的长势、产量及果实品质等而有所不同。建园之初,选择合适的砧木特别重要。1.1 巨峰群巨峰等四倍体品种,易产生枝条徒长,落花重等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要求多样化的形势下,鲜食葡萄应运而得到大发展。我省的鲜食葡萄生产是在1984年以来发展起来的。品种基本为巨峰。据不完全统计,至1988年春全省已有巨峰葡萄1亿株。由于品种单一,上市过份集中,在进入盛果期后,将会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市场供应期过短,尤其在苏南地区,大中城市毗邻,旅游胜地众多,供需远远相矛盾。为此,特进行鲜食葡萄引种研究;以期筛选出耐高温多湿,抗病性和适应性均强的不同成熟期的优良品种2—3个,与巨峰初步配套,适应生产和消费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对果实进行蓝色、绿色、白色、半透明和全遮光的套袋处理,比较套袋后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颜色的果袋对‘巨峰’葡萄果实颜色和理化指标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半透明套袋处理的果实品质最好,能够促进‘巨峰’葡萄的转色,使果色更深;与不套袋相比,半透明袋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98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下降7.6%,总花色苷含量提升34.8%,且糖酸比高达31.87。综上结果认为,半透明袋最有利于改善乐山地区‘巨峰’葡萄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方葡萄避雨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南方种植的葡萄95%以上为巨峰系列品种,品种结构过于单一,成熟期集中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上市期仅一个月左右,特别是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品质下降,经济效益低.而世界著名鲜食和加工的葡萄优良品种多属欧亚种,占世界葡萄总产量的90%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近年来,在超级市场上所见到的葡萄品种有些变化.其一,是巨峰、先峰等大粒品种的增加很引人注目.其二,是以甲斐路为主的红色大粒品种也逐渐增加起来.这些变化,可以说反映了消费者对更优品种的需求,即高级品志向.喜新是人类永远的愿望,这种倾向  相似文献   

17.
套袋技术已在葡萄上广泛应用,套袋主要是纸袋,纸袋的种类有进口纸袋,有自己加工的硫酸纸袋、普通白纸袋、报纸袋等。2001年我们试验了多微孔果品塑膜袋,不但降低了成本,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材料及方法多微孔葡萄专用塑料袋系鄄城县倡硕高效果业开发中心生产,红地球葡萄为4年生,单龙干棚架整枝,套袋时期为6月上中旬,避开清晨及雨后冷凉潮湿的气候作业。套袋方法:先将塑膜袋充分撑开,套进果穗后用细铁丝或加热封口。套后第二天观察袋内是否有水珠,袋内有水珠出现,果实易得日灼,需立即摘掉。并定期观察记载袋内果实表现。2 …  相似文献   

18.
南方葡萄栽培的进展与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南方葡萄只有零星栽培,随后由于巨峰葡萄栽培成功,面积迅速扩大,现已成为我国新兴的大粒鲜食葡萄商品生产地区.据统计,近年南方13个省区(未计台湾省)的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已占到全国约1/5,其栽培特色是以巨峰系葡萄品种和设施避雨栽培为主,管理以精耕细作见长.栽培历史虽然远不及北方产区,但栽培理念的与时俱进令人瞩目,尤其是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9.
南方主要鲜食葡萄品种的叶片形态指标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Galet的葡萄叶形结构测定原理,用多元判别和计算机图形分析,对我国南方主要栽培的4个鲜食葡萄品种(巨峰、藤稔、美人指、希姆劳特)的叶片形态参数进行数值化鉴别.结果表明,测量的7个叶形结构参数在区分4个鲜食葡萄品种上有不同的作用,同时根据叶片测量数据,绘制判别分布图和叶形结构参数均值脸谱图形,这有利于更好的对葡萄品种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20.
红地球葡萄商业品质的相关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87年,由美国育种家欧姆教授培育的红地球品种引入我国,1997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的发展,至今红地球葡萄栽培面积已达4万余公顷,成为鲜食葡萄中仅次于巨峰葡萄的第二大品种。但是,我国生产的红地球葡萄在质量上绝大多数达不到美国等国进口红地球葡萄的标准。究其根源,除我国葡萄栽培者“重产轻质”,在施肥上“重氮轻磷钾”、“重化肥轻有机肥”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栽培者对依据该品种特性所获得的葡萄品质与商业品质之间的巨大差距及相关栽培技术不甚了解。一些消费者依照进口果的标准衡量,称进口的红地球葡萄为“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