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热重(TG)分析技术研究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BP)以及十八酸改性的超支化聚酯(MHBP)的热失重行为,运用Flynn-Wal-l Ozawa法和Coats-Redfern法对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BP的分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20.238 kJ/mol、149.775 kJ/mol、173.540 kJ/mol,指前因子分别为1.386×109min-1、1.341×109min-1、4.569×1012min-1;MHBP的分解过程仅有一个阶段,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204.275kJ/mol和2.417×1014min-1。超支化聚酯的热稳定性与其端基有关,十八酸改性的超支化聚酯由于长链烷烃具有结晶性,因而热稳定性优于端羟基超支化聚酯。  相似文献   

2.
超支化聚醚/丁羟聚氨酯互穿网络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阳离子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端羟基超支化聚醚,并对其端基进行改性,调节超支化聚醚与丁羟聚氨酯的相容性。采用FT-IR,1H-NMR对改性前后超支化聚醚进行结构表征。HTPB型聚氨酯在改性超支化聚醚的存在下原位聚合形成超支化聚醚/丁羟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加入超支化聚醚可以明显提高HTPB型聚氨酯胶片的力学性能。其中加入30%第4代改性超支化聚醚时,其最大拉伸强度提高了3.86倍,达到2.65 MPa。最大延伸率提高了3.7倍,达到1868%。  相似文献   

3.
采用硬脂酸和乙酸酐对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端基进行改性,并将其与端羟基聚丁二烯型聚氨酯(丁羟聚氨酯)形成互穿聚合网络。结果表明,硬脂酸改性超支化聚酯/丁羟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最大强度和最大延伸率均比空白胶片提高了3倍以上,而乙酸酐改性的超支化聚酯与丁羟聚氨酯形成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存在明显的相分离。  相似文献   

4.
HTPB/液化改性MDI聚合反应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与液化改性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LMDI)的反应动力学,计算了相应体系的反应活化能。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60℃时HTPB与LMDI本体聚合反应形成聚氯酯的浓度-时间依赖行为,研究发现,随时间的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呈指数下降,而浓度的倒数-时间则呈直线的关系。结果表明,NCO与OH的反应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反应活化能Ea=54.3kJ/mol。  相似文献   

5.
合成条件对单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单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并对聚氨酯乳液做了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内加交联剂A和B与水性聚氨酯乳液发生了交联反应,从而提高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粘接强度,两者混合使用效果较佳.聚酯聚醚多元醇复配能提高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能,当羧基含量为1.2%(质量分数)、NCO/OH比值(摩尔比)为1.3时,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粘接性能较好.适量加入小分子扩链剂双酚A或丁二醇,可提高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硬度和粘接强度,降低其吸水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超支化聚醚对聚乙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体系(PEG/IPDI)固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PEG/IPDI体系的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约为53.278 kJ/mol,反应级数为0.914,指前因子为1.500×105min-1;加入6%的超支化聚醚后,体系的固化峰温升高,表观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指前因子分别提高至87.577 kJ/mol、0.960、1.201×1010min-1,机理函数仍遵循Avrami-Erofeev方程G(α)=[-ln(1-α)]n,只是方程中的指数n有所变化。超支化聚醚对PEG/IPDI体系的固化反应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但不改变固化机理。浅析了超支化聚醚影响PEG/IPDI体系固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环氧树脂/超支化聚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支化聚酯与聚硅酸溶胶共混改性环氧树脂,制备了环氧树脂/超支化聚酯/纳米SiO2三元共混体系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超支化聚酯/聚硅酸溶胶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及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微观相态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酯/聚硅酸的加入使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当纳米SiO2的含量为1%(质量分数,下同)时冲击强度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10.48kJ/m2,材料的起始热分解温度也提高了27℃。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讨论了聚酯类型、NCO/OH(总体mol/mol)、TMP含量以及预聚体粘度等因素对水性聚氨酯胶膜耐溶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分析了反应原料及其用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的影响,综述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研究进展及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指出初始异氰酸基(NCO)与羟基(OH)摩尔比为3.5,总量的异氰酸基(NCO)与羟基(OH)摩尔比在1.2~1.8之间,中和剂三乙胺(TEA)与二羟甲基丙酸(DMPA)的摩尔比为(0.73~0.78): 1,有机锡类催化剂用量在0.1%~0.2%之间,DMPA含量在3%~8%之间,水性聚氨酯乳液性具有较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聚醚聚氨酯的力学性能,采用端硬脂酸酯基超支化聚酯和端乙酸酯基超支化聚酯与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型聚氨酯(PET-PU)形成互穿网络聚合物。结果表明,前者出现明显的相分离,而后者最大拉伸强度和最大延伸率比PET-PU提高了1.33倍和2.74倍。采用基团贡献法讨论了超支化聚合物与PET-PU的混容性。  相似文献   

11.
红外研究丁羟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D)与二异氰酸酯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NCO与OH的反应为二级动力学反应,由于位阻效应和共轭效应,MDI比TDI的反应活性大得多,前者的反应速率常数大约是后者的10~20倍。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随NCO的过量而有所变化。在NCO过量体系中。TDI-HTPBD体系中有次级反应发生,由于氢键的作用,次级反应为对于氨基甲酸酯基为二级、NCO为一级的三级反应动力学.由于位阻效应,MDI体系很难发生次级反应。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IPN的研究——制备方法与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聚氨酯 IPN合成技术的主要特征 ,PU预聚体分子量大小、NCO/ OH的比值 ,互穿网络的方式及反应温度、速率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聚氨酯乳液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聚醚多元醇用量不变的情况下 ,Rt 值 (即配方中NCO基团的物质的量与所有OH基团的物质的量的比值 )和COOH含量变化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Rt 值和COOH含量对乳液稳定性、胶膜的吸水率、力学性能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孙卫红  晏欣  朱锡 《功能材料》2012,(7):877-879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催化剂及反应温度对聚氨酯封端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表明三乙胺能加快对甲基苯酚封端聚氨酯预聚物反应的速度;加入0.2%三乙胺催化时,该反应活化能由不加催化剂时的15.16kJ/mol降低到5.4kJ/mol。未加催化剂时,该封端反应为二级反应,加入三乙胺催化剂后,该封端反应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丙烯酸羟乙酯(HEA)、2,4-甲苯二异氰酸酯、对甲酚为原料,制备含硅聚氨酯.用红外光谱对反应合成过程进行跟踪测定,发现端-NCO的聚氨酯预聚物和对甲基苯酚的封端反应在无催化剂条件下为二级反应,当加入催化剂三乙胺后该反应在发生初期为一级反应.无催化剂条件下该反应的活化能为46....  相似文献   

16.
以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交联剂,得到湿固化的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总NCO/OH摩尔比、BDO、TMP的量和固化时间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总NCO/OH摩尔比为1.4,BDO的量为14%、TMP的量为4%,固化时间为10h,该胶粘剂对APET包装膜粘结性能好.  相似文献   

17.
包装复合膜用松香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郭文杰  傅和青  黄洪  陈焕钦 《包装工程》2007,28(1):33-34,48
利用松香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二羟甲基丙酸(DMPA)用量、NCO/OH值、松香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比较了改性前后该胶粘荆对多种塑料薄膜的粘接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胶粘剂对多种塑料薄膜具有较强的粘接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聚氧化丙烯二醇和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内交联水性聚氨酯分散体(WPU)。研究了NCO/OH物质的量比和内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TMP)用量对水性聚氨酯涂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测量、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XRD)等对涂膜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NCO/OH物质的量比和TMP含量的增加均会使涂膜拉伸强度增加。XRD分析表明,软段微区的结晶性能随着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DMPA的质量分数增加至5.6%时,软段微区表现出非晶态。  相似文献   

19.
用合成的含羧基端羟基聚氨酯树脂,通过强外力乳化可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与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等单体共聚,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接枝乳液,通过接枝乳液和共混乳液的性能差别对比,及DSC,FT-IR,粒径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表明,在聚氨酯-丙烯酸酯接枝乳液中,聚氨酯与丙烯酸酯发生部分交联形成稳定的核-壳结构,文中还对聚氨酯-丙烯酸酯接枝乳液的交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