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胜利油田斜井机械采油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对胜利油田斜井机械采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有杆泵、螺杆泵、电潜泵以及水力喷射泵在斜井中的最新配套技术和应用情况.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斜井采油技术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唐健  李继志 《石油机械》1994,22(6):48-52
水力泵的研究应用与发展唐健,李继志(石油大学·华东)水力泵是无杆采油泵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水力活塞泵、水力喷射泵和水力涡轮泵3大类.经过长期发展,水力泵抽油工艺已日趋成熟,成为一种重要的机械采油手段。事实表明,在某些场合它的应用是不可取代的[1].然...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斜井采油呈逐年上升趋势。斜井有杆泵诊断技术是针对在斜井采油生产中出现的抽油杆与油管之间和油管与套管之间磨损严重、抽油杆易脱扣、抽油泵易损坏、泵效低、检泵周期短等问题而开发的。该技术的应用对及时了解深井泵的工作状况、诊断井下抽油杆在不同深度的磨擦情况和优化设计杆柱组合等,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了斜井泵效。延长了斜井检泵周期,较好地解决了斜井生产及管理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水力活塞泵采油到了后期暴露出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对注水见效的井,水力活塞泵能正常生产,也可转为其它采油方式生产;对注水不见效的井,地层流动压力逐渐降低,造成水力活塞泵泵效降低,严重时泵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鳖泵,致使换泵频繁,经济效益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5.
水力泵抽油工艺用于探井试采排液具有较好的效果, 尤其在低液面深井、稠油井、高凝油井和斜井等特殊探井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可通过液力起、下测试工具, 方便地进行井底测压、取样、测温, 还可以实现射孔、排液联作施工, 并能节约施工费用。  相似文献   

6.
考虑斜井杆柱的三维空间振动及杆管摩和井眼轨迹的影响,提出了用于分析斜井有杆泵工况的新的数学模型,推导了杆柱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组(该方程组可用数值求解法求解)以及相应的边界条件。实例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采用垂直井方法分析斜井存在在较大误差,泵功图会失真;井斜方位我变化较大时不宜用二维模型计算斜井空间曲杆;考虑杆管摩擦力时用三维模型计算的结果符合定性分析规律,但用狗腿度概念来判断摩擦力分布情况应同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防砂卡斜井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防砂卡斜井泵采用长柱塞、短泵筒、泵上出口挡砂、泵下尾管沉砂装置,消除了普通泵存在的砂埋柱塞与抽油杆的缺陷。在下二门油田出砂井中的应用效果表明:该种泵能有效地防止砂卡、减少抽油杆断脱,同时减少泵的磨损,延长泵的使用受命。  相似文献   

8.
窦宏恩 《石油机械》1997,25(11):11-14
水力活塞泵在工作过程中因换向阀上下冲程的瞬时换向而产生水击。这对油管中流体流速的急剧变化,引起压力急剧变化。根据水力活塞泵换向阀水击运动方程和连续方程,导出了描述水力活塞泵工作过程的工作状态方程组,准确地表征了这种泵工作过程中流量、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水力活塞泵运动状态的水击理论讨论和数学模型的建立,为进行水力活塞泵参数监测和故障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建议利用导出的泵工作状态实际模型,配套研制地面测试仪表,完善水力活塞泵的井下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水力泵泵芯下方增加关井装置,实现水力泵排液后井下关井。在排液期间,可尽最大可能扩大波及范围,使压力反映井周更大范围信息,录取压力恢复数据资料,达到测试目的。利用压裂—水力泵联作管柱进行压力恢复试井,使水力泵的使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自行研制的水力活塞泵已初步形成系列,水和活塞泵采油工艺也得到越来越多地推广,与之相适应的地面集输工艺流程是趋完善。本文主要对几种开式动力液系统地面集输流程、闭式动力液系统地面集输流程、水力活塞泵采油单井地面集输流程、水力活塞泵采油集中泵站地面集输流程及其特点、适用范围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大斜度抽稠泵在水平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针对常规泵开采水平井泵效低的问题,通过对固定凡尔的改造,开发研制了适合于水平井开采特点的大斜度抽稠泵。目的:加深抽稠泵在水平井中的下入深度,以增加沉没度,提高泵效,结果:该泵结构简单,效果明显,与常规泵相比,加深泵挂100m以上,泵效可提高30%,结论:大斜度泵技术提高了水平井的泵效,延长了生产周期,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水平井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河南油田稠油油田超稠油开发过程中,常规的杆式泵举升工艺存在光杆滞后、液体进泵阻力大、杆管偏磨,及该工艺不适应油井出砂、井斜大于70度的井等问题,因此,开发研究了蒸汽吞吐井喷射泵举升工艺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消除了光杆滞后、杆管偏磨的现象,可以延长生产周期,提高油汽比,提高超稠油油田的开发效果.文中主要介绍了蒸汽吞吐喷射泵举...  相似文献   

13.
潜油电泵机组斜井通过能力评价与应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由于斜井内井眼曲率的变化,引起潜油电泵机组发生大变形,产生弯曲应力和机械阻力,难以靠自重力把机组下放到水平套管段。提出采用强度条件和摩阻力条件来评价电泵机组斜井通过能力,并建立了潜油电泵机组斜井受力变形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软件的大变形、接触非线性理论对电泵机组在斜井内的受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出WIDD—C17井130电泵机组在30°井斜角时能通过6°/30m的曲率.此时下放推力为1.75kN。为电泵机组斜井通过能力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非直井有杆泵深抽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油田的开发,斜井、侧钻井、水平井等非直井在油田开发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井身结构的特殊性,限制了有杆泵的下入深度,严重影响了油井的生产能力,同时抽油井杆管偏磨,已成为非直井降低产量, 增加作业成本、增加杆管成本的主要矛盾。在对非直井泵挂下入深度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以防偏磨为重点,通过调整扶正间距、优化杆柱组合及应用防偏磨旋转调整式采油井口装置、抗磨副、防失稳装置等技术配套,充分挖掘井筒潜能,成功的将泵下到了造斜点以下,实现了非直井的有杆泵深抽,为非直井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通过工艺配套综合治理,达到有效减少偏磨,延长检泵周期目的。现场试验取得显著效果,对国内其他油田同类井的开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斜度井、水平井机采方式选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井下举升泵能否通过造斜段。大斜度井可供选择的下泵位置有在垂直段安装,在造斜段安装、在稳斜段安装、在分支鼠洞井眼安装。给出了大斜度井、水平井举升泵通过性评判准则及计算方法,以电动潜油离心泵为例进行了不同狗腿度下通过性的计算。现场实践表明,该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射流泵正排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泵芯结构研究改进,在泵芯上安装了锁定装置,实现了射流泵反排,解决了地层出砂、稠油层排液以及大套管排液效率低等问题,并且利用射流泵反排工艺与RDS阀配合,可获得排液后关井压力数据,提高了参数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海上油田开采大多采用电潜泵,在高含气、高井温、稠油、产液变化大等工况下,其应用有一定的限制。水力潜油泵是通过地面对动力液增压,注入泵向井下注入动力液,带动涡轮旋转,继而带动井下离心泵旋转。泵吸入井下液体,通过油管举升到井上。该泵具有可靠性高、适应多种井型、产液量调节范围大、气体处理能力强及安装简单等显著特点。水力潜油泵在海上边际油田、深水大排量油田、稠油冷采油田及稠油热采油田开采中有较大应用空间。随着水力潜油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国产化进程的加快,该泵在海上油田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出砂油井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有效防止出砂油井砂粒沉积,提高油井开发效率,对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诊断与优化系统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出砂油井生产数据、工艺设计参数进行处理分析,对油井生产工况进行诊断分析和优化设计。主要介绍了该工艺诊断与优化系统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并对其在孔店油田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以实现工况诊断分析和工艺参数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