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油化工应用》2017,(12):53-57
前人利用正态分布法判别储层的流体性质都停留在定性到半定量的标准下,笔者以南八仙气田深层储层流体判别为例,总结了气、水层正态分布的差异性,建立了该气田深层低饱和度气藏流体性质的定量判别标准。主要体现在气层(R_(wa))~(1/2)0.8,斜率0.3;气水同层0.6(R_(wa))~(1/2)0.8,曲线形态为折线或斜率0.15~0.3;水层或含气水层(Rwa)1/20.5,斜率0.15。在方法实际运用过程中,对该方法进行改进,利用视地层水电阻增大率与声波时差进行交会来建立研究区流体性质判别图版,实现了正态分布法的定量运用,实际应用效果证明,正态分布法在南八仙气田深层低饱和度气藏的流体性质判别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夏竹君  陈川  李增莲  胡素华  兰凤 《石油仪器》2012,26(5):62-65,9,10
为了精细评价元坝气田储层特性,开展了视地层水电阻率正态分布方法研究。文章主要介绍了视地层水电阻率正态分布的理论基础,根据该气田不同储层的正态分布特征,总结出了利用该方法识别储层流体性质、开展厚层精细解释、评价储层非均质等方法,为储层精细评价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态分布法在油(气)水层判别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前人应用正态分布法识别油(气)水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正态分布法判别油(气)水层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某油田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实例,分析了油(气)层、水层及油水同层的正态分布特征曲线的差异。油层的累计频率正态分布曲线斜率较大,水层的累计频率正态分布曲线斜率较小.油水同层的累计频率正态分布曲线具有分段性,下部较小,上部较大。应用效果表明,正态分布法对于油(气)水层的判别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具有快速、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浅谈利用正态分布法识别水淹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正态分布法识别油水层是早期测井解释中常用的方法。将其用水层解释中,也见到了明显的效果。用正态分布图法解释水淹层时,图中出现几个台阶,不同台阶反映不同的水淹程度。该方法也可用于计算水淹层的混合液电阻率。  相似文献   

5.
张红英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29(5):106-107,140
如何准确、直观地判断储层流体性质一直以来都是测井解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开发了一种利用计算机图形绘制多口井测井数据的应用程序,实现了用数学上的正态概率分布法来反映视地层水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其变化规律判别储层的流体性质,效果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即便是在孔隙空间结构复杂的储层和地层水的性质未知的情况下,该方法也能够快捷、准确地判断标准水井、气井、气水井的水层和气水层,因此大大降低了测井解释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位于中东地区某盆地内的Y油田M组碳酸盐岩储集层岩性复杂、隔夹层多、非均质性强,具有中低孔、低渗透、低电阻率、超高压的特征。由于储集层电阻率低、油水层电性差异小,且发育多套油水系统,以电阻率为主的常规测井方法很难准确判断储层流体性质。鉴于电阻率方法的局限性,引入并开展了基于电缆地层测试分析技术的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研究,大量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以油、水密度差异为基础的压力梯度法和以油、水光谱差异为基础的光学流体性质分析技术能够较准确地判别流体性质,在中东地区Y油田复杂低阻碳酸盐岩油藏流体性质识别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姬塬油田为研究区块,在地层水电阻率试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层水电阻率与地层电阻率、声波时差、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姬塬油田地层水电阻率计算模型。通过对目的区块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酒西盆地青西油田深层泥云岩裂缝性油藏是一种罕见的油气藏类型。在该油藏特低孔、特低渗泥云岩储层中发育的裂缝是油、气等流体的渗流通道和主要储集空间并形成了\"自生自储\"的富油成藏组合,具有井间产能相差悬殊、初产递减快和弹性产率变化大、酸化改造效果不一等特点。控制裂缝形成的地质因素复杂,主要有构造、岩性和成岩作用等,岩性特征是控制裂缝发育的基础,构造作用是控制裂缝发育的关键因素,成岩作用是影响裂缝发育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依据玉门青西探区地层构造复杂 ,地层压力差异较大等特点 ,结合近年玉门试油施工装备了国内先进的大功率修井机、性能高效的井控装置、密封可靠的封堵工具、计量准确实用的环保型提捞防喷盒、精确度高的抽汲指深计数器等装备的实际情况 ,探索出适合玉门探区地层特点的科学试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凹陷为多期改造的复式断陷湖盆,经过多次强烈拉张、挤压、沉降等构造活动,目的层南一段储层无统一油水界面,油藏埋藏深度范围变化大,受压实、成岩作用影响,测井响应特征复杂,油水层电阻率对比度低,应用传统油水层识别图版效果不理想.通过对地层应力条件下泥岩测井响应特征与油水分布关系研究,发现泥岩电阻率越低,声波时差越大,则邻近砂岩储层的含油性越好这一特点.基于此,形成了考虑邻近泥岩测井响应特征的一种流体识别新方法,提高了断陷盆地复杂储层流体识别精度,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1.
FL凹陷复杂水系下高电阻率储层油气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利用自然电位幅度差值△SP与视地层水电阻率Rwa交会图确定复杂地层水系下高电阻率地层的地层水电阻率的方法,并计算储层含油饱和度,判断油水地层。以实例证明该方法在FL凹陷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华庆地区位于长7源岩的发育区,油源充足,成藏条件有利,区内也发现许多高产富集区,但该区油的分布不均,局部高孔高渗带测试产大水,如白241等井。根据大量钻测井、试油试采以及储层荧光等分析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华庆地区长8油藏局部油水分布复杂的原因,指出长8油藏局部高孔高渗带出水的原因是长7源岩与储层之间存在泥岩隔层,它阻碍源岩生成的油往下运移到长8储层,源岩与储层之间的输导层控制了该区长8储层的含油性。该认识为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和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视地层水电阻率正态分布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组随机正态分布序列数据正态频率分布绘图分析,指出正态分布序列数据的方差值越大,即储层段的视地层水电阻率分布范围较大时,正态频率分布曲线的斜率就越大;反之,正态分布序列数据的方差值越小,即储层段的视地层水电阻率分布比较集中时,正态频率分布曲线的斜率就越小。实际数据显示P^1/2 值越大,含气性越好;水层段P^1/2 值小,斜率小;通过该方法计算的地层水电阻率与水分析资料显示一致。  相似文献   

14.
稠油层录测井评价及产能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吐哈油田稠油油藏特征,在研究储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反应油气层特征的地化参数和测井资料,对其油水层录测井识别方法和产能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场应用达到了油水层识别和产能预测的目的,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检查井资料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储层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及岩性(泥质含量)的测井解释模型,并按厚油层内部存储性和渗流性质的差异,建立起三级流动单元的识别和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密闭取心检查井资料进行学习训练,建立起原始含油饱和度、目前含油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模型,从而实现对厚油层层内剩余油的综合定量解释,为高含水期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挖潜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孙加华 《断块油气田》2013,20(4):430-434
Toson-Uul油田属于复杂断陷盆地,查干组油层为一套近岸水下扇沉积背景下的含凝灰质储层,油藏具有断块构造破碎、储层发育不稳定、岩性复杂、物性差等特点。文中应用油藏描述方法,分析了该油田的油水分布主控因素。研究认为,断层、不整合面及砂体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构造、断层对成藏和油气分布起决定性作用,沉积相对油气平面和纵向分布范围和油层发育程度起到一定控制作用,储层物性直接控制油气储量及产能。通过油水分布主控因素研究,为该油田各类地质方案编制提供了可靠依据,对认识同类油田油水分布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储层构型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其对测井资料的依赖程度较高,特别是井斜轨迹对储层构型研究的影响较大。在井斜轨迹推算的基础上,推导出储层构型单元真厚度的计算公式,同时选取Miall关于储层构型分类方案中的四级(或五级)储层构型单元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井斜轨迹对储层构型及其油水分布研究的影响。结果表明,井斜轨迹易混淆对储层构型单元顶、底界面的识别;影响储层构型单元真厚度的测算结果,其模式可分为储层构型单元水平、储层构型单元水平且井斜轨迹穿过断层、储层构型单元倾斜且倾向与井斜轨迹倾向相同、储层构型单元倾斜且倾向与井斜轨迹倾向相反共4种,进而造成储层构型单元有效厚度解释偏差或油水分布关系认识不准确等情况。为了准确进行不同层次的储层构型研究,须考虑井斜轨迹的影响,由粗入细、逐步分析,最终确定各级储层构型单元的油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酒西盆地鸭儿峡油田志留系潜山油藏地质特下及油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地震解释,储层反演和相干数据体新技术,结合野外露头,地质,测井,钻井及生产运动等资料,对酒西盆地鸭儿峡志留系油藏的构造形态(尤其是次一级构造),断裂系统,裂缝控制因素及发育区带,水体分布及运动规律,油气聚集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认为:油藏的油气聚集主要受构造高部位,断层,裂缝发育,岩性4大因素的控制,潜山顶部,白云岩分布区,侵入体拱起区的次一级构造高部位,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也是目前剩余油富集区。  相似文献   

19.
沈84块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富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宋子齐  李能根 《测井技术》1998,22(6):420-426
通过沈84块油藏开发后期水淹层分析,研究用过渡电位校正自然电位,计算地层混合电阻率,结合水样分析资料进行了估算,分阶段和井位加以选用。进而,分别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和淡化系数方程确定相应的剩余油饱和度,通过沈84块S^43Ⅱ油组油藏实际应用,提取,集总和分析了S^43Ⅱ油组各小组层油藏及剩余油参数,结合各小层沉积微相时空分布规律,剩余分布范围及储量研究,按Ⅱ8,Ⅱ7,Ⅱ5,Ⅱ6,Ⅱ3,Ⅱ4,Ⅱ1,Ⅱ2  相似文献   

20.
冀东油田高浅南区复杂小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极其复杂,为提高开发效果,通过综合研究油水井在钻井、试油及生产过程中所录取的各项资料,采用动态分析法和常规水淹层解释法分析了其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非主力层水淹程度相对较低,剩余油相对富集;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藏构造高部位、断层夹角含油区域、物性变化带、边水油藏水淹路径之间的滞留区、井网控制程度低以及井网控制和注采系统不完善的地区;构造、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水淹路径、大孔道及物性变化带、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