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转矩矢量控制的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控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转矩脉动是开关磁阻电动机较为突出的缺点。文章基于电机的线性模型,提出了开关磁阻电动机转矩矢是控制策略,通过控制开关磁阻电动机各相绕组电流-位置曲线,在空间合成多个转矩矢量,以减小转矩脉动,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不但控制简单,而且能够在低速下有效地抑制开关磁阻电动机转矩脉动。  相似文献   

2.
开关磁阻电动机互感特性及其对转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关磁阻电动机在两相励磁的工作条件下,定转子轭部磁场高度饱和使每相磁链有所减小.通过引入互感的方法可以定量计算磁链的减小量,并给出了互感计算式,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一台样机互感随转子位置和电流的变化规律,理论推导了互感对平均转矩影响的程度,研究了四相8/6极开关磁阻电动机稳态转矩波形在两种绕组连接方式下的不规则特性,结合互感特性,提出了改变不对称相绕组参数的技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电磁参数优化后,开关磁阻电动机的最小转矩和平均转矩均得以提高,转矩脉动减小,转矩波形规则.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一种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转矩控制方案,通过对SRM电动机转矩的实时观测,利用模糊神经网络设计了一种SRM转矩闭环控制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SRM电动机转矩闭环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控制SRM电动机相转矩按期望相转矩变化,从而实现了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高性能、低脉动转矩控制.  相似文献   

4.
用等效磁网络模型方法给出了开关磁阻电动机稳态特性的计算结果,结合系统的驱动电路和驱动逻辑建立了开关磁阻电动机稳态分析的实验模型,分析了开关磁阻电动机稳态运行过程中绕组电流、磁场储能和动态转矩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对电机磁场储能的研究。详细的仿真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转矩脉动是开关磁阻电动机的主要缺点之一,直接瞬时转矩控制(DITC)能够有效抑制开关磁阻电动机(SRM)的转矩脉动。但电动机特殊的双凸极结构,使得电动机内部磁路十分复杂,给电磁转矩的计算带来了很大困难。为得到电动机在实际运行时转矩的精确反馈,本文通过ANSYS软件对现有样机Maxwell3D建模,收集在不同机械角度位置和单相电流时的转矩值,建立转矩模型。根据电动机的特性和实际经验,合理设置导通角,并基于电动机单相、双相交替导通的通电方式,设计了两种状态下的转矩控制器。通过仿真,证明了能够有效地将转矩脉动控制在一定误差之内,达到转矩脉动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开关磁阻电动机转矩波动是其为双凸极结构及由开关电源供电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现象。为使转矩波动最小化,在详细分析了三相及四相开关磁阻电动机在传统斩波方式下合成转矩输出波形及其转矩波动产生原因后,提出了变斩波幅值斩波控制方法,建立了线性的变斩波幅值控制模型。仿真计算了两种斩波方式下转矩波动情况,从而证实了变斩波幅值斩波控制方法对降低转矩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开关磁阻电动机非线性动态模型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分别在电流斩波控制和角度位置控制两种控制方式下进行了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动态仿真,得到了相电感、电流、转矩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合成转矩,仿真结果反映了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实际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开关磁阻电动机的转矩分配函数控制法和直接转矩控制法,针对两种控制策略在开关磁阻电动机转矩脉动抑制中的应用进行了建模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控制方法都能较好地抑制转矩脉动.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能更有效地控制转矩,并更好地改善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9.
开关磁阻电机高性能转矩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开关磁阻电动机转矩控制系统分为三级控制子任务:换相策略、转矩控制器和电流控制器,并根据上述结构化设计思想,给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转矩逆模型和滑模电流控制器的开关磁阻电动机高性能转矩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开关磁阻电动机相转矩按期望变化,从而实现了其高性能转矩控制.  相似文献   

10.
基于换相过程控制的开关磁阻电动机转矩波动最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矩波动是开关磁阻电动机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对开关磁阻电动机转矩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控制策略用于解决换相过程中转矩平滑过渡的问题,详细讨论了该控制策略的一种在线控制方案,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减小转矩波动,且效果较好,通过对12/4极三相开关磁阻电动机的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开关磁阻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直接转矩控制(DTC)在交流电机驱动系统中是一种较完善的控制理论.事实证明它能很容易的控制电机的转矩和转速,并能减小转矩脉动.但是以前通常认为交流DTC方案不能应用于非正弦激励的SR电机.将直接转矩应用到开关磁阻电机的控制上,解决了SR电机转矩脉动问题.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不但可以有效地抑制SRM转矩脉动,同时控制简单、实时实现时只用低成本的微处理器即可.  相似文献   

12.
两相不对称电机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是当前主要的两种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法,已在两相交流感应电机中得到了应用。分析了两相不对称电机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原理以及两相三桥臂逆变器的SVPWM实现方法:运用Matlab的Simulink建立了两相不对称交流感应电机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两种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仿真波形,进行了特性比较.  相似文献   

13.
螺旋桨负载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对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在螺旋桨负载特性下变频调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直接转矩控制变频调速和螺旋桨负载特性理论的分析,结合螺旋桨敞水特性曲线,得到螺旋桨推力系数Kp和扭矩系数Km分别与进速比J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螺旋桨负载和永磁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永磁推进电机转速动态响应快,转速稳定后电磁转矩与螺旋桨旋转产生的负载转矩相等.与实测电机运行数据比较可知,不同转速下仿真得到的电机转矩值与实测值相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由变频器非线性引起的交-交变频器供电的大功率同步电动机系统的谐波问题。重点对稳态运行条件下由定子谐波电压产生的磁势引起的阻尼绕组谐波电流、谐波损耗及脉动转矩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以一台5000kW交-交变频大功率同步电动机为例做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根据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原理,给出了一种基于DSP TMS320LF2407的全数字化交流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首先,利用MATLAB软件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对系统的仿真,得到了电流,转速,转矩以及磁链的仿真波形,证实了系统设计是正确的.然后,对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 TMS320LF2407的全数字化交流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减小感应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矩脉动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笑辉  韩曾晋 《电气传动》2001,31(1):8-10,21
针对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感应电动机在低速运转时较大的转知脉动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在利用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引入一个转矩脉动量小化控制器,以减小感应电动机的转矩脉动。仿真试验说明了该方法能够很好解决转矩脉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东浩  王英 《电机与控制应用》2021,48(10):35-40,83
在地铁同一转向架下单逆变器控制两并联异步电机的结构中,轮径差或电机参数不同等因素会导致电机间转矩差和转矩脉动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地铁同一转向架下双异步电机并联时速度耦合的负载模型,采用基于空间矢量调制(SVM)的直接转矩控制(DTC)策略,引入实时计算的加权系数,使DTC权重偏向于转矩较小的电机。该控制方案具有转矩波动更小、逆变器开关频率恒定和电机间的转矩差较小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平均DTC,所提出的加权DTC方法有效减小了电机转矩差和降低了转矩脉动。  相似文献   

18.
陈峥  高金行  林辉  李兵强 《微电机》2011,(9):86-88,102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用异步电动机能量需要双向流动的特点,基于TMS320F2812数字信号处理器对电机驱动系统进行了设计,采用基于空间矢量PWM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控制电机转矩,且能够有效的控制电机处于电动运行和发电运行状态,电机速度控制精度高.针对控制策略进行了必要的仿真,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波动力矩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spice仿真软件,对具有正弦磁场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波动力矩进行了仿真研究。由电机的绕组端电压、相电流及转速构造了波动力矩观测器,其输出信号反映了电机的波动力矩;波动力矩的闭环控制减小了电机输出力矩的波动,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0.
High‐performance control of a switched reluctance (SR) motor strictly requires an accurate nonlinear motor model as well as an appropriate control strategy. Since recent modeling methods are either complex or not accurate enough, this paper focuses on overcoming such drawdacks. An experimental method is proposed to collect useful data for modeling a 6/4 SR motor at running condition. Nonlinear modeling is done by an algorithm, which also enables simple static torque computation. The algorithm presents not only the static torque data but also an estimator model for instantaneous torque estimation during real‐time operation,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most torque control strategies. The nonlinear model is experimantally tested, and its accuracy verified. © 2013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Japa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