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1)
在建立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解决配送中心选址的自适应Levy分布混合变异人工鱼群算法。该算法将公告板的历史最优鱼个体代替当前鱼群中最差鱼个体,形成中间鱼群。在中间鱼群中,对历史最优鱼个体进行混沌变异,其他鱼个体进行Levy变异。Levy变异的引入,对于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保持了鱼群的多样性。混沌变异的引入,增强了算法局部搜索的能力,保证了算法后期的收敛速度。通过算例仿真表明,Levy分布混合变异人工鱼群算法比基本鱼群算法更能有效解决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寻找到更低的费用成本。 相似文献
3.
针对光照、表情、姿态、遮挡等变化显著影响人脸识别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E)的低频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重变换算法。将图像划分成多个互不重叠的局部小块,使用CLAHE对每个局部小块进行局部对比拉伸以实现去噪,通过缩减适当数目的低频DCT系数来消除人脸图像中的光照变化;利用核主成分分析进行特征提取,采用K-最近邻分类器以完成最终的人脸识别。在ORL、扩展YaleB和AR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几种较为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所提算法取得了更高的识别率,同时大大降低了识别所用时间。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颖的核学习算法用于小波特征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将一种新颖的核学习算法一核最近邻凸包分类算法用于人脸的小波特征识别。该算法的设计受到支持向量机几何解释启发,利用核函数方法将数据映射到高维核空间,并在核空间构造以训练集凸包为扩展类集的最近邻分类器。文中采用的人脸图像的小波低频特征对人脸识别十分有效。人脸的小波低频特征不但保留了人脸的主要信息,而且具有较少的维度。在ORL人脸图像库上的“leave-one-out”测试方法的实验中,这种基于小波低频特征的核最近邻凸包分类算法取得了99.25%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化妆对人脸识别准确率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基于补丁集成学习的改进鲁棒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将每张人脸图像嵌入补丁中并用一组特征描述符描述每个补丁,即本地梯度Gabor模式(LGP)、Gabor空间定序定比测量直方图(HGSFRM)和密集采样局部多值模式(DSLMP )。然后,使用改进的随机子空间线性判别分析(SRS-LDA)方法采样补丁,并在化妆之前和化妆之后图像之间建立多个公共子空间进行集成学习。最后,利用协作和稀疏表示分类器比较这个子空间中的特征向量,同时通过求和规则联合得到的分数。实验将提出的算法在多种化妆数据集上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相比于其他专为妆后人脸识别设计的算法有更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6.
王丽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50(19):156-160
针对高维小样本鲁棒人脸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局部线性嵌入优化光谱回归算法。计算出训练样本的特征向量,然后用局部线性嵌入算法构建分类问题所需的嵌入,并学习每种分类的子流形所需的嵌入;利用光谱回归计算投影矩阵,最近邻分类器完成人脸的识别。在人脸数据库FERET、AR及扩展YaleB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几种光谱回归算法,该算法取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人脸识别算法在姿态、表情和光照等变化下而引起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韦伯梯度方向直方图人脸识别算法(HWOG)。利用差动激励提取图像的结构和纹理信息,利用HOG算子提取原始图像的边缘特征,分块统计直方图特征信息,将所有分块的直方图串接得到人脸图像HWOG特征,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在YALE人脸库、ORL人脸库上和CAS-PEAL-R1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提高识别率,且对光照、表情和姿态变化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的人脸识别算法在每个人只有单个训练样本时识别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提出了通用学习框架改进核主成分分析的单样本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选取一个合适的通用训练样本集,将各个单训练样本与通用训练样本集中某人的多训练样本按比例叠加;然后,利用经典的KPCA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将所有叠加后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投影到特征子空间;最后,使用最近邻分类器完成最终的人脸识别。在Yale及FERET两大通用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几种较为先进的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取得了更好的单样本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新的鲁棒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将连通核与AFCM(Alternative fuzzy C-means)聚类算法相结合,给出基于连通核的核AFCM:CRKFCM(Connectivity kernel based robust fuzzy C-means).CRKFCM一方面有效地利用了连通核,可以对任意形状数据聚类,且避免了核参数的选取问题;另一方面在特征空间使用非欧氏距离,可以有效地处理含噪声数据的聚类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有的AFCM和连通核硬C-均值(CKHCM,Connectivity kernel based hard C-means)聚类算法相比,新算法在处理噪声环境中的任意形状聚类问题方面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传统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受光照、表情、姿态及遮掩等变化而影响识别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则化最近点优化图像集匹配算法。将图库图像集和探针图像集建模成正则化仿射包,利用迭代器自动确定两个图像集间的正则化最近点;利用最近子空间分类器最小化正则化最近点;根据正则化最近点之间的欧氏距离及结构计算RNP集之间的距离,利用最近邻分类器完成人脸的识别。在Honda/UCSD、BU4DFE两大视频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几种较为先进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取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同时,大大减少了训练及测试总完成时间。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优化的LMNLDA的人脸识别方法。为了减弱边缘类对投影方向的主导作用,重新定义类间散度矩阵,克服了边缘类对选择最佳投影方向的影响,从而达到最优化。同时,在计算特征值时通过因数分解的方法避免了对矩阵求逆,解决了小样本问题。在人脸数据库YALE、ORL和PIE上进行试验,证明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