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定化细胞乳酸发酵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藻酸钙为载体进行了德氏乳酸杆菌的固定化乳酸发酵的研究,发现胶粒的直径,对乳酸收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底物浓度对细胞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产物乳酸对发酵有抑制作用,提出了产物抑制的乳酸发酵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摇瓶和发酵罐发酵方法研究了米根霉菌丝体聚集形态对乳酸产量的影响.摇瓶发酵显示,当发酵液的pH值下降到2.8~3.4之间时,加入酸中和剂CaCO3,菌丝体可聚集成均匀的小菌丝球,乳酸产量接近100 g/L.提前或延迟加入CaCO3,菌丝体不能形成小菌丝球,同时乳酸产量显著降低.在发酵罐中,孢子接种量为3×105个/mL,菌丝生长期搅拌转速500 r min1,产酸期搅拌转速400 r min1,在发酵液pH值下降到3.0时流加CaCO3,使pH值缓慢升高并维持在5.3附近,菌丝体形成均匀的小菌丝球,乳酸产量可达110.3 g/L.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有关葡萄酒中苹果酸—乳酸发酵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对山东省几个主要的葡萄酒厂中自然进行的苹果酸—乳酸发酵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讨论了酒的pH值和酒精浓度对乳酸细菌的生长和代谢活动的影响,以便在我国葡萄酒生产中能进一步控制和利用苹果酸—乳酸发酵。  相似文献   

4.
采用亚硝基胍诱变筛选高产 L -乳酸米根霉菌株,对其高产机理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突变株发酵产乳酸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亚硝基胍诱变米根霉 As3.3462,获得高产 L -乳酸的正向突变株.通过对该高产突变株和原始株在不同时段的产酸量和产乙醇量进行比较,发现突变株的碳代谢系统中丙酮酸分支点流入乙醇途径和乳酸途径的流量改变,46h时乙醇产量从11.476g / L 减少到7.038g / L,乳酸产量从64.8g / L 增加到73.8g /L.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理论,对高产 L -乳酸高产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为(g / L):葡萄糖160,尿素2,KH2PO40.3,MgSO4·7H2O0.25,ZnSO4·7H2O0.08.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米根霉固定化方法 ,考察了在该反应器中培养基及其它操作条件对 L-乳酸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应用吸附法固定米根霉进行 L-乳酸发酵具有发酵速度快 ,L-乳酸得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研究底物(葡萄糖)与产物(乳酸)在载体海藻酸钙凝胶中的扩散性质和固定化德氏乳酸杆菌发酵乳酸过程中底物的消耗与产物的形成速率联系起来来选择与评价载体,并且确定了固定化细胞乳酸发酵过程是酶活性控制反应而不足扩散控制反应,还通过实验证实了以不同浓度的海藻酸作载体时发酵结果无影响的推测.此外,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2%海藻酸钙凝胶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7.
电能在鳕鱼下脚料水解液乳酸发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外加直流电应用在鳕鱼下脚料水解液中胚芽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乳酸发酵,在电能发酵(E—E F)系统中,中性红浓度和电压值对MRS肉汤和水解液的影响明显不同。在最适的中性红浓度(100μmol/L)和电压(1.0V)条件下,鳕鱼下脚料水解液经48h的发酵后乳酸量提高了11.7%,最终pH值为4.060。  相似文献   

8.
大米原料根霉发酵制L—乳酸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种产L-乳酸的根霉菌进行了筛选,根据其产酸水平及稳定性筛选出一株高产菌,并就其发酵条件对产酸水平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从5株购得菌中筛选出了少根根霉As3.2893,并确定发酵条件如下:氮源采用硫酸铵,浓度为0.6%,装液量在40-50mL/250mL锥形瓶,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h,在摇瓶培养条件下,其产酸水平稳定5.8-6.5g/100mL。  相似文献   

9.
芽孢乳酸菌产乳酸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同型乳酸发酵菌株TQ33的主要产物为L-乳酸,论文对其适用的发酵培养基和最佳的发酵条件进行了讨论,认为TQ33在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酵母膏1.5g;蛋白胨0.5g;MgSO4·7H2O:0.05g;碳酸钙6g(pH7.2-7.4)时,40℃下振荡培养24h后转入静置发酵阶段,发酵72h产酸量达到最高为67.8g/L,其中L-乳酸占96%以上。  相似文献   

10.
研究确定了板栗汁乳酸发酵及液化、糖化的条件 .液化条件为 :pH4.5 ,温度 85℃ ,α 淀粉酶添加量 0 .1 8%~ 0 .2 0 % ,液化时间 45min ;糖化条件为 :温度 60℃ ,pH4.5 ,糖化酶添加量 0 .5 % ,糖化时间 60min ;乳酸发酵条件为 :温度 41℃ ,接种量 1 0 % ,发酵时间 1 0h .  相似文献   

11.
利用正交试验法 ,对米根霉L -乳酸发酵的培养基、摇床发酵条件等多种影响其转化率的因素进行研究 ,从而获得优化的L -乳酸发酵工艺 -发酵时间 65h ;温度 32℃ ;装量 40mL ;接种量 2 % ;氮源(NH4 ) 2 SO4 2 5‰ ;KH2 PO4 0 .1 5‰ ;MgSO4 ·7H2 O、0 .2 5‰ ;ZnSO4 ·7H2 O 0 .0 5‰ ,使该菌株产乳酸浓度达到 1 0 0 g/L ,乳酸对糖的转化率达到 75 % .  相似文献   

12.
对从Lactobacillus lactis BME5-18M发酵生产乳酸的发酵液中提取乳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乳酸铵发酵液除色素、除蛋白和除盐转酸等对提取过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采用粉末状活性炭脱色,用量为发酵液质量的3%,温度为43℃,时间为20min,pH为5.8左右;用超滤法除蛋白,超滤时间为45min,操作压力为200kPa,pH为5左右;采用联合使用强酸性树脂001×7树脂与强碱性树脂201×4进行脱盐转酸,并且先过阳离子交换柱后过阴离子交换柱脱盐效果更好.在最佳条件下乳酸收率可达65.8%.  相似文献   

13.
餐厨垃圾发酵生产乳酸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餐厨垃圾发酵生产乳酸的效率,采用Plackett-Burman和中心复合两种统计试验方法对影响发酵的因素进行初筛和优化.Plackett-Burman实验的结果表明,影响乳酸发酵的正向显著性因素有乳酸菌TD175、糖化酶、吐温80、纤维素酶;灭菌是负显著性因素.通过中心复合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发酵工艺:乳酸菌接种量6.6%,糖化酶160U/g,纤维素酶60U/g,吐温800.08%,温度45℃.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40h,乳酸产量能达到66.13g/L,每克干垃圾产乳酸0.53g.餐厨垃圾的乳酸发酵无需灭菌、无需额外营养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米根霉固定化方法,考察了该反应器中培养基及它操作条件对L-乳酸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吸附法固定米根霉进行L-乳酸发酵具有速度快,L-乳酸得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纤维素原料发酵生产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A.nigerHS-16为纤维素糖化菌,以稻草纤维素为主料制备乳酸 发酵培养基,再以Lac-tobacillus-HT为乳酸发酵生产菌,进行乳酸发酵,结果发酵液中乳酸产量达132gL,转化率为88%。  相似文献   

16.
米根霉生产L-乳酸过程中乳酸脱氢酶对发酵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过程中培养条件对乳酸脱氢酶和L-乳酸发酵水平的影响,着重讨论了乳酸脱氢酶活力对L-乳酸发酵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对羟基联苯比色法定量测定葡萄汁酒精发酵过程中的乳酸,此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13%;回收率范围为98.10%~103.05%,平均回收率为100.46%;其他有机酸对乳酸测定影响甚小,表明此方法适合测定葡萄汁酒精发酵过程中乳酸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采用此方法测定不同品种葡萄汁发酵液中乳酸的浓度,在葡萄汁酒精发酵过程中乳酸的质量浓度呈增长的趋势,最大值均大于1g/L,表明乳酸的生成大部分是在酒精发酵过程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过程中培养条件对乳酸脱氢酶和L-乳酸发酵影响,着重讨论了乳酸脱氢酶活力对L-乳酸发酵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株高产乳酸细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食物垃圾中分离到1株乳酸高产菌株TD175,该菌株在含100 g/L葡萄糖的发酵培养基中,经72 h发酵,可产生78.56 g/L的乳酸.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将菌株TD175初步鉴定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sp.)的细菌,其16S rDNA序列与乳杆菌MR2菌株、植物乳杆菌(L.plan tarum)和戊糖乳杆菌(L.pen tosus)的相似性最高,均达到99%.菌株TD175经过耐酸选育得到的新菌株TD175-1的乳酸产量提高了10.7%.菌株TD175-1能促进食物垃圾的乳酸发酵,厌氧发酵48 h,产生29.65 g/L的乳酸,比不接种的自然发酵高34.3%.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有机溶剂体系下利用脂肪酶催化乳酸铵与乙醇合成乳酸乙酯的反应条件,对脂肪酶和有机溶剂进行了筛选,考察了影响合成乳酸乙酯的因素(底物物质的量配比、反应时间、乳酸铵浓度、温度、酶浓和摇床转速).结果表明,以叔丁醇为反应介质、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时乳酸乙酯产率最高.在底物物质的量比为1∶24,反应时间24 h,乳酸铵浓度0.2 mol/L,反应温度60℃,酶浓40 g/mol,摇床转速150 r/min时乳酸乙酯产率可达32.38%,酶重复使用5次后乳酸乙酯得率仍可达到22.1%,反映出该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