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种以RuCl3作为钌母体,分别以γ-Al2O3和δ,θ-Al2O3为载体的负载型无氯Ru/Al2O3氨合成催化剂。该催化剂用水合肼还原,以Sm(NO)3和Ba(NO3)2作助剂。催化剂各组分n(Ru)∶n(Ba)∶n(Sm)=1∶0.55∶1.6。用N2物理吸附、XRD、XRF和CO化学吸附等方法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δ,θ-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其氨合成活性高于以γ-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的活性;用水合肼还原并用热碱液和纯水洗涤的催化剂不残留Cl-,Ru金属分散度高,其氨合成活性与用无氯钌前驱体制备并用H2还原的催化剂的活性相当,在压力10.0 MPa,空速10 000 h-1的反应条件下,475 ℃转化率为81.2%,在500 ℃时转化率可以达到100%。而用H2还原以RuCl3作为钌母体的Ru/Al2O3催化剂时,因还原后催化剂上有Cl-残留,其催化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以三氧化二铝或海泡石(Sepiolite)-三氧化二铝混合物为载体,金属铂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Pt/Al、Pt/Sep-Al催化剂,并考察了它们对环己烷脱氢反应的性能、抗硫性能及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影响。结果表明,Pt/Sep-Al催化活性及抗硫性能均高于工业用Pt/Al催化剂,同时增大了铂催化剂上的活性中心数及分散度。  相似文献   

3.
徐三魁  王向宇  梁丽珍 《化学世界》2007,48(4):193-195,220
用浸渍及甲醛还原法制备了Ru/C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有机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0.5 MPa下测得葡萄糖加氢生成山梨醇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RuCl3在活性炭上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运用程序升温还原TPR(temperature programmedreduction)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还原性质,并将其结果与葡萄糖加氢的催化活性相关联。结果表明,加入有机助剂不仅能增加Ru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改善催化剂的表面性能,并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纳米Cu-Zr-O催化剂催化乙醇脱氢合成乙酸乙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纳米Zr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CuO/ZrO2催化剂;以凝胶Zr(OH)4粉末为前驱物,制备掺杂型CuO-ZrO2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共沉淀型催化剂CuO·ZrO2。通过XRD、N2吸附、TEM和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乙醇氧化脱氢合成乙酸乙酯为探针反应,考察Cu-Zr-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均为纳米级颗粒,并对乙醇脱氢合成乙酸乙酯反应均有催化活性。共沉淀型CuO·ZrO2催化活性较好,在反应温度473 K,乙醇转化率为49%,乙酸乙酯选择性达88%。  相似文献   

5.
CuO助剂对铁铬系CO高温变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CuO的不同前驱体对铁铬系CO高温变换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CuO助剂可改善催化剂的低温活性,以硝酸铜的加入形式效果较为显著。对样品进行了XRD、BET、H2- TPR和XPS表征,结果表明, CuO助剂进入了Fe3O4的反尖晶石结构的八面体空隙,置换Fe2+与Fe3O4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催化剂的还原特性,使Fe2O3还原为Fe3O4的还原温度降低了100 ℃左右。铜在催化剂的表面以Cu(OH)2、CuO和Cu2O三种形态存在,因Cu2+取代Fe2+的八面体配位单元,致使配位场稳定化能降低,催化剂表面容易产生O2-缺位,所产生的新的活性中心极易吸附OH,使催化剂在低汽气比条件下参与CO变换反应,具有高活性且遏制烃类副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环己醇催化脱水制环己烯WO3/MxOy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SiO2、γ-Al2O3和TiO2为载体,偏钨酸铵为WO3前驱体,等体积浸渍法制得WO3质量分数为12%的WO3/SiO2、WO3/γ-Al2O3和WO3/TiO2三种催化剂,考察了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采用X 射线衍射、N2吸附、NH3程序升温脱附和CO2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与催化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关联。结果表明,催化剂平均孔径大,有利于降低反应物和产物的内扩散阻力,可提高环己醇转化率和环己烯选择性;孔径大小相近的前提下,酸中心量大有利于脱水反应的进行,可提高环己醇转化率;催化剂表面碱强度大、碱中心数多,有良好的抗积炭性能,因而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负载WO3质量分数为12%的WO3/TiO2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70 ℃和环己醇空速2.7 h-1的条件下,环己醇转化率可达100%,环己烯选择性可达97%以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吴春  代丽君  刘涛 《工业催化》2005,13(2):36-38
用SiO2负载壳聚糖(CS),再负载PdCl2,制得催化剂SiO2-CS-PdCl2。研究其对三丁基烃基锡与酰氯偶联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偶联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化学选择性,活性基团在反应中不受影响。采用XPS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明金属Pd为活性中心。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硅钨酸镧绿色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Keggin结构型硅钨酸镧(LaSiW12O40)复合催化剂,用FT-IR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该催化剂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对催化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合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该催化剂具有制备简单和可重复使用性能良好等优点,在较佳条件下,环己酮转化率可达99.0%。  相似文献   

9.
Nb2O5/α-Al2O3催化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Nb2O5/α-Al2O3催化剂并用于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反应,研究了反应条件对Nb2O5/α-Al2O3反应性能的影响,对催化剂的酸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在与工业生产乙二醇结果相近的情况下,使用Nb2O5/α-Al2O3催化剂,反应物床层停留时间由20~30 min缩短为2 min。而1 000 h寿命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反应性能稳定,催化剂表征亦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H2和含硫化合物在MoS2边缘表面的吸附活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畅  祁兴国  马守波 《工业催化》2005,13(12):21-26
对H2和含硫化合物在MoS2边缘表面的吸附活化及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概述。重点描述了H2在MoS2表面的吸附、解离、硫覆盖度对H2吸附解离的影响以及含硫化合物在MoS2表面的吸附和反应。在原子水平上揭示了硫化钼催化剂上H2的吸附解离机理和加氢脱硫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
固体碱负载Ru催化山梨醇氢解制备低碳二元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羟基磷灰石和镁铝水滑石两种固体碱为载体制备了Ru催化剂,通过N2物理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显微镜、X 射线衍射分析表征了形貌和物理化学性能,并与纳米碳纤维负载的Ru催化剂(Ru/CNFs)在无碱促进剂及有碱促进剂存在下催化山梨醇氢解制备二元醇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固体碱负载的Ru催化剂,在无碱促进剂的条件下在山梨醇氢解中均表现出与Ru/CNFs相当的催化活性。其中镁铝水滑石负载的Ru催化剂在优化的制备条件下,其催化活性优于加入碱促进剂的Ru/CNFs催化体系,乙二醇和丙二醇等目标产物选择性更高,副产物减少,同时还免除了碱助剂的后续分离和回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K对Pt/γ-Al2O3催化剂制备邻苯基苯酚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加入不同K助剂对0.5% Pt/γ-Al2O3催化剂进行改性,考察了其在由环己烯基环己酮脱氢制邻苯基苯酚(OPP)的催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利用XRD、H2-TPD、NH3-TPD、CO2-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与反应结果关联。研究表明,Pt/γ-Al2O3催化剂加入K助剂后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催化剂表面的酸、碱量和对氢的吸附量;采用6.00%K2SO4作为助剂,明显地弱化了催化剂表面的强酸和强碱中心,减少了酸、碱量,调整了催化剂表面对中间产物、OPP和氢吸附量,抑制了副反应,可显著提高生成OPP的选择性,在LHSV 0.12 h-1、H2空速33 ml·g-1·h-1、380℃的反应条件下,环己烯基环己酮转化率为100%,OPP选择性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焙烧温度对Au/Fe2O3-ZrO2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锦卫  郑远辉  林性贻  郑起 《工业催化》2004,12(5):28-30,52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Au/Fe2O3-ZrO2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水煤气变换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了BET、XRD和TPR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条件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活性均有显著影响,焙烧温度越高,催化剂载体结晶度越大,被还原的难度越大,催化剂对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催化活性越低。Au/α-Fe2O3-ZrO2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为300 ℃。在此温度下焙烧的催化剂,其载体主相为无定形态,催化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共浸渍法合成了负载量为35%(以CuO与ZnO总质量计)的CuZn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分别考察了金属助剂(Co、Ni,、Mg、Fe、Mn、Ba和Ce)对催化剂的影响。采用XRD、BET和H2-TPR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微反装置上对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合成的CuZn氧化物催化剂均具有CuxZn1-xAl2O4的类Co3O4尖晶石结构;加入金属助剂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程度得到提高,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反应活性不仅与Cu3+还原为Cu2+的温度有关,还与晶粒尺度大小和催化剂比表面积等有关;其中,含金属助剂Ni的催化剂具有相对较高的N2O催化分解反应活性,其N2O完全转化温度为567 ℃。除含金属助剂Ba催化剂以外,加入其他金属助剂有利于N2O催化分解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表面改性对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活性炭经HNO3进行表面改性后对Ru/AC催化剂的影响。利用表面官能团滴定、N2物理吸附和CO化学吸附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催化剂进行氨合成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活性炭经适量的HNO3改性处理后,中孔有所增加,更主要的是增加了表面羧基,使活性炭的亲水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以水溶液浸渍法制备的Ru/AC催化剂的活性以及Ru的分散度;但过量HNO3的改性处理会使活性炭表面不稳定基团增加,这些不稳定基团会降低Ru/AC催化剂的活性以及Ru的分散度。用5 mol·L-1的HNO3进行改性处理可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程根  姚楠 《工业催化》2014,22(9):649-653
在负载型Co基催化剂中添加少量贵金属助剂能显著影响催化剂活性、选择性与稳定性。贵金属助剂的添加提高了Co活性组分的还原度与分散度,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数目,改变了催化剂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影响CO、H2或中间产物的吸附活化行为,抑制催化剂积炭和金属Co小粒子的再氧化。综述贵金属助剂对催化剂活性中心性质、反应物的吸附活化行为和催化剂反应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负载钌催化剂上氨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Ba-Ru-K/AC催化剂在相应的工业条件下[温度(350~450) ℃,压力10 MPa,V(H2)∶V(N2)=1.0、1.5、2.0、2.5和3.0,空速(60 000~180 000) h-1],进行了系列动力学测试。采用改进的Temkin动力学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考虑到H2和NH3的吸附对催化剂作用的阻碍效应,优化得到动力学模型参数n、α、w1和w2分别为1、0.15、0.5和1.4。结果表明,在Temkin方程中加入H2和NH3的吸附项能够获得可靠的动力学模型,用Arrhenius和Van’t Hoff方程对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k、KH2和KNH3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氨合成反应的活化能为90.2 kJ·mol-1,远低于铁基催化剂,说明Ru上N2的解离吸附活化能垒远低于传统磁铁矿基催化剂和维氏体基催化剂。H2的吸附热为76.2 kJ·mol-1,证明Ba-Ru-K/AC催化剂上H2的吸附较强烈,对N2的吸附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改进的Temkin动力学方程能应用于使用Ru/C催化剂的氨合成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  相似文献   

18.
段霖  陈莉  丁明  张小伟  王磊 《工业催化》2016,24(7):32-36
采用吸附-沉淀法制备负载Ru质量分数为1.0%的Ru/Al_2O_3催化剂,以马来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合成丁二酸二甲酯为探针反应,详细考察预处理条件对Ru/Al_2O_3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XRD、TEM和H2-TPR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越高,催化剂催化活性越低;直接还原活化所得催化剂活性高于空气中焙烧后还原活化所得催化剂。以甲醇为溶剂,在70℃和1.0 MPa条件下,直接还原活化所得Ru/Al_2O_3催化剂上马来酸二甲酯转化率达100%,丁二酸二甲酯选择性约100%。相同时间内,空气焙烧后还原活化所得Ru/Al_2O_3催化剂上马来酸二甲酯转化率接近25%,继续延长反应时间,马来酸二甲酯转化率几乎不变。经高温焙烧还原后,活性组分Ru烧结;直接还原活化后,活性组分Ru高度分散。  相似文献   

19.
以纳米TiO2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得到负载型催化剂W/TiO2,通过催化氧化顺丁烯二酸酐合成酒石酸,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和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6 h,掺杂钨质量分数为10%的W/TiO2催化剂用量为顺丁烯二酸酐质量的4%和n(H2O2)∶n(顺丁烯二酸酐)=3时,顺丁烯二酸酐转化率达90%。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固体超强酸La3+-SO2-4/TiO2催化衣康酸与正丁醇合成衣康酸二丁酯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种类,确定以La3+-SO2-4/TiO2为催化剂,催化剂La3+-SO2-4/TiO2的最佳焙烧温度为450 ℃。并考察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n(衣康酸)∶n(正丁醇)=1∶3,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4.5%,反应时间3.0 h。在该条件下,衣康酸转化率达95.7%,产物衣康酸二丁酯收率为93.3%。并对La3+-SO2-4/TiO2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与La3+-SO2-4/TiO2相比,La3+-SO2-4/TiO2重复使用5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衣康酸转化率为92.3%,衣康酸二丁酯收率90.8%,说明稀土元素La的添加对于增加固体超强酸的寿命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