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南古典园林厅堂建筑的空间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凡  沙左帼 《华中建筑》2003,21(3):84-85,91
中国古典园林“咫尺山林”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园林掇山理水的山林形象设计,更体现在建筑的巧妙构思和流变空间的创造。厅堂建筑是园林中的主要景观和游憩,观景的重要空间环境,厅堂建筑在园林总体布局中的选址,以及其本身设计中室内外空间的往复交融,都反映出中国人特有的时空观念和对于创造无限自然山水意境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从江南传统建筑的智慧入手,从建筑空间设计的角度对其空间单元、空间组织、空间界面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总结了对于当代建筑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4.
住宅,现代的概念仅仅是供人居住的房子,在古代可不仅仅是这样,而是将之列为国家的典章制度,赋予它平衡社会,实现天、地、人三者和谐发展的职能。关于此,《黄帝内经》中有这么一句话:"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任宅相扶,感通天地。"短短十八个字,相当精妙的阐明了住宅,人、天地三者的关系。本文将江南民居的自然观(天地)、生活方式(人)来分析其民居建筑(住宅)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浙东平原上 ,曾经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明珠” ,她就是唐宋明清时 ,鼎甲相望、进士辈出、举人比肩、秀才盈城的古慈城。据《慈溪县志》记载 :“自唐至清 ,共有进士 5 1 9名” ,70~ 80 %出自慈城。其中有状元 5名 ,榜眼 1名 ,探花 3名 ,尚书 6名 ,御史 33名 ,知府 4 0名 ,知县 4 1名。古慈城 ,可谓人文荟萃的“宝地”。“宝地”建城历史悠久 ,史记 :“周元王三年 (公元前 4 73年 ) ,越王勾践城———勾余”。又称“大城———勾余” ,这个“勾余”就是慈城最早的古名。“勾余” ,实为越时余姚、勾余二邑之界山 ,邑城以山命名…  相似文献   

6.
《建筑细部》2005,(E03):65-66
空间设计——通过有节奏感的空间过渡,使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与开放性空间和谐地衔接和共存。  相似文献   

7.
孙鹄 《建筑工人》2006,(11):34-35
古代官吏的办公机构,称为衙署,规模十分宏大。一般建筑布局:最前面是黑漆巨型八字大门,重门掩映,威严肃穆。进门是大堂,为中轴线上穿堂式建筑;其后是二堂、三堂,最后是任官的住所。左、右两侧建有长廊及厢屋,作收捐、签印、听差之用,四周高墙封闭.壁垒森严。清代江南一带是富庶之地,至今遗存衙署,尚有多处,颇负盛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建筑的大木结构差异为主体要素,结合其他建筑本体特征,以山水地理、方言形成、匠师活动等为背景,把江南明清民居划分为五个建筑文化圈。  相似文献   

9.
江南古运河为应当京杭运河的南段,为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经济遗产和化遗产。古运河两岩风光一路传说,它流经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现通过这几个化城市的建筑风貌演变,说明了它的化特色。在新的世纪中我们要继续继承这个历史化遗产,更好地发挥它的效应。把新老特色融合在一起,为创造出新的历史明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江南民居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古镇越来越成为人们旅游的热点,现从建筑与人文的角度对江南民居作一解释,使读者能领略传统建筑的意趣,从而知所以然地去观玩欣赏。  相似文献   

11.
江南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具有自然和生活的双重属性,本文以场所和类型学理论为背景,通过对其空间层次的探讨研究,对其空间类型进行抽象,并总结其空间意象,试图作为传统聚落空间保护和延续的真实性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江南水乡传统建筑的意象概念出发,体验美的意境,并分析传统美学思想是如何在锦溪古镇的建筑空间形态中外化出来,探寻古镇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意象之美。  相似文献   

13.
基于江南水乡环境的教育建筑空间组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宁  董丹申 《新建筑》2004,(2):19-21
江南水乡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坐落于江南水乡的教育建筑应以别致的空间组织融于曲水湾环的基地环境中。以不同类型的工程为例.对在江南水乡环境中营造质朴而富有诗意的教学空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江南建筑     
文章通过解析城市发展历史与现状,追溯江南历史文化的沿革,提出中国江南地区建筑创作应当立足本土勇于创新的观点,总结了上海青浦建筑实践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怡 《建筑与文化》2016,(3):204-205
城市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对江南传统水乡村落的更新改造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越来越多富有特色的村落在现代化发展中失去它们的历史底蕴与建筑地域文化。本文以文昌村村庄整治规划设计为例,在对该村落历史文化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利用高铁站“三个圈层”理论确定其功能结构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从自然格局、空间形态、建筑特色等方面探讨保护并重塑村落特色空间的设计手法,为村落改造项目如何合理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江南新宅     
说江南,离不开小桥、流水和人家。江南水乡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元建大都后,渐有私园构筑,直至明清,私人宅园开始在江南水乡盛行,如今几番朝代更迭,建筑及其形式或许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失或发生改变,但是逐水而居一直是江南人抉择住地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项目地块位于徐州人都喜欢的小南湖公园,规划及景观做得好,湖水被有意而为的几个水湾引入建筑的深处,主要界面全部向水湾展开形成亲水的建筑形态,与环境很自然美好地契合.建筑空间精巧细腻,层次富于变化,体量和尺度掌控恰当.这里与城市的距离刚刚好,风景是城市中没有的.  相似文献   

18.
张十庆 《华中建筑》2002,20(3):92-93
该文以建筑的尺度与规模问题为线索,分析和比较了宋元江南寺院建筑,希望以此增进对江南宋元建筑性质及特点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文中概述了绿色智慧的定义,分析了江南地区传统建筑空间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林斌 《福建建筑》1997,(2):32-33
本文从起源、构成要素、创作手法等方面分析比较共享空间与中国江南私家园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